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MUJI帽子上千元都有人買,為何苑裡阿嬤手編藺草帽450還被嫌貴?看藺子在小鎮掀起的年輕風暴 「藺子」創立後,因為過去阿嬤們編織價格偏低,兩人希望以品牌包裝設計,並用合理中端價銷售,讓工藝師可以獲得更好收入、甚至提供給阿嬤們過去兩倍以上收入。但高價收購被視為破壞已維持多年的產業平衡,懷抱簡單的善意卻衝撞在地,他們如何堅持想要努力守護的事情。 地方創生 藺子 More... 藺編 苗栗 苑裡 2021/10/10 | Right Plus 多多益善 滿屋子耗能二手家電、電費單成最大夢魘,六成低收入家庭淪為「能源貧戶」 老舊家電、長期租屋、經濟弱勢,三個因素造成電費占比長期超過收入的10%。繳不起如此高額的電費,卻無力逃離這個惡性循環,是台灣許多「能源弱勢」家庭的困境。 能源弱勢 能源貧戶 More... 電費 DOMI 愛加倍 低收入戶 獨居老人 老舊電器 節電扶貧 2021/11/18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台積電到高雄,美術館第一排「豪宅3.0」現熱潮 台灣豪宅歷經郊區大別墅、市政中心重劃區豪宅等兩代演進,如今,興富發在43公頃高美館公園首排、近2500坪絕版角地上所推出的「美術1号院」,正式宣告接軌國際都會的「豪宅3.0」潮流。 興富發 山海湖公園景觀 More... 美術1号院 愛山林建設 Aedas世界地標 國際凱悅飯店 美國ITT阻尼雙制震 房地產 高雄美術館 置產 購屋 台積電 2021/03/21 | 眼底城事 用百年眼光規劃行道樹種植:如何打造街道林蔭化,避免人樹衝突? 在規劃人行道和行道樹的初期,一般設計者往往只思考樹木10幾年內需要的空間去做規劃,所以,常常樹木種植30年後,出現人行道隆起。為了處理隆起的人行道,短視者又去斬斷根群,造成樹木無預警的倒塌。 林蔭化 樹木修剪 More... 樹 樹木 修剪 喬木 行道樹 樹根 路樹 護樹 斷頭 2021/12/11 | 眼底城事 人行道上的未爆彈:「阻根板」的錯誤使用,成為台灣道路安全隱憂 台灣的街道上,常常會看到因為樹根而隆起的道路鋪面,使行人的安全受威脅。但這些不是政府沒有作為,而是施作的工法(阻根板)已經過時,只治標不治本。 路樹 城市 More... 導根板 阻根板 人行道 行道樹 行人 路樹倒塌 2021/09/23 | 關鍵特務 Brand Studio 【影音】老不一定要孤獨——「一粒麥子基金會多功能日照中心」,重新找回偏鄉長者對生活的熱忱與重心 「我還是會老,但不會孤獨老。」不讓老和孤獨劃上等號,是許多人的盼望,也是一粒麥子基金會「多功能日照中心」的任務。 一粒麥子基金會 高齡社會 More... 多功能日照中心 偏鄉 社區照顧 獨居老人 高齡化 台東基督教醫院 居家照顧 蔡尚樺 長期照顧 我是崴爺 2021/08/30 | 《思想坦克》 詹順貴談南鐵東移案:今昔方仰寧有何不同?誣蔑黃春香有損綠營理念 社會運動越來越進退失據、小眾化,乃是與社會大眾距離越來越遠所致;而民進黨為了延續政權,創黨之初的核心價值基線則有陸續往下挪移的趨勢,在欠缺稱職的在野黨監督下,也讓人憂心。 南鐵東移 台南 More... 側翼 方仰寧 驅離 黃春香 民團 抗議 大埔 2021/03/21 | 讀者投書 台中「巨人之手」景觀改造案,成功讓廢墟祕境變成樣品屋般的網紅景點 祕境鋪上地磚和石椅,就成了樣品屋般的網紅景點,但如果你只要匆匆瞥一眼,打卡拍照然後快速閃人,接下來的十年內也毋須再來第二次,弄條步道,擺張座椅,好像也無傷大雅? 國旅 秘境 More... 台中 巨人之手 公標案 觀光 減法美學 2021/11/24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衛福部長照司推動社區型照顧模式,陪伴長者慢慢變老 社區型日照是目前照顧量能最大、效能最好的方式,不但能讓照顧者能獲得喘息並減輕經濟壓力;長者可以重拾社交活動,在專業設計的活動中延緩老化,獲得更有尊嚴的生活,在家人陪伴下慢慢變老。 衛福部長照司 日照中心 More... 一國中學區一日照 高齡化社會 失智症 長照 社區型照顧模式 2021/11/24 | TNL 編輯 【公投意見發表會】林惠真:不希望未來窮到只剩下電,詹順貴:如何說服民眾藻礁比身體健康更重要? 