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19 | 美國之音

西方企業退出緬甸市場後,中國和泰國企業如何在當地獲取經濟利益?

緬甸發生軍事政變至今已逾兩年半,隨著西方國家對緬甸軍政府進行制裁,許多西方企業退出當地市場,中國和泰國填補了西方企業的角色,持續加大對緬甸的投資以換取經濟利益,如緬甸擁有豐富的礦產,是吸引中國中資的重要誘因。

2022/10/06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日本紀錄片製作人久保田徹遭緬甸軍方判10年有期徒刑

今年7月被捕的日本紀錄片製作人久保田徹,是緬甸軍方奪權以來逮捕的第五位外國記者,另四位包括為當地出版社工作的美國公民Nathan Maung和Danny Fenster,以及波蘭的獨立記者Robert Bociaga和日本記者北角裕樹,而他們四位都已獲釋或遭驅逐出境。

2022/06/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緬甸瓦邦叛軍籲軍政府與反政變戰士和談,仰光公車站遭炸彈攻擊1死9傷

瓦邦聯合軍活動範圍大致侷限在緬甸北部與中國接壤的自治地區內,去年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迄今幾乎未曾介入軍政府與支持翁山蘇姬的平行政府引發的戰鬥。

2022/02/02 | 莊嘉穎

東協的「緬甸僵局」:不只對成員國的團結造成挑戰,更把東協長期存在的矛盾一一顯露

東協雖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和「五點共識」的公開聲明,在形式上鼓勵與緬甸對峙的各方,可以停止利用暴力,經過談判處理爭議,找出各方可以接受的和平方式解決政治危機。但是這些做法,似乎對緬甸局勢沒有明顯的影響。緬甸在這一年內,情勢不斷惡化,看不出多少好轉的可能。

2022/02/01 | 杜晉軒

在台緬甸留學生:飛機落地台灣那一刻,才感受到「自由的空氣」這句話是真的

2022年的2月1日,是華人春節大年初一,也許有人還記得,也許有人都忘了,但對緬甸人而言,卻還是很重要著,這一天是緬甸發生軍事政變滿一年。許多在台灣的緬甸人,回不去不僅是因為疫情,還因為緬甸仍處於軍方統治的白色恐怖之下。本訪問了兩位在台的緬甸學生,讓他們娓娓道來,緬甸在去年爆發軍事政變以後的心路歷程,他們分別是留台緬甸學生會會長張如明,以及來台探親與讀書的小梅。

2022/01/14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柬埔寨總理洪森拜訪緬甸軍方領導人,馬國外長憂此舉令外界誤會東協認可政變合法性

柬埔寨首相洪森拜訪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是自從去年軍政府掌權以來第一次接受國外政府領導人的訪問,馬來西亞擔心洪森此舉會讓各界認為東協已承認軍政府的合法性。

2022/01/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翁山蘇姬非法持有對講機等罪名成立,遭緬甸軍事法庭判4年徒刑

76歲的翁山蘇姬因與非法進口及持有對講機有關的2項指控,以及1項違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規範的指控被判有罪,軍事法庭判處4年有期徒刑。

2021/12/06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翁山蘇姬遭判刑4年,緬甸軍卡追撞抗議民眾至少5死

緬甸前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港譯「昂山素姬」)被指控包括違反機密法、貪腐、煽動叛亂、違反防疫規定、非法持有對講機、選舉舞弊等10多項罪名。緬甸法院於12月6日首度針對煽動叛亂和違反防疫規定進行宣判,翁山蘇姬恐面臨2年和3年有期徒刑。而在宣判前夕,緬甸安全部隊卻以軍卡車衝撞人群,暴力鎮壓示威者。

2021/11/12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美籍編輯遭判11年監禁,軍政府全面掌控新聞自由

美籍編輯在緬甸被捕,被法庭宣判11年監禁。緬甸軍政府掌權以來,實施各種政策禁止媒體報導有損軍政府的新聞,大量拘捕媒體記者、搜查報社、控管互聯網等。不過,即便緬甸記者自由遭受威脅,依然有勇敢的媒體工作者堅持捍衛言論自由,持續揭發軍政府惡行。

2021/11/05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貝貢鎮軍事政變持續升溫,人民期盼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緬甸政變至今已9個月,但軍事依舊持續升溫,導致人民除了備受疫情打擊,也被迫活在動蕩不安的生活中,這篇文章整理出軍事政變如何已全面影響緬甸人民生活、教育、國安。

2021/10/30 | 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沒有人是局外人:不割席春季革命,這次羅興亞人要一起打造沒有軍事獨裁的緬甸

在仰光工作的羅興亞人Myo Min決定反抗軍方的獨裁統治,儘管羅興亞人至今的公民身份仍不被承認,但他說認為無論前任政府如何對他們,羅興亞人同樣應肩負在未來打造一個正義緬甸的平等責任。

2021/10/29 | 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從「8888運動」到緬甸春季革命,50歲的抗爭者相信Z世代能終結軍事統治

現年50歲的U Ye Htut是緬甸的活動家,他經歷過1988年和1996年的政治運動,他將分享其抗爭經驗及對2021年春季革命的高度信心。

2021/10/28 | 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華人在緬甸不屬於任何民族,但他們仍為國家的自由而奮鬥

緬甸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多達135個,但華裔不被視為官方認定的民族,僅有世代居住在果敢地區的漢人,被歸類為果敢族。儘管如此,參與抗爭的華僑 Aik Wei 依然認為,他們也是緬甸公民,必須挺身而出解決問題。

2021/10/27 | 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政變前他是對國家民主化抱有希望的公務員,如今拾起武器奪回緬甸的明天

前緬甸公務員Bhone在政變後投入反軍方的抗爭, 他非常讚賞香港、台灣和其他奶茶聯盟國民主價值支持者的行動。他說:「為了奪回我們喪失的權利和真正自由,每一個人都應該起身參與戰鬥。」

2021/10/26 | 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政變前她是位夢想到歐洲留學的緬甸大學生,如今她離家參與一次又一次的游擊抗爭運動

「聽到奶奶死於COVID-19,父母和兄弟也為其所苦時,我感到十分悲痛,於此情形下無法陪伴他們,真的讓我感到很後悔。有時候,我甚至會想像自己回家了,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2021/10/22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軍方才宣布「大赦」5000名反政變示威者,不到三日又抓回上百人

緬甸軍方18日宣佈在19日到21日的佛教節日「點燈節」期間放人,以讓家屬和親人團圓,這三天也有許多家屬趕到監獄接人。然而,援助政治犯協會在22日披露,軍政府至少抓回了110名獲釋的反政變抗議人士。

2021/10/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東協阻止緬甸軍方領導人出席峰會,也放棄了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

緬甸今年2月1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許多平民遭到血腥鎮壓,已奪走上千人的性命,面對這人道危機,東協向來堅持互不干涉成員國內政的傳統政策,面臨了捍衛信譽的難題,因此東協阻止緬甸出席峰會的的決定,已和數十年來堅持的接觸與不干涉政策背道而馳。

2021/09/27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平行政府與軍方持續武裝與外交對抗,緬甸未在聯合國大會發言

今日是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的最終日,前民選政府緬甸駐聯合國大使覺莫敦(Kyaw Moe Tun)卻未代表緬甸發言。代表一個國家在聯合國發言的權利,是其政府國際合法性和接受度的重要表徵,若軍政府成功將覺莫吞解職並派駐自己的使節,表示將軍們取得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