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
【專訪】谷辣斯・尤達卡:我藉選舉發起了一場「原住民認同運動」
Kolas Yotaka說,民進黨內曾有人勸她為了選情採用中文名,但她堅拒妥協,更在政綱及選舉公告上附上羅馬字。「我不能浪費這次參選的機會,不能刻意隱匿我的文字,我必須自然地使用我的文字,要讓花蓮人、全部台灣人以及媒體覺得就是這麼的自然,要習慣我們的生活環境是有原住民的語言。」
2022/12/01 |
「我之前兩次都投給蔡英文,現在非常後悔」:為什麼執政的民進黨不再受年輕選民青睞?
政治學者翁履中認為,如2024年總統大選侯友宜丶柯文哲等人參選,抗中牌將更難打響。「他們都是台派,地方出身的,你很難給他們貼紅色標籤。事實上,台灣除了洪秀柱丶張亞中等極少數外,已經沒有『親中派』。 現在只是『台灣獨立』跟『中華民國獨立』的差別而已。人們也許討厭國民黨,但更討厭民進黨整天說人『賣台』,過度分化社會。」
2022/11/30 |
台灣九合一選舉四大要點:藍勝綠敗,抗中保台、修憲複決與2024大選
台大政治學系名譽教授趙永茂對《BBC中文》分析指,整體而言這對綠營更有利,但是也不能忽略年輕人對民進黨日漸不滿的現象。 「年輕人比較不像老一代有政黨慣性,他們的票是流動的。 台灣已經有反對社會的形成,意思是做不好你就下台,我投給你不是因為支持你,而是因為反對另外一個,這是民主發展的一種進步,台灣也慢慢發展到了這個階段。」
2022/11/30 |
不先問顧客想吃什麼,直接端上一盤「我覺得這對你最好」的菜色,台灣人民以選票向執政黨表達了意向
選舉失敗,並不是民進黨的世界末日,台灣人民也沒有對不起民進黨。但作為意識形態上,唯一明確以台灣為主體的主流政黨,民進黨對台灣人民有其責任:提出適格人才,快速回應民意,明確敵我意識,重整黨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