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慾望之味】一碗官能狂想的拉麵:伊丹十三的西部片《浦公英》

2017/11/02 ,

評論

Huang L.M.

Photo Credit:高雄電影節提供
Huang L.M.

Huang L.M.

臺中人,曾居新竹十年,長期以來都在工程為主的環境讀書或就業,包括清大、竹科以及喬治亞理工,但都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相關之事。主要興趣包括文學、歷史、棒球、大眾運輸以及產業科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類的情感及慾望完全是最本能的存在,再也沒有任何形式能比飲食更貼近本能,這種細膩又美麗的官能並非「高層人士」獨有,而是屬於任何人,不管是流浪漢、卡車司機、工人、詐欺犯都是如此。

如果單純看了《蒲公英》(タンポポ,1985)在高雄電影節的預告片才走入戲院,觀眾應該會期待自己即將觀賞一部溫馨、趣味以及輕快的美食電影,欣賞一位未亡人拉麵店主走過「搶救貧窮大作戰」的地獄修煉,最後烹調出感動客人味蕾的拉麵獲得成功。電影的主線劇情大抵可以滿足你的期待,只是電影前半,黑道大哥(役所廣司飾)命手下擺出華麗的西式肉盤,並且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討論起電影與食物的感官美學時,他以一種挑釁的姿態讓觀眾知道,另有一條與主線交錯,而且「見不得光」的底層敘事穿插在這部以女主角為名的狂想奇作之中,將導演伊丹十三的官能美學色彩提煉出來。

伊丹十三在《蒲公英》的劇情中採用了經典西部片的結構,不斷強調(幾乎是刻意的)這部以東京港區為舞台的電影就是一部牛仔解救小店的「西部片」,你會在片中看見許多西部符號,譬如男主角黑郎(ゴロー,山崎努飾)即使泡熱水澡也不離身的牛仔帽、80年代東京街頭極不搭嘎的服裝、卡車車頂顯眼的牛角,以及不斷出現的過場特效。與這些強烈的西部畫面搭配的,就是導演精心塑造的角色們。

主線劇情中出現的角色,幾乎在社會經濟地位中都處於「不入流」的位置:卡車司機、破爛麵店的單親媽媽、幫酒店做裝潢的小流氓、禮車司機、偷吃高級飯店剩食的流浪漢、流落街頭的老醫師,一個個都帶著神祕、可疑的過去,啪!地出現在觀眾面前,這些角色對拉麵、美食都有著「求道者」似的細膩執著。主導拯救麵店行動的男主角卡車司機堪稱拉麵美學的設計大師,引導著女主角蒲公英(タンポポ,宮本信子飾)精進拉麵的口味,更形塑麵店最精緻的主客互動與飲食體驗。在片子初期以反派角色登場的裝潢業者,竟也具備著正當對決的騎士精神,光明正大地與男主角單挑,並且成為重塑拉麵店的最後一塊拼圖,營建出功能與美感兼具的「蒲公英拉麵」空間。

Tampopo_劇照_網路自抓_(10)
Photo Credit:高雄電影節提供
《蒲公英》由影后宮本信子(左)與老牌演員山崎努主演,描述一群對拉麵有獨到見解的人們,解救寡婦蒲公英的拉麵店的故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醫師與他的流浪漢夥伴,在一張張滿臉油污、披頭散髮的笑容之中,面對女主角/觀眾(流浪漢們跟電影開場時的黑道大哥一樣凝視著鏡頭)傳授高級法式料理的品嚐精髓,並精準地品評紅酒的品質變化與入喉感受,還在老醫師離去之時唱頌情感真切的驪歌,展現高度的倫理美學;專注湯頭的老醫師,則是每次品嚐女主角的拉麵時堅持先飲麵湯,顯見其湯道追求者的執著。這就如同美國西部片中的盜賊、浪客,雖默默無名或是身分低微,卻隱懷著百步穿楊的槍法與超越生死的強悍,在荒蕪的西部大地貫徹孤高的理想,以瀟灑的身影留下傳頌四方的傳奇。

