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2023/05/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泰航空「blanket事件」,管理層、空服員工會立場相左

國泰航空空服員被指歧視陸客在中港引起軒然大波後,國泰解僱3名涉事空服員並4度致歉。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發聲明指「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後,管理層表明不接受工會立場。

2023/05/20 | 讀者投書

台灣「行人地獄」怎麼救?應效仿美國徹底落實「先停再駛」與「行人完全路權」

台灣有「讓、慢、停」路口的設計,特別是「先停再駛」的號誌跟「閃紅燈」有一樣的功能,也就是汽車駕駛人必須完全停下來,看另一方向的道路沒有來車才可以通行。筆者在美國有養成這樣的習慣,但回到台灣如果這樣做,換來的一定是後面汽車駕駛人按喇叭催促......

2023/05/30 | 關鍵特務

新北環狀線北環段三月開工!橫向軌道貫穿北三重,開展雙北都會發展新藍圖

專家分析,環狀線將成為雙北都會發展質變的機會,落成後不只有助拉近雙北距離,更將引導「城市」朝向多核心的「都會」邁進。如此一來,雙北城市發展目標逐漸清晰,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也不言而喻。

2023/05/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福斯「柴油門」醜聞涉案最高階,奧迪前執行長認罪捏造汽車排氣數據

2015年奧迪(Audi)母公司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爆發了「柴油門」醜聞,被控捏造柴油車排氣數據,史塔德勒目前是該醜聞中已認罪的最高階前主管。史塔德勒的律師在聲明中告訴法庭,醜聞爆發後,「在解決柴油問題的過程中」,史塔德勒「疏於」告知商業夥伴裝有所謂「減效裝置」(defeat device)的汽車仍在市場銷售。

2023/05/16 | TNL特稿

【互動圖表】東京JR山手線哪個站最多乘客?從20年間的變動中解讀東京的流變

瞬息萬變的東京。位於都市中心、環狀連接的「東京大動脈」JR山手線乘客量的變動,更是如實地反映了東京的變化。由鐵路記者枝久保達也來敘說從2000年以來過去20年發生的變化該如何解讀。

2023/01/16 | 廣編企劃

感受空間的魔幻,讓自己好好被感動一番——當我們走入齊柏林空間

齊柏林空間最新特展《覓城》,以「候鳥視角」探訪城市的肌理,訴說一座座城市的美麗與哀愁。齊柏林空間自2019年4月啟用,至今已經舉辦了《見山》、《逐岸》、《映河》三檔展覽,累積近6萬人次參觀。

2023/05/12 | 李秉芳

台中捷運代董林良泰為「拍手說」惹議道歉,議員質詢:行控中心發現系統異常為何沒停車?

今天台中市議會針對台中捷運的意外事故報告有諸多質疑不滿,認為檢討不到位,並且多次要求代理董事長林良泰為了日前的「幫台中捷運鼓掌」道歉;台北捷運則發出公告,表示針對自動駕駛列車,會授權站務人員以4種方式包括擋車門等,讓列車緊急停駛。

2023/05/12 | 梁敏萱

【圖表】交通部推「過馬路時車全停」,行人早開時相可降低13%人車衝突

行人車禍事件頻傳,設置行人專用時相「過馬路時車子都要停」,就能減少行人事故嗎?對交通的影響是什麼?哪些縣市已經開始實施?早開時相又有哪些不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2023/01/11 | 廣編企劃

為何 Mercedes-Benz S-Class 豪車領頭羊的身份半世紀不墜?原來關鍵出在這!

提及 Mercedes-Benz,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政商名流的黑頭車選擇、頂級人士的購車首選,無用置疑的,豪華外表成為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但在奢華以外,若仔細疏理 Mercedes-Benz 的發展軌跡,其實你會發現 Mercedes-Benz 不僅改變了人類移動的方式,更多次成為車壇歷史的創造者。簡而言之,Mercedes-Benz,其實跟你想像得很不一樣。

TNL+ 2023/05/12 | 平雨晨

嬰兒車禮讓汽車:台灣「裡外不是人走」的行人地獄,也是一條條少子化道路

在當代仍多以女性為照顧嬰孩者的狀況下,混亂的交通環境可能加深女性對嬰兒車的移動與搬運過程,其舉步艱辛可能擋住其他行人或駕駛者的通路,又同時容易遭受白眼或謾罵,甚至深化大眾對「馬路三寶」的性別刻板印象,讓台灣交通不只是地獄,更是「少子化道路」。

2023/05/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掃「行人地獄」惡名,王國材要求22縣市推動「行人專用時相」,六都中桃園最少僅10處

「行人專用時相」是將行人、車輛的行駛綠燈開啟時間分開,路口各方向的行人綠燈會在同一時間開始,此時所有方向的行車燈號都會是紅燈,路口只准准行人通行,車輛均不得通行。「行人早開時相」則是讓行人的綠燈比車用綠燈提早5至10秒,讓行人提早穿越馬路;隨後當車輛開放通行時,也能增加行人可見度,減少人車爭道時間,駕駛禮讓行人優先通行。

2022/09/23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如果未來可吃自己的肉、若是可以指控警察人臉辨識侵權?「超限社會」特展腦洞大開開展

「超限」一詞,來自於軍事著作《超限戰》,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引自此概念,邀請台灣與國際藝術家顛覆技術如何能延伸人類的感官經驗,並用美學策展進行一場奇幻實驗。

2023/05/08 | 方格子vocus

御駕親征還是校長兼撞鐘——星宇航空調度事件,是公關危機還是管理危機?

