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未來是徹底當個二線國家,還是可以再次以島國的身份躍起於世界舞台,就看下一代了——那個具有歐洲意識但失去了歐盟參政權的下一代。
文:葉浩(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出乎許多學者的期待與意料之外,英國「獨立」了,而且獨立的理由一點也不偉大,甚至見證了民主制度的民粹隱憂。
根本而言,此次的「脫歐」與「留歐」爭辯凸顯了英國的世代差異,族群差異,左右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對於英國在世界的地位想像之差異。
一、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學界人士有九成反對脫歐,與總人口的五成支持有截然不同的差異。他們提出的理由多半是國際合作的好處以及歐盟的經費補助。然而,卻不見十九世紀自由主義者約翰彌爾(John Mill)的那種論述:英國應該更積極扮演讓世界進步的角色,因為這不僅增進自己國家與民族的榮耀,也能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經濟繁榮。
當然,彌爾當年的論述是支持大英帝國的。不過,他支持的是那一種必須展現「政治意志」花錢花精力來促進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與民主化,讓殖民地的個人能夠學習獨立精神與愛國情操,從而貢獻己力於世界福祉的提升,並且殖民母國必須以「確切理解」殖民地為前提,也就是必須研究整個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歷史與文化,否則只會幫倒忙,對殖民地與整個世界帶來災害。
隨著大英帝國的瓦解,這種言論在過去幾十年來只會在美國總統的口中,抑或支持「民主和平論」或「經貿和平論」的學者,在英國僅會遭人批評,在絕大部份是左派份子的英國學術界更是會遭人非議。至於想捍衛這種想法的右派學者,例如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也就在美國才最有市場,所以40歲就被哈佛挖角擔任講座教授,在美國大紅特紅。他不但宣揚帝國主義的好,更堅信當今的美國是取代了大英帝國,足以扮演當年英國沒做到的好事。
只不過,弗格森所支持的帝國主義,只學了彌爾的一半,只想建立穩定金融制度,想透過經濟手段來達到世界和平,但卻不要求,也不批判美國帝國對於許多被它干涉與影響的國家之無知。
彌爾的另外一半,則多為英國左派學者所接受,只不過,在聯合國建立之後,偏左的學者轉為支持透過國際社會的合作與制度建立,來促進世界的民主化,以及制定幫助弱勢的社會福利政策,並且以自己的國家能促進世界的「進步」作為國家的榮耀之基礎。
無論如何,主張「留歐」的學界主流,多半認為英國在社會福利與照顧弱勢上,其實不比歐盟進步,因此,「脫歐」只是為了進一步走向新自由主義,只會讓英國更像美國,代表的是貧富差距的拉大,企業肥貓與慣老闆的更加橫行,不僅是墮落,甚至是缺乏在歐盟扮演進步角色的決心。
二、
可惜的是,學界的聲音不受那些專門製造腥羶色新聞的民粹媒體之青睞。所有英國的小報都支持脫歐,而知識份子階層習慣閱讀且向來嚴肅的大報如《衛報》《泰晤士報》與《獨立報》則支持英國續留歐洲。
是故,加起來超過九成讀者的小報以及唯一的保守派大報《每日電訊報》一面倒支持脫歐。小報的主要理由是阻止大量移民免簽入境,停繳鉅額歐盟費用之後錢可以用在英國自己需要的地方。保守大報則祭出新自由主義理由:更加市場化的英國經濟會更好。
於是,最多人看的主流媒體,沒有聽見英國必須獨立的「偉大」理由,而偶爾出現的「進步」言論也多半出現在極少數的高級知識份子週刊與雜誌。最大聲的爭辯都圍繞在民粹與經濟的理由之上。學界的聲音佔不到媒體版面,留歐派被動地不斷試圖回應脫歐派的質疑,從一開始就失去了高度。
熟悉彌爾思想的人,知道他主張過「複數」投票,至少做為社會整體教育水準不夠高的時候所必須採取的過渡手段,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擁有兩票作為加權,以維持民主制度的決策水準。
當然,這樣的言論於今也不會有市場!不過,知名公共知識份子,也是牛津大學教授與名著《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日前卻大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類似的擔憂。他大聲疾呼:政治人物太不負責任了,我哪裡來的政治經濟知識做出好的判斷,決定英國應該脫歐或留歐?!
這個言論,僅僅引起學界人士的關切。他們的確擔憂民主制度底下的民粹現象,也擔憂票票等值的多數決不能保障決策的品質。不過,絕多數採取左派立場的他們,必須相信民眾,必須反對菁英主義,甚至,必須接受關乎主權議題的公民投票,社會進步的論述是說服不了一般民眾,而簡單把所有問題都歸因為歐盟與外來移民的論述,才最有市場。
三、
結果出來了,英國脫離歐盟,預計在2020年的時候會完成程序。這個年份,讓我想到了18年前在劍橋大學參加的「Euro 2020」會議。那是一個試圖促進歐盟會員國家相互理解,讓青年人可以共同塑造「一個歐洲」願景的青年會議。
那一年的會議有十個議題,包括環保、取消第三世界國家債務、人道干預、金融危機、國際人權等等各種議題。我分配到「取消第三世界國家債務」小組,成員來自八個國家的大學生,大家在徹夜通宵、又哭又笑的爭辯之中,達成了共識,擬定了提案交遞給英國首相,要求英國取消第三世界國家債務。會議結束的別離正式晚會上,好多人都流下眼淚,期待整個歐洲的團結替世界的弱勢發聲,落實人權與正義,而且大家都認定以後將以「歐洲人」為自己的第一身份!
剛剛上網查詢「Euro 2020」只查到了歐洲足球比賽的訊息,當年的會議似乎沒有留下痕跡,即使英國首相的確在隔年決定取消第三世界國家債務。
挺可惜的,公投的結果證實了50歲以上與教育水準偏低的族群贏了,而40歲以下有三分之二贊成留歐的年輕人卻輸掉了!
我知道有些朋友希望看到英國的「獨立」,甚至認為這才是大英帝國徹底瓦解的開始。上述的個人想法,僅代表自己向參加「Euro 2020」會議的夥伴們致意,一個左派進步歐洲的想像,終究輸給了擁抱市場的經濟右派、反對移民的政治右派,甚至想更緊靠美國的英國保守黨疑歐派與反歐派的言論。
英國是獨立了!但卻不是為了更進步而獨立,也缺乏如何在國際上扮演更積極角色,替人類謀福祉的宏圖大略。
未來是徹底當個二線國家,還是可以再次以島國的身份躍起於世界舞台,就看下一代了——那個具有歐洲意識但失去了歐盟參政權的下一代。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葉浩臉書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英國脫歐成功是人民對統治者的嗆聲,不再信任全球建制派的「笨蛋同盟」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