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前年(2014)的四月在馬來西亞遇到的那群跨性別性工作者後,我便不小心滑了一跤一頭栽入了跨性別的世界。接著去了泰國和澳洲,寫出了第一階段的報導《靈魂回家的路—他們為什麼要變性?》。
自前年(2014)的四月在馬來西亞遇到的那群跨性別性工作者後,我便不小心滑了一跤一頭栽入了跨性別的世界。接著去了泰國和澳洲,寫出了第一階段的報導《靈魂回家的路—他們為什麼要變性?》。
在第一階段的採訪及書寫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了「跨性別」的資訊在中文世界裡是很大的一個窟窿,所有幾乎來源相對正確且易懂的資訊都得往英文網站或書籍。而又發現如果不突破訊息、多只在中高知識份子裡流傳的框框,那麼大家也就是在本就不多的一小群人裡搶閱讀率。於是便想嘗試脫去一般記者的書寫載體,使用遊戲理論的概念接觸到框框外的閱聽者,用短短的時間先破除一般大眾對於跨性別者的刻板印象,接著以「一般大眾」為主要目標,有一個涵納關於跨性別者相關基本知識的網頁,讓想更多了解跨性別者的人能有相對完整的資訊供後續的了解。
和關鍵評論網及Re-lab籌備的過程裡,除了和台灣相關的幾個在LGBT運動裡活躍的團體聯絡外,我又到了歐洲與幾個長期和歐盟工作的NGO組織,及歐盟議會內負責LGBT人權的對口會面,收納在這個議題上的歐洲經驗資料。當中發現自己在第一階段用到了一些其實在現今性別運動裡已漸過時的資訊和用法,如為何要從「變性」轉至「跨性別」?又為什麼如何稱呼這麼重要?或被多數國家使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至今已出到第五版,從近來幾版的修訂可看出社會如何從視之為疾病到去疾病化的過程,如何伴隨著社會政策的演變及影響著人們看待彼此的眼光。
我並沒有在有了這些新的了解及發現後,而趕緊往前修改已經放在網路上第一階段的報導,只於現在你們將看到的這一系列的文章當中使用更新過後的概念。原因是我認為自己的這些「錯誤」正可以顯示了身為一個順性別的異性戀者,如何了解LGBT社群的過程,而這些過程當中出現的「瑕疵」,正也是這個被當前外強中乾的社會體制下教育出來的產品,及資訊如何不流通及不對等的現狀。
這個階段的報導設定以一般大眾為主要讀者,嘗試盡量淺顯易懂的書寫方式,配合互動遊戲及資訊圖表(遊戲與圖表預計4月底推出),願以一個相對完整的資訊來向大眾介紹「跨性別」。
專題文章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章「少數中的少數:誰是跨性別者?」:
〈性別到底是什麼?「它不是非黑及白的存在,反而更像是光譜⋯」〉使用現今最新的性別相關定義,嘗試用盡量簡單的方式回答大眾經常迷失的複雜的概念。在中文裡都翻成「性別」的Sex和Gender之間的關鍵差異,和「跨性別」又如何被定義。
〈也許你我身邊就有跨性別者,只是他們被迫「隱藏」〉接著《誰的玻璃手機?》遊戲的主軸(遊戲預計於4月底推出)——嘗試破除大眾對於跨性別者身份的刻板印象。和為何當今仍很難有確切的跨性別者的人口比例?以及歐洲新的性別統計量表如何顯示了其實在如今社會的性別框架下,擁有性別認同不一致的人比想像中要高上許多。
第二章「邁向跨性別友善社會,我們還缺這些」:
〈不知道如何與跨性別者相處?你可以這麼做〉一般的順性別異性戀者在遇到跨性別者的時候,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與他們相處,即使想表示友好和支持,也常因為未知而不知所措。此篇便簡單地指出幾個在相處上可能會需要多些注意的部分,但其實不必太過緊張,大多也是一些人與人相處上的一般通則。
〈想讓台灣成為性別友善的社會,你不能只知道男女平等⋯〉為目前幾個主要社會裡的性別平權,同性伴侶,性別更改政策等區域現狀,並嘗試回答大眾何謂友善廁所(空間),及目前最常討論的「免術換證」及「更改性別」等相關常見的問題。
第三章「跨性別者需要的醫療資源」:
〈性別有各種奇妙的模樣,並不是套上公式就會有答案〉從性別變更登記法的變化脈絡說出——「性別」如何從醫學議題轉變至社會議題;以及從被多數國家使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的修訂看出,跨性別如何被去疾病化的過程。
〈跨性別者比較短命?不如先從認識變性手術開始吧〉點出為什麼我們總有他們會短命的刻板印象,並用醫學的角度解釋洗刷這樣的污名,同時以圖解易懂的方式,簡單說明這個在大眾心中總蒙上一層神秘面紗的手術的基本原理,以嘗試脫去對「人妖」的歧視。
〈醫療進步的台灣也有變性需求,但提到動手術為何會先想到泰國?〉以泰國的整形外科手術發展為起始,回答為何大家都去泰國做手術?及泰國和台灣當前相關醫療等現狀。
這些篇幅所討論的,本就不是個只要解決一個死結便能全盤皆鬆的問題。而身為一個書寫者,只希望閱讀於此的你們,可以在看完之後稍稍對這個族群有個概略的樣貌,彌平一些因著資訊的斷裂而造成的問題。而我本就不是全知者,也只是個和大家一樣在這個世界裡匍匐前進的學習者罷了。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跨性別專題》性別到底是什麼?「它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反而更像是光譜⋯」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