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愛滋(HIV/AIDS)的瞭解到底有多少?】
距離台灣出現首名愛滋感染者至今已31年,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愛滋感染者的健康與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然而感染者依然背負著壓力和污名,愛滋的諸多迷思也未完全散去。我們可能依稀記得課本上關於愛滋的種種知識,但你確定你對愛滋的認知是正確的嗎? 一起來做個小測驗吧!
HIV | 愛滋病毒
愛滋病毒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簡稱,是一種破壞免疫系統的病毒。
AIDS | 愛滋病
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簡稱,就是指因為病患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得到各種疾病的症狀。
愛滋病毒(HIV)本身並不會致死,而是當人體的免疫系統遭到病毒破壞後,原本不會造成生病的病菌,變得有機會感染人類,嚴重時會導致病患死亡。
翡翠絲帶 | 反對B肝歧視
紫色絲帶 | 反對暴力
從人們從事的行為是否具有風險判斷
依據先前對HIV傳染途徑的描述,並非只有特定身份的人才會感染愛滋,必須從人們從事的行為是否具有風險判斷
感染者年齡趨勢年輕化
台灣近年的感染者年齡趨勢為年輕化,以15-34歲為大宗
目前已發明「事前預防性投藥| PrEP
目前已發明「事前預防性投藥」| PrEP,降低非感染者在高度暴露的環境下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
魔術・強森|Earvin Johnson
於1991年向公眾宣布感染了愛滋並將在不久退休的消息。1995年台灣宏福集團曾規劃邀請強森來台表演與進行愛滋防治,惟依據當時法令規定,強森會面臨外籍感染者的入境限制。當時衛生署除了表示依法行政,時任署長的張博雅更表明沒必要讓強森這樣的「問題人物」來台。
雞尾酒療法在強森感染後沒多久問世,使得強森體內的愛滋病毒濃度得以維持在很低的水平,並沒有讓強森發病,也讓他得以存活至今,並成立了相關基金會進行愛滋防治。
數據來源:衛福部疾管署2016年新聞稿
依據疾管署2016年發布的新聞稿,當時愛滋存活人口共26,262人,其中用藥人數共20,788人,約將近八成的感染者接受藥物治療。
為達成在2030年終止世界愛滋疫情的目標,聯合國及WHO已明確宣示於2020年達成90-90-90目標,即90%感染者知情病況、90%知情病況的感染者服藥、90%服藥的感染者其病毒量成功被抑制;目前我國這三項數據分別為75%、79%、85%。
數據來源:衛福部疾管署2014年研究報告 - 愛滋感染者醫療需求及服務利用分析
感染者一年內的死亡率在抗病毒藥物的幫助下,在16年間降低了75%(2013年為3.7%),證明及早服用藥物有助於維持感染者的健康。
你好棒!一共答對了 0 題
加油,創造零歧視的環境還差你一位
還不錯,對愛滋有基本的了解,可以幫忙澄清謠言
愛滋專家,連最新的概念都沒放過
測驗中的十道題目,有的幫助我們補充愛滋的基本知識,有的則呈現了近年來愛滋因為醫療進步而產生的改變。
愛滋感染者或許離你的生活很遙遠,但他們與你、我一樣都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惟有當我們願意檢視心中如何看待愛滋,加上擁有正確的愛滋知識,創造一個對感染者沒有偏見的社會環境才有可能。
謝謝你願意比他人更有耐心完成測驗,如果你也認為這個遊戲很重要,請分享給你身邊的人。
我們為你整理了愛滋相關的基本知識,以及今年度台灣有哪些團體致力於為感染者打造一個友善、零歧視的環境。趁著做答完還記憶猶新時,攜手共同為感染者友善環境努力。

不願承認的恐懼:當醫療專業人員遇上愛滋感染者時
面對白色巨塔中的愛滋議題,權促會秘書長認為只有當在醫療體系中具有權力地位的人願意坦承對愛滋的恐懼,看見這個問題,並且運用他們的位置做事時,感染者的就醫處境才有改變的可能。
建立一個陪伴愛滋社群的聲音資料庫——專訪露德知音節目主持人林瓊美
「若能將露德知音節目與實體電台結合,讓普羅大眾更容易聽到與認識愛滋,不管開車、在家拖地、在工地工作都能輕易的接近愛滋話題,有一天大家會習慣愛滋話題就像日常生活一樣自然!」這是身為節目主持人的林瓊美持續努力,也是未來前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