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壢公車總站等車時,有個大男孩拿著音箱找好位置放下來,放學排隊等車的學生們面面相覷,只見他拿起麥克風,開始街頭演講,演講內容不外乎是近期的社會議題、環保議題、勞工與弱勢族群民意等等。
王浩宇,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會放棄美國教授介紹給他的工作機會,回到台灣只為了提升人民對社會議題的參與?他用充滿自信的語調,娓娓道來他的故事…

(以下為王浩宇親自口述)
出身公務員家庭 但我很有「自己的意見」
我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家庭,爸爸是公務員,思想保守,而我恰好相反,從小便有些「叛逆」,在面對不同事情時,常常會發表自己的意見,愛頂撞的我常讓爸媽生氣得很。
記得高一那年,就讀陽明高中的我被叫到教官室前面,教官說:「頭髮太長了!限期兩天內去把它剪短!」兩天後,教官看到我之後竟說:「不錯,頭髮整齊多了。」但其實我根本沒有去剪頭髮。
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就算只是高一,願意站出來,也可能改變政府政策。在我看來髮禁是一個很主觀的限制,不見得是有意義的事。於是成立了一個「中華民國學生反髮禁協會」,上街頭宣傳理念、簽署5000份聯署書,順利與教育部長會面,最後教育部頒佈廢除髮禁的公文。
經過這次事件後,我更堅信在這個社會上任何事情都要勇敢為自己發聲,才能有機會成功。與其只會坐著抱怨,不如勇敢站出來,宣傳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

倔強的我爭取到獎學金,16歲獨自飛往美國念書
16歲那年,因為不喜歡台灣的教育制度,萌生了出國念書的念頭。我向父母提出了這個想法。爸爸告訴我:「除非你自己申請到獎學金,否則免談!」倔強的我四處尋找管道,最後上網搜尋到「全球文化交流機構」有補助學費名額,於是我申請到獎學金,前往美國科羅拉多留學。
在美國的日子並不輕鬆,因為寄宿在農場的關係,每天必須在零下20度的早晨起床幫忙砍柴、撿雞蛋,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這是我用自己的力量爭取來的機會,讓我覺得非常珍惜與滿足。

大學就讀聖荷西州立大學的廣告系,在大四的一堂多媒體課程中,教授要學生們經營臉書粉絲團當作業。因為先前的經歷讓我相信靠自己的力量,只要堅持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影響到更多人、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於是我想要把這樣的想法回饋到我的家鄉,我心想:我要做一件改變家鄉的事,來做吧!於是「我是中壢人」就這樣誕生了。

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回台 致力於提升人民對社會活動的參與
在2011年5月時,我放棄了教授介紹的高薪工作——美國網路公司行銷部,不顧家人反對回到台灣。還記得爸爸對我說:「都在國外這麼久了,為什麼要回來面對台灣的22k?而且回來第一個就要面對兵役問題!」我的心裡有股聲音,告訴自己一定要回來,在公民參與日漸低落的台灣,用自己的力量來改善這個冷漠的社會現象,改變這塊土地。

回來台灣之前,我在一間販售除臭襪的私人企業擔任行銷顧問,主要是在執行品牌建立,從大三到畢業。回台後便在有木國小擔任英語替代役,常利用晚上時間來經營粉絲團。
一開始爸媽很不能諒解,覺得用甚麼網路社群沒錢賺、沒前途,他們的個性是無論我做甚麼事都會先反對,但在反對之餘,會給我設定目標。營運初期粉絲團缺乏資金,苦惱之餘,爸媽卻叫我不准賣廣告。因為只要一賣廣告,這個粉絲團的影響力就沒有了。於是我就開始思考:怎樣才可以不賣廣告又能順利營運?