在公投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意見發表會上,正方林惠真與反方詹順貴兩者並沒有太多的交鋒,林惠真堅守藻礁價值,而詹順貴則聚焦能源轉型。本文從藻礁價值、三接破壞與能源轉型三個主軸來整理這次說明會的內容。 燃氣 公投 More... 大潭 能源轉型 珍愛藻礁 藻礁 電視說明會 發電 公投意見發表會 2021/12/30 | 《思想坦克》 「九都」成立後,台灣六分之五人口都住在直轄市,那其他縣市怎麼辦? 本次新竹縣市合併的議案來看,僅由單一縣市升格與否的角度來討論行政區劃,實在不夠周延,甚至可能造成台灣省偏鄉的排擠效應,帶來更大的城鄉落差,需要政府如公投一般與公民社會細緻對話,並由全體社會共同集思廣益,找出最適當的方案。 新竹 縣市合併 More... 五州三廳制 行政區 直轄市 城鄉落差 邊緣化 2021/11/26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透視長照2.0政策下,臺灣社區的日間照顧面貌 社會老化的速度,已經超過你我想像,據悉2040年每2個青壯年將要撫養一位老人,高齡者長期照顧的需求迫在眉睫;社區式日照服務以一對多的模式顯著提升照顧量能,不但讓長者保有社會連結、在熟悉環境中安老,亦提供需求家庭完整支持,紓緩照顧壓力。一起來認識日照中心,並了解地方政府與民間的推動概況。 衛福部長照司 日照中心 More... 一國中學區一日照 高齡化社會 失智症 長照 長照2.0 在地安老 2021/05/14 | 讀者投書 「萬華」怎麼了?成為眾矢之的,萬華人身在其中承受三層壓力 錯誤的資訊、偏頗的風向,對防疫沒有幫助,卻刺激地方認同。即使如此,網路社群看到有鄉親抱怨桃園機師防疫破口的消息因萬華而淡化的同時,也有鄉親安慰提醒不要想太多,現在台灣沒有人是局外人。 萬華 防疫 More...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地方汙名化 社區認同 和平醫院 社區營造 2021/03/10 | 吳瑟致 重疊在北台灣與中台灣之間,苗栗縣正是「邊陲困境」的完美代表 重疊在北台灣與中台灣之間地帶的苗栗,其實正是區域發展中最為典型的「邊緣角色」,如果只是從「行政整併」的傳統視角,或是進行「用腳投票」的公共競爭模式,恐怕都不是有利的發展策略。 苗栗 發展 More... 開發 邊陲 舉債 產業 2021/09/17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台商回流重塑產業鏈,新莊房市重燃,長虹Park32買氣最旺 台商回流帶動房市需求興盛,鄰近新北產業園區且具有完整產業鏈的新莊副都心與頭前重劃區成為匯聚之地,有心置產者千萬別錯過即將絕版的千坪基地入主機會。 台商 新莊副都心 More... 長虹PARK32 頭前重劃區 住宅 房市 房地產 建築 產業鏈 置產 2021/12/10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村民發現11具焦屍,緬甸軍政府再度殘忍手段殺害民眾 軍政府與當地游擊隊展開戰爭,將11位村民活活燒死,受害者當中多名青少年,有些發現屍體時雙手是被綑綁著... 緬甸 軍政府 More... Junta 東南亞 焦屍 翁山蘇姬 昂山素姬 2021/04/23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澎湖跨海大橋走過50載,見證台灣公路橋梁工程技術輝煌的一頁 這座嶄新的澎湖跨海大橋肩負起交通運輸與經濟動脈的重任,更成為澎湖重要的觀光景點,近年來也吸引藝術家在大橋入口處設置裝置藝術,還有遊客前往佇立打卡。 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 More... 離島交通 通車典禮 嚴家淦 漁業 改建工程 2021/07/05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醫療機構拼轉型抗疫,5G遠距診療平台助攻亞東醫院及台東縣衛生所翻新就醫模式 亞東醫院借重以5G遠距診療見長的遠傳,推出通訊診療門診防疫;另外去年起即運用遠傳5G遠距診療平台,與高醫/馬偕/花慈開始實施偏鄉遠距診療的台東縣,在關鍵防疫時刻更是逆襲讓台東縣成功無痛推動遠距抗疫門診。 