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際


2023/09/24 | TNL 編輯

日本宮島10月開徵「訪問稅」,沖繩西表島、新瀉佐渡島等評估跟進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西表島的沖繩縣竹富町,人口約4300人,疫情爆發前每年都有百萬觀光客登島;2022年也有約73萬人造訪。考量近年來觀光客為當地居民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的「觀光公害」,他們也在評估開徵訪問稅。

2023/09/24 | 德國之聲

阿薩德時隔19年再次訪問中國,習近平為何現在拉攏敘利亞?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9月21日抵達杭州。他將出席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並於22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是他自2004年以來再次訪問中國,被認為是其政權殘酷鎮壓反對派十多年後重返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2023/08/30 | 廣編企劃

全球投資熱潮往哪去?專業資產管理公司安誼金融說給你聽

過去的五到十年間,有著許多的投資機會,但該如何提前抓住未來十年的機會,就讓擁有豐富經驗的安誼金融分享給你聽。

2023/09/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主警訊:調查發現全球近4成青年願支持軍事或強人統治,比56歲以上比例更高

在18至35歲、36至55歲,以及56歲以上這3個年齡族群,18至35歲對軍事或強人統治的好感最高,56歲以上則最低。在56歲以上這個年齡族群,僅分別約20%和26%民眾願意接受軍事統治和強人統治。

2023/07/10 | 廣編企劃

讓世界看見台灣!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自全球頂尖企業家中脫穎而出,奪得《安永世界企業家大獎》殊榮

2023年,環球晶圓(股)公司董事長徐秀蘭從全球將近5,000名《安永企業家獎》得主,及參與《安永世界企業家大獎》的49名強大企業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代表台灣首度奪得年度大獎殊榮。

2023/09/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亞塞拜然停火擬併納卡區,南高加索領土爭議始末一次看

亞塞拜然宣稱的勝利為納卡區動盪歷史迎來新的轉折。數個世紀以來,當地歷經波斯人、突厥人、俄羅斯人、土耳其人、蘇聯人的統治。國際承認納卡區是穆斯林為主的亞塞拜然的一部分。然而,亞美尼亞人稱為阿爾察赫(Artsakh)的納卡區人口以亞美尼亞裔基督教徒為主。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納卡區分離派人士宣布停火,亞塞拜然結束「反恐」軍事行動,至少釀200死400傷

位於亞塞拜然境內多山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主要居住著亞美尼亞裔居民,數十年來,當地分離勢力和亞塞拜然當局為了納卡區領土爭端不斷。納卡區分離主義當局在社群媒體發表聲明說:「透過駐紮納卡區的俄羅斯維和部隊指揮部調解,雙方達成協議於2023年9月20日下午1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9時)起完全停止敵對行動。」

2023/04/27 | 關鍵特務

一次救援一個孩子,直到每人都有亁淨水可喝!

每年有140萬人死於與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不良有關的疾病。全球仍有6億兒童缺乏安全管理的飲用水,11億兒童缺乏安全管理的衛生設施,這些孩子需要大家的幫助,一起加入救援行動,一次救援一個孩子,直到每個孩子都有亁淨水可喝!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友邦馬紹爾總統聯大挺台灣:2758號決議錯誤詮釋,應被「丟進歷史的墳墓」

聯大第2758號決議為1971年第26屆聯大表決通過、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華民國政府代表於此案表決前主動宣布退出聯合國,北京當局自此取得聯合國席位與中國代表權,近年屢屢以這份決議聲稱國際社會認同一中原則,阻撓台灣參與聯合國。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澤倫斯基聯合國演說,促全球反對俄羅斯種族滅絕,呼籲剝奪其安理會否決權

澤倫斯基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身穿招牌軍服,自去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首次與俄羅斯官員共處一室,俄國官員則滑著智慧型手機,明顯一臉不在乎的樣子。他重申烏克蘭的立場是,否決權屬於前蘇聯國家,蘇聯是二戰勝利者之一,聯合國是在戰後成立,因此否決權不應被普亭(Vladimir Putin)領導的俄國獨占。

2023/04/13 | 關鍵特務

別再讓孩子喝致命的髒水,搶救兒童立即行動!

全球每天約有800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缺乏乾淨水。沒有乾淨水的生活,是地球上1/10人口面臨的現實。這些孩子需要大家的幫助,一起加入救援行動,別再讓孩子因喝髒水而死!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友邦聯大演說,敦促聯合國接納台灣;衛福部長薛瑞元赴紐約分享台灣健保經驗

台灣友邦瓜地馬拉、巴拉圭、帛琉19日在聯合國大會為台灣發聲,3國總統一致指出,排除台灣有違聯合國憲章宗旨。捷克也在發言中,譴責中國以軍事行動升高台海緊張情勢。另一方面,今天衛福部長薛瑞元在紐約出席民間會議,向國際社會分享台灣全民健保經驗,展現台灣能協助聯合國實現願景。

2023/09/20 | BBC News 中文

美伊完成換囚:美國解凍60億美元伊朗資金,五名被押美公民飛離伊朗

喬治城大學卡達分校伊朗裔教授邁赫蘭・卡姆拉瓦對BBC說:「我認為對雙方都算一點勝利。」「對拜登來說,大選在即,他把美國人帶回了家;而對伊朗來說,在美國監獄裏的伊朗人獲釋了,而這60億美元是更大的勝利。」

2023/04/07 | 關鍵特務

乾淨的水源,孩子的救援:別讓孩子繼續喝髒水!

