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1/12/25 | 《科學月刊》

太陽餅沒有太陽,螢光貼紙居然也不是「螢光」?

螢光的應用,必須要在紫外光燈的照射下才能大顯身手,一旦我們把燈源移除,一切又將回到原本的漆黑。

2021/12/04 | 《科學人》粉絲團

隱形水牆:「輸運障壁」如何保護墨西哥灣免於油污污染?

我們大多認為洋流和其他混沌現象,在本質上就無法預測,科學家發現相當於陸地上分水嶺的輸運障壁,可用拉格朗日連貫結構來預測,以試圖理解大自然的異常行徑。

2021/11/27 | 《科學人》粉絲團

AI分析博物館不同年代的肖像畫,竟可導出社會信任度的歷史演化規律?

好的科學進展,是結合嚴謹的科學態度、數學運算般精密的推測,加上沒有偏⾒的取樣,以及正確不誇⼤的結論,最重要的是還要有責任感!

2021/11/20 | 臺大科教中心

放在杯子裡竟會自己往上爬!有縮骨功又反重力的「超流體」是什麼東西?

在發現超流體現象之前,沒有人預期到物質在被降至極低溫後會表現出如此截然不同的性質。

2021/11/13 | 《科學人》粉絲團

金星末日之謎:金星的大小和質量與地球相似,為何失去海洋變成高溫乾燥的環境?

金星不應視為毫無生機的地獄,而是「一顆失去海洋的行星」。那麼金星為何失去海洋?金星與地球的大小和質量相似,為何演變成高溫乾燥的環境?三項太空任務將探測這顆行星的大氣與地表,解答環境劇變的可能緣由。

2021/10/30 | 《科學月刊》

狗不只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狗鼻子還能嗅出疾病味道、救我們一命?

當我們罹患疾病時,人體細胞在代謝與合成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數以百計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由於犬隻能嗅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氣味變化,再經過訓練後,就能針對這些疾病作出示警行為。目前醫療偵測犬可分辨出癌症、細菌感染、帕金森氏症、瘧疾、糖尿病、癲癇,甚至是COVID-19 等病狀,並針對各種病徵作出相對應的行為,輔助患者及醫療人員。

2021/10/16 | 《科學人》粉絲團

關燈吧!環境光害讓糞金龜找不到回家的路

輝煌的城市燈火是人們眼中的浪漫夜景,也是糞金龜眼中的致命陷阱。為什麼有些昆蟲會受到人造光吸引呢?

2021/08/07 | 《科學月刊》

潮味、土味、青草味,「下雨的味道」到底是哪一味?

從19世紀末開始,人類就一直在研究「土的味道是什麼」,而大部分的研究只說這些造成土味的化合物,可以用水或是有機溶劑從土壤中萃取得到。直到1965 年,才由格柏(Nancy N. Gerber)與萊切瓦里耶(Hubert A. Lechevalier)從研究中確定其中一種明確的化合物──土臭素(geosmin)。

2021/07/31 | 物理雙月刊PSROC

在吵雜的環境中,雌蛙要如何聽見雄蛙「愛的呼喚」?

當綠樹蛙的肺部充滿空氣時,在外界傳入的聲音中,生物噪音頻率區間內的訊號會被減弱。這種機制可幫助牠們在自己物種的呼喚聲中,過濾掉環境中的噪音以及來自其他兩棲動物的聲音,能使肺部充氣的雌樹蛙,能更好地聽見雄樹蛙求偶的鳴叫聲。

2021/07/24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你知道嗎?原來腸道菌可以透過腦部神經元,影響生物的社交行為

英文有句話是說「the gut feeling」,意思就是憑直覺靈光一閃想到了些什麼。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腸胃道(gut)真的會影響到腦部的運作,而且有可能會讓我們做出不同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