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
《追光之旅》:物理學家浦大邦英年早逝,但他對台灣基礎科學的貢獻不可抹滅
浦大邦順利突破當時在行政系統遇到的瓶頸,讓人見識到這位科學家特有的溝通協調能力,難怪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會以「神通廣大」來形容他。
2021/09/29 |
《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別「急著算數字」,人類的這個傾向導致了最近一次的金融危機
大家會一頭栽進統計結論的技術性問題:詢問樣本誤差、誤差範圍是什麼?探討數字是上升還是下降?相信、質疑、分析、剖析,忙得不亦樂乎,卻不花一點時間了解最重要、最根本的事實:計算的對象到底是什麼?用的是什麼定義?
2021/09/27 |
《生命的一百種定義》:生命從何時開始?受精卵是活著的,但這是細胞活著,而非人活著
想要探究生命的邊界這件事,卡爾・齊默做了極其迷人的深入調查。他在書中探索了各種試圖重新創造生命的奇特實驗,遍歷目前已有的一百多種生命定義,發現沒有任何一種定義能脫穎而出。這本書必能讓你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生命型態是在生命邊界活著,也帶領我們探索了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
2021/09/26 |
《18種微型死亡》導言:屍體解剖僅是死亡調查的一部分,死亡現場裡的一切都是故事的一部分
法蘭西絲除了利用她高明的社交技巧和家族財富,全方位推動醫學、警察、法律為組成鑑識科學的三大要素之外,最著名的便是她以精湛工藝製作的十八座「死亡之謎微型研究」立體透視模型。
2021/09/21 |
《只要好好活著,就很了不起》:只有人類能夠「直立二足行走」,有哪些生存優勢與致命缺點?
從何謂生物、天擇出現的生物奇點、植物的年齡與身高、人類直立二足行走的演化推理、遺傳的運作等基礎知識,到會演化的癌症、免疫系統與病毒的戰爭、飲酒習慣、抗老生技等日常話題……人類也是生物,了解其他生物如何活著,也等於在探究、發現我們自己的存在。
2021/09/21 |
《只要好好活著,就很了不起》:達文西創作《蒙娜麗莎》是為了向世人展示——地球與人類其實非常相似
日本知名生物學者、科普作家更科功,將站在知識的入口引你進門,以平易近人的幽默口吻,看似閒話漫談又乘載著扎實知識的豐富內容,和你說說、聊聊何謂生命的奇妙與美麗,奇思異想又生活化的比喻和解說,搭配上九十多幅特色圖解和插畫,不僅淺顯易懂,更充滿生動鮮明的實境感和趣味性。
2020/12/14 | Sponsored
2020台灣網路報告出爐:企業數位轉型腳步慢,台灣面臨資安防護嚴峻挑戰
COVID-19 疫情來襲,不只是政府、企業得積極走向數位轉型,更加凸顯「網路資訊安全」、與「偏鄉的網路基礎建設」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WNIC)今年 12 月 11 日公布 2020年台灣網路報告發現,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國內企業的業務虛擬化腳步也跟著放緩。
2020/07/28 | Sponsored
尿布濕了嗎?Opro9「尿濕感知器」智慧監測尿布濕度
台灣夏天悶熱,家有嬰兒或無法自行如廁的長輩,若沒有勤於更換尿布,很容易悶出紅屁屁。為了協助精準掌握換尿布時機,近來智能家居品牌Opro9推出一款「SmartDiaper 智慧尿溼感知器」,智能偵測換尿布時機並發出通知,減輕新手爸媽與照護者的負擔。
2021/09/09 |
《統計的藝術》:提供了從經驗中找答案的正式機制,這就是「貝氏定理」的關鍵貢獻
本書對於統計學及其廣泛的應用作了深入解讀,讀這本書,你會對統計學產生興趣,知道統計學在做什麼,以及如何應用到實際問題上,還有統計學這門學問的美妙精髓與限制,這些將是讀者珍貴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