你知道嗎?世界上,每4人就有1人缺乏可用的乾淨水──事實上,每天死於飲/使用髒水相關疾病的5歲以下兒童高達近800名,這些孩子需要你我協力搶救!世界展望會致力於幫助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獲得乾淨水與更好的衛生條件,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邀請您一起加入水資源行動的行列。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聯大演說,強調美中關係「去風險」非脫鉤,會見中亞5國領袖預告將出訪

拜登演說後半談及中國前說,美國打造諸多夥伴關係「不是為圍堵任何國家」。他重申美國試圖負責任管理美中競爭,防止競爭演變成衝突;美國致力「去風險」(de-risking) 而非與中國脫鉤(decoupling);美國將持續透過航行自由、公平經濟競爭維護基於規則的秩序,反制「進逼與恫嚇」。

2023/09/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外高加索緊張局勢升溫,亞塞拜然宣布在納卡地區進行「反恐作戰」

數十年來,「雙亞」為了納卡區陷入衝突,並分別在1990年代和2020年開戰。2020年雙方交戰6週後,在俄羅斯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結束戰爭,亞塞拜然也在納卡區奪回幾塊區域。

2022/11/22 | 廣編企劃

太空是人類的未來,人才培育是臺灣衛星產業發展的關鍵,累積產業鏈發展動能

過去太空產業發展因高技術門檻、高成本,主要由政府主導,如今低軌衛星較低的生產成本、高汰換率的情況,未來的衛星應用充滿無限的可能與商機。而人才培育則是太空衛星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一環。

2023/09/20 | 德國之聲

印度、中東和歐洲建立「三方經濟走廊」,能否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這個取名為三方經濟走廊的大型基建計畫,在很多人眼中是衝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而來。專家認為,關鍵是需要快速施工、快速投入營運。

2023/09/19 | 蕭如芯

加拿大總理指控:印度特務與錫克教領袖之死有關,加印兩國相互驅逐外交官、暫停貿易談判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18日聲稱,印度政府可能參與謀害加拿大錫克教領袖,隨後加拿大外交部也宣布驅逐一名印度外交官。對此,印度外交部駁斥該指控「毫無根據」,並要求一名駐印加拿大外交官5天內出境。加拿大也取消原訂10月派貿易代表團前往印度的計畫,這讓兩國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雙方關係也可能進一步惡化。

2022/11/22 | 廣編企劃

臺北創業幫 Demo Day 2.0 花博登場,10 多國團隊、四大創新領域爭豔

一年一度的產業人才交流計畫DemoDay發表會暨媒合活動「臺北創業幫 Demo Day 2.0」活動在「2022臺北國際創業週」登場,經過兩梯次線上簡報競賽脫穎而出的10組海外團隊來台與3組北市新創進行交流,並向臺北企業、投資人展示他們的創新想法將如何創造具影響力的轉變,進一步踏上在臺北開闢新事業的旅程。

2023/09/19 | BBC News 中文

英國正式列瓦格納集團為恐怖組織,對其支持或幫助將被視為非法

但是,作為克里姆林宮政策在動蕩地區延伸出去的手臂,瓦格納——或者不管它未來將被重新打造成什麼——仍然有能力從戰爭、製造不穩定和暴力行動中賺錢。因此,英國將其禁止為恐怖組織的舉措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受到歡迎。

2023/09/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德外長稱習近平「獨裁者」,北京召見德駐中大使;美駐日大使點名攻擊習近平,美媒:不尋常

德國政府昨日證實,外交部長貝爾伯克日前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獨裁者」後,北京當局召見了德國駐中國大使傅融(Patricia Flor)。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於例行記者會表示:「德方言論極其荒謬,嚴重侵犯中方政治尊嚴,是公開的政治挑釁。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德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2/11/08 | 廣編企劃

後疫時代加速數位轉型 服務型機器人提升機場營運效率

疫情衝擊餐飲、地勤業,服務型機器人能高彈性運用在各種場域,符合缺工和無接觸商機潮流,強大的AI功能開啟智慧化服務新變革,對於「海嘯第一排」的航空相關產業來說,桃園機場更是如此。

2023/09/18 | TNL 節目部

【國際大人物】EP5|莫迪用「印度製造」翻轉國家,中國要被取代了嗎?

在今年8月的金磚國家峰會,原先的五個成員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當中,俄羅斯地位受到戰爭影響;中國因為經濟衰退和人權問題,也影響關注度;而莫迪代表的印度,則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在這次的金磚國家中特別受到矚目。而莫迪之所以能在十年內,翻轉印度成為世界大國,有三個很重要的方法。

2023/09/18 | 德國之聲

俄烏戰爭陷入膠著,有沒有改變習近平統一台灣的想法?

在中國目前面臨一系列問題的時候,似乎有不少人認為,打台灣的事可能會擱置起來。筆者以為,習近平雄心壯志並未改變,而何時攻打台灣,就看普亭式的誤判在習近平那裡何時出現,是否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