退役後,我和朋友們一起創業了「夥伴生活」,賣除臭襪來實踐「以店養團」的概念,非營利的地方性社團。靠著經營實體店面,也可以與民眾正面的接觸,來增加團長與團員們的交流。

為了服務在地人,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很多人問我都要做些甚麼?其實不要看這個小小地方性的粉絲團,可是需要4個全職團長與2、3個半職團長才能運作,「我是中壢人」最容易面對到整個社會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像塞車、路不平、車禍、寵物走失、狗狗安樂死,團員鬧自殺,團長要陪他們聊天到半夜,安撫情緒;或是有甚麼在地資訊,我們都會PO即時訊息讓大家知道。
「我是中壢人」粉絲人數爆增的那一晚,是在2012年6月,那時因為大雨的關係,導致中壢到處淹水,災情慘重,團長們整晚都在忙著PO文將災情即時回報,讓民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中壢各地情況。記得那時候隔天早上還要上班,但一直持續PO文到半夜3點,另一個團長更辛苦,一直到6點才敢去睡覺。
但是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那晚,「我是中壢人」粉絲人數一口氣暴增了2萬人,有些中壢民眾說,有一個這樣為大家服務的平台,或許也是不錯的。

投入粉絲團後,逐漸了解為社會發聲的重要
其實有來過中壢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中壢的路況很差,馬路上一個個坑洞,常常成為發生車禍的潛在危險,我在路邊舉牌子,針對這整件事情,希望能獲得改善,時常在街頭演講,告訴民眾看到路上有洞或不平都要打1999,因為打多了政府會有壓力,便會正視這個問題。
在創立「我是中壢人」之前,我曾經幫綠黨經營過粉絲專頁,在自己全心全力投入這個地方性社團後,我漸漸了解到:「如果連在地的事情都不關心,就沒人願意去發聲了。」

已經有了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平台,我就應該要讓大家更關注這個社會
在2012年數位時代網站調查中,「我是中壢人」成為全台灣最具有影響力粉絲團第8名,以地區型粉絲團來說是第1名。每天要看到中壢這兩個字的次數大概跟市長差不多,一醒來就都是看到中壢,跟這塊土地綁得很緊,我只是想要讓中壢變得更好。
很多朋友、團員問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要在路邊舉牌子,日曬雨淋,別人都用宣傳車開過去就好,而你卻自己搬個音箱四處流浪。」但其實我並不是為了營利或出名,如果我要豐富的政治資源,為何不去更大的政黨就好?今天的我會站出來,只是因為我想提升公民參與,讓大家付出關心來對待這塊自己所愛的土地、關注這個社會!

「我是中壢人」只是一個網路社群平台,而我希望它的存在可以使更多人關心社會議題,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彙整包含勞工、社運、環保、弱勢族群等等民意,藉由粉絲團的影響力,向政府機關施壓,督促地方官員關心市政,並且提供團員、民眾們一個發聲管道。
當我站在公車站向學生們演講時事,告訴他們該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時,路過的人眼裡只有嘲笑:學生又沒有選票,講這麼多幹嘛?我一笑置之,我並不在乎別人說我傻,只希望這些孩子們、大家都能夠抬起頭,更關心這個社會,更關心周遭的人、事、物。
社會上有很多讓我們不滿的地方,像是馬路破洞、環境髒亂,生活中充斥著許多人民權益受損的事情,但其實這些事情只要積極的去爭取面對,只要勇敢站出來,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共同為台灣這塊土地付出,才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

電影《把愛傳出去》中有一段話:「有些人對習慣的事很難改變,即使現況不好也不願改變,於是他們就放棄了。他們放棄後,大家都是輸家。」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去關心自己生活周遭的大小事了呢?當我們罵哪裡的路坑坑洞洞、哪一條河遭受污染很臭時,有沒有試著停止抱怨,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王浩宇曾說過:「我一個人沒辦法改變社會,但絕對可以影響別人,只要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相信有一天一定可以使這個世界改變。」其實關心很簡單,抬起頭看看這世界,你會發現很多進步,都從這樣的堅持與行動而來的。
最後,讓我們給這位關心社會議題的大男孩王浩宇用力地按個讚吧!
也歡迎分享文章,給親朋好友補充正面能量喔!
PS. CMoney小編開了一個網誌主題,命名為『我的人生,我的選擇』,想採訪報導身旁的素人敢勇於不同的故事(不論成功或跌倒,我們都感興趣)。若您或親友也有人生的故事願意與我們大家分享,歡迎來信投稿,或留下聯絡方式,小編會盡快與您聯絡:lele@cmoney.com.tw
專題下則文章:
申請哪間學校最適合我?與其相信網友或瞎猜,何不直接問問招生人員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