新冠疫情 遠距診療 More... 亞東醫院 遠距診療APP 遠傳 2021/01/14 | 《思想坦克》 台積電設廠的「南科一夢」:給下一輪台南盛世的備忘錄 台南數百年來的歷史發展,留下了無數文化遺產,但這是優勢也是都市發展上的難題,雖然台積電投資設廠帶來許多經濟盼望,但希望辛苦重振起來的市區產業,未來不要因為房價上漲、人口集中導致服務品質下降等因素,又跌回以前蕭條的樣貌了。 台南 台積電 More... 房價 公共住宅 基礎設施 2021/07/25 | 眼底城事 即將誕生的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如何從保一總隊營區打造為新都市綠肺? 大湳森林公園在先天體質上較大安森林公園更為良好,不論是生態多樣性及喬灌木生長的狀況,都擁有目前全國發展都市森林公園最好的條件。讓我們來看大湳森林公園的特色與規劃理念。 桃園大湳森林公園 大湳森林公園 More... 森林公園 公園 自然 綠地 戶外空間 都市森林 大湳 桃園 公民參與 空間規劃 2021/07/12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雜學校串連在地團隊,用教育為南澳、前草注入創新能量 2019 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發展至今也超過 2 年,放眼台灣的鄉鎮、地方創生團隊,多將注意力放在推動產業上,「但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其實是教育,」雜學校創辦人兼校長蘇仰志點出關鍵。 國發會 雜學校 More... 蘇仰志 教育創新 普列斯製造計畫 108課綱 偏鄉教育 2021/06/2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未來大人物】「金瓜三號」蔡威德:發揚坪林茶鄉文化,打造永續地方經濟 老化、人口外移、茶產業的衰退,傳統坪林的技藝與文化開始有了斷層。蔡威德思考,自己能不能在這裡做些什麼,用有系統的方式整合大家的努力,協助地方提升產業價值? 坪林 金瓜三號 More... 茶葉 茶 青農 茶園 蔡威德 地方經濟 地方 體驗設計 茶產業 在地創業 台灣茶 2021/01/04 | 精選書摘 《從臺車到巴士》:台北市電車網的構想,最終以大眾運輸捷運系統的形式加以實踐 台灣下一個百年的交通將會是什麼樣貌?本書細說一百年來台灣地方交通的演變歷史,交通工具的日新月異和萬千風貌,在本書中再現風華、展露無遺。 從臺車到巴士 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More... 陳家豪 大眾交通工具 交通運輸 電車 MRT 高玉樹 大眾運輸捷運系統 李登輝 2021/11/18 | 廣編企劃 Sponsored 充滿歷史底蘊,新的文化桃園 桃園市不但有好幾處値得探訪的現代建築,更保留了市內舊有歷史建築的風貌,除了完善的空間,也陸續推出藝文振興方案,鼓勵民眾參與藝文活動。 桃園市政府 藝文 More... 五倍券 振興 藝FUN券 桃園好市乘雙劵 藝術 2021/05/05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中華商場見證大台北的經濟發展及繁榮 1960至1970年代是中華商場鼎盛時期。1964年,「松下電器」公司在信棟南端樓頂搭建巨型霓虹燈箱招牌,「大同電器」及「和成衛浴」也架設霓虹燈廣告,閃爍的霓虹燈成為中華商場燦爛的夜景,也是台北市的標誌。 中華商場 台北市 More... 松下電器 大同電器 中華路 流行音樂 霓虹燈 天橋上的魔術師 2021/05/27 | 《思想坦克》 艋舺人看艋舺:各自有序的庶民形影,哀歎共生的破壞 艋舺萬劫不復的一再被消費,黙黙承受那個原本不屬於它的特有形像,當同為老社區的大稻埕成為具有歷史深度之影劇的歷史舞台時,艋舺卻只能一再被奇觀化、魔幻化、猥雜化,成為一個既有「異國情調」又充斥著暴力的負面國度。 萬華 艋舺 More... 流鶯 工人 茶室 茶藝館 阿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