2023/12/04 |
《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活了這麼久都不知道的事,把46億年濃縮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敘述
閱讀《寫給每個人的地球簡史》會讓你對我們的星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並重新思考人類在這廣大宇宙中的位置。讀完這本書後,會對地球的歷史和生命的演化會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夠擴展我們的視野,重新看待地球上的一切。
2023/12/01 |
《自然》期刊:6系外行星和諧共舞40億年,為太陽系起源提供線索
研究主筆、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學者盧克(Rafael Luque)指出,理論上,這是所有行星的起源。科學家認為,HD 110067系統自至少40億年前誕生以來,幾乎不曾出現變化,這代表沒有類似巨大撞擊這樣的混亂事件打亂它們的軌道。天文學家希望這個新發現的系統,能幫助人們瞭解我們太陽系的歷史。
2023/05/02 | Sponsored
【圖解】領航5G勢在必行!5G+創新應用師資最佳產業實戰推手等你同行
除了校園與產業的媒合,師資人才培訓也是「5G+產業新星揚帆啟航計畫」的重點目標;舉凡輔導業師、校園教師、育成經理人以及5G產業相關新創領袖,都是創新應用師資人才招募計畫的目標對象,盼能透過計畫的參與交流,教學相長輔導校園與新創人才。
2023/03/16 | Brand Studio
臺灣年輕科學家的幕後推手,李長榮教育基金會為優秀青年人才打造走向國際的舞台
臺灣的年輕人才值得更多機會與資源,李長榮教育基金會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角色,除了舉辦李謀偉科學論壇,讓年輕科學家能和國際頂尖大師進行交流,更辦理多項獎助學金計畫,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人才教育的重視,並共同參與其中。
2023/11/15 |
EP68|《為什麼你看不到黑天鵝》:科學思維重點不是「我科學我就絕對正確」
你相信科學嗎?你覺得自己有科學思維嗎?本書其實沒有教你如何看見黑天鵝,但如果你常常苦於被周圍陰謀論者講法環繞又不知道該如何辯論,這本書會提供你不錯的思考工具。
2023/11/15 |
為擺脫90%仰賴進口農產品,新加坡想出了「屋頂農場」這個好點子
在全國面積僅720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空間是新加坡最奢侈的需求,因此若要開發農地就得「向上發展」,也就是利用城市裡的大樓空地,而「城市農場」也在2020年新加坡疫情嚴峻期間成為顯學,不僅政府標下公共組屋的屋頂來種菜,以「城市農業」為志業的公司也相繼成立。
2023/01/13 | Sponsored
全家邀請消費者一同透過日常有意識的選擇,讓永續行動可以簡單又便利!
隨著永續議題日益重要,全家推動全台店舖化身永續生活服務平台,致力於打造兼具便利、舒適且環保的空間。為實現永續綠色經營,全家在節能、商品、店舖、物流、總部營運等各面向,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簡單就能響應永續生活的選擇。
2023/11/05 |
《關於宇宙,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人類只知道5%的宇宙,有為數可觀的探索工作正等待我們
也許你以為我們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理解和掌握已經達到了極致(天啊!我們甚至發明了會自動打掃的機器人)。其實,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個能讓你探索、學習並且培養洞察力的機會。就如同你發現我們只探索了地球上百分之五的土地,或只嘗過世界上百分之五的冰淇淋的味道那樣,你心裡身為科學家的一面將要求徹底解釋,並對可能的新發現感到興奮。
2023/11/01 |
恐龍滅絕前經歷什麼?研究揭地球遭撞擊後塵埃蔽日,近2年無光合作用
塞內爾指出,小行星撞擊後全球的光合作用在兩週內被打斷,陸地植物620天無法行光合作用,4年後大氣才逐步澄淨,讓植物接觸到陽光。地球陷入「撞擊冬季」(impact winter)時期,全球氣溫驟降,食物鏈初級的植物和其他微生物失去無機物食源而崩解,引發物種滅絕連鎖反應。隨植物枯死,草食性動物餓死,肉食性動物也因沒獵物可覓食而死去。海洋裡的藻類死亡也導致食物網破裂。
TNL+ 2023/10/30 |
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新發現:木星平流層底部有高速氣流,風速是強烈颱風的兩倍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 )的弗萊徹(Leigh Fletcher)教授表示,「令我驚訝的是,這麼多年來,儘管有許多儀器與研究人員在觀測木星的雲層與風,但我們對木星卻還有很多不了解的部分,像這次發現的高速氣流就是。」
2022/10/14 | Sponsored
全球數位商機共創國際論壇,帶你邁向數位、綠色雙軸轉型之路,掌握全球國際商機!
過去兩年半,疫情造就中小企業加速數位轉型;同時,為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目標及歐洲碳邊境調整機制,綠色轉型亦是中小企業需積極面對的課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協助中小企業掌握全球經貿重要發展趨勢,以「數位創新×綠色轉型」為題,邀請歐盟及我國產官學專家進行分享與對談,探討如何以數位驅動轉型與創新,接軌國際掌握綠色商機,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2023/10/18 |
萊特曼《在虛無與無限之間》:生命特別嗎?我們就是整片戈壁沙漠當中的那一粒沙
物理學家兼小說家萊特曼,在本書探究宇宙在大霹靂之前的樣貌、人類心智的運作,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特殊性。透過他的簡潔解說與巧妙比喻,就連難懂的量子物理、弦理論、宇宙暴脹理論也變得平易近人。萊特曼並不滿足於向讀者引介最新的科學知識。他想告訴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獨特地位——我們是唯一能夠賦予宇宙意義的「觀察者」,就算死後,組成我們的原子將會四散、化作他物,但這也是一種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