當星宇航空要調度機長,甚至連董事長都一起調度時,身為航空迷應該會大聲叫好,終於有個愛飛機、懂飛機也會開飛機的人,不但親力親為,還可以在危急時跳下來救火;但若身為投資人或是潛在投資人,或許更關心的是在公司內部治理與分權管理上,在董事長之下的人,在這場危機發生時,都在做什麼又都做了些什麼呢?

2023/05/08 | 精選轉載

星宇航空夜宿機場事件錯過三大決策點,很明顯就是想要各種踩線,但是押錯寶了

星宇三台A350有兩台卡在了成田機場,分析完整其實這真的就是蝴蝶效應。航班只要一個沒接上一個,就會有連續性的狀況會產生。但是錯過的是三大決策點。這樣的時間來來回回折騰,還不如直接在六點取消航班,跟我說你明天早上再來吧!我還可以去吃吃喝喝找地方睡覺。

2022/08/05 | 廣編企劃

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 給你最便利與智慧的未來生活

「電動車」毫無疑問的成為當前汽車市場最夯的話題與名詞,無論豪華抑或平價汽車品牌皆推出代表各自電動世代的最新電動車款。身為全球豪華汽車品牌領導者BMW,如何再次於此嶄新的電動世代再次領先?【BMW i 智慧電能生活圈】,是BMW端出的秘密武器。

2023/05/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星宇航空調度出包:旅客滯留日本睡機場,董事長張國煒承諾全額退費

星宇航空因調度等問題,導致302名旅客6日晚上只能睡在東京成田機場。事件發生後,星宇董事長張國煒7日親自到日本向旅客致歉,並調派A321將旅客接回。民航局表示,會立即請星宇說明,並檢討、改善。

2023/04/27 | 精選轉載

淡水好遠?——新北、臺北和香港的距離感

大埔去油麻地是15公里,淡水去台北車站也是15公里。兩者車程都是45到50分鐘左右,差不多。但我就是覺得大埔出市區比淡水出市區舒服:從大埔出九龍可以搭長途巴士,中間行高速公路,只要不堵車的話旅程很舒服;從淡水出市區從捷運,要搭18個站,停停走走叫人崩潰。

2022/07/05 | 關鍵特務

百年汽車製造商憑什麼談環境永續?奧迪環境基金會與學生團隊跨界對談,共同為環境努力

作為百年汽車製造商,尤其是像奧迪這樣的大型領導企業,對環境的影響想必是不可忽視。既然如此,奧迪能怎麼做?又能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永續?

2023/04/24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電動機車是淨零轉型的「Fast Pass」,政府應補貼電車使用成本才合理

2015年臺灣因為使用燃油運具,外部成本超過3750億台幣,意即每位民眾每年平均需費1.6萬元補貼燃油運具使用,但這些環境外部成本都沒有被反應在燃油機車的購車與使用費用上。相較於此,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如鄭文燦副院長所說——將有望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2023/04/1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 少年里長3 】你說熱情能夠撐多久?「出道」5年後,全台最年輕里長累了嗎

再訪最年輕的里長郭書成,他的眼裡出現了一絲倦意,「出道」成為里長5年,他有點累了。我想起他在紀錄片《里長奧笑連》裡面說過的話:「他們(里民)的生活因為我而過得更好了,我自己卻窮得要死,有時相對剝奪感很重。」看來那些剝奪沒有隨著經驗累積而減少,擔子反而更重了。

2022/04/15 | 廣編企劃

中正區百億指標推案 新光人壽總統傑仕堡,人文官邸建築傳世典藏

新光人壽數十年來經營地產開發有成,其中尤以特色選址的「傑仕堡系列」蔚為業界佳話(天母、信義、新板、臺中、見潭與水漾傑仕堡),前瞻市場眼光,讓每回傑仕堡推出都成功帶領區域起飛,屢創佳績。

2023/04/05 | 丁肇九

巴黎公投禁止共享電動滑板車:曾撞死人的滑板車有多危險?業者還有轉圜空間嗎?

在發生撞死人事件與各種交通亂象後,巴黎市民於4月2日公投通過禁止共享電動滑板車,今年9月將會生效。然而三大營運商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滿意,其中一大理由,就是公投的投票率只有不到9%......

2023/04/01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 少年里長1】吵架、憤怒都是好事?年輕怪里長郭書成:願做民主社會最小許願池

這個少年里長伯跟你想的不一樣,跟里民吵架、教里民跟毒蛇相處、沒有泡茶道具、甚至里長辦公室就是自己家客廳...當年全台最年輕里長沒被政治嚇跑,甚至獲得70%得票率連任。

2022/03/28 | 廣編企劃

同樣水岸,房價減擔。桃園小檜溪唯一水岸純住地標吸引雙北客換屋

桃園品牌建商昭揚建築攜手李天鐸大師推出小檜溪重劃區唯一線上銷售的水岸宅「昭揚天濤.」,打造完美生活品質,旗艦級規劃深獲高資產購屋客喜愛。

2023/03/22 | BBC News 中文

東航MU5735航班墜毀一週年:中國民航局稱仍在調查,我們目前知道什麼?

空難死者家屬似乎在一週年的討論中缺席。一年前事發後不久,有網民稱自己是死者親屬,在網上發文悼念,也有少數中國境內媒體採訪了家屬並發表報導。他們旋即被網民圍攻指控他們「蹭流量」,最終以刪文作結。

2023/03/13 | 精選書摘

《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最沒有意義的勤務是什麼?」站交通崗一定是前三名

交整崗沒什麼用,這是幾乎所有警察都知道的事。但長官還是努力想辦法讓它看起來很重要,這樣才能繼續編排這個勤務,於是開始出現一些令人無力的政策。「下個禮拜開始,交整崗都排女警,這叫做『嬌點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