相較於歡欣正向的主線劇情,各個支線可就充滿了諷刺、挖苦、挑釁、刺激、情色、甚至是猥瑣。故事裡頭出現的「拉麵大師」講述的品嚐拉麵步驟根本做作、僵化,史學家顧若鵬(Barak Kushner)曾在他的飲食史著作《拉麵的驚奇之旅》(Slurp!: a social and culinary history of ramen-japan’s favorite noodle soup)中,通過人類學研究,顯示拉麵在日本並無固定的吃法。片中的「大師」所言對照之下簡直通篇鬼扯,而惺惺作態的日本企業高層以及禮儀學校貴婦團,皆在法文菜單、精通法式料理與紅酒的菜鳥職員、大聲吃麵的洋人客人面前徹底潰敗,成為銀幕前觀眾捧腹崩潰的配料。

在伊丹十三的操作下,支線劇情與影音表現提煉出飲食感官更濃厚純粹的形式,映照著美食、角色之間本能的情感與感受。相比片中極具張力的食色情慾戲,已屆中年的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互動卻簡直是情竇初開的中學男女,輕快地閒話家常、一起淋雨、不經意地相視而笑,男主角甚至還堅持女主角的貌美而與同伴爭執。

但是兩人之間難道沒有任何的情慾流動嗎?

男主角泡澡的一場戲還是透漏了些端倪:堅持帶著牛仔帽入浴的男主角不經意地取起女主角使用的梳子,一根根地將女主角的頭髮拔起,本來還期待他會有什麼驚人之舉,但僅是英雄作派地用梳子梳理頭髮,重新戴上牛仔帽,一抬頭瞥見女主角吊在浴室的內衣褲,視線駐足良久。同一時間為男主角準備乾淨衣物的女主角在收拾男主角的髒衣物時,看到濕透的內褲先是猶豫一陣,但還是果決地一把抓起,鏡頭轉到拉麵店外,二樓的燈火熄滅,留給觀眾無限的想像空間。

為何伊丹十三會選擇這樣的表現形式來說這個關於飲食感官的故事?黑道大哥近乎驚世駭俗的臨終遺言(請不要怪我在這裡爆雷,因為他的死跟他的出現一樣毫無道理、也無關任何劇情推衍,所以還未事先觀影的觀眾先知道也無妨)以及片尾長達數分鐘的母親哺乳畫面給出了具體的思考線索。人類的情感及慾望完全是最本能的存在,再也沒有任何形式能比飲食更貼近本能,這種細膩又美麗的官能並非「高層人士」獨有,而是屬於任何人,不管是流浪漢、卡車司機、工人、詐欺犯都是如此。

《蒲公英》透過視覺與聽覺上的官能營造,將這樣的抽象難解的概念以愉悅的觀影體驗呈現給觀眾,讓看似俗套的主線劇情有了豐富深刻的層次,呈現日本電影細膩又刺激的特色,也讓《蒲公英》成了一部「日式經典西部片」。於是乎,我們看到男主角帥氣地駕著牛角卡車帶著愁容瀟灑離去,宛若西部片的英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或約翰.韋恩(John Wayne),但鏡頭拉遠,映入觀眾眼簾的是再熟悉不過的東京街景,俐落的高樓、整齊的計程車、錯綜復雜的鐵路、還有清爽的港口與藍天。

影展資訊

名稱:2017高雄電影節-慾望之味
時間:2017/10/20-11/05
地點:高雄市總圖、MLD台鋁、高雄電影館、台北華山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慾望之味】高雄拍系列(三):獨奏、三仔



2017高雄電影節:

2017高雄電影節年度主題「慾望之味」,集結影史經典與創意新作,重新詮釋色、香、味、性,發掘食物的深層力量。連續十七天,超過200部的國內外影展強片,於10月20日(五)至11月5日(日),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MLD 台鋁、高雄市電影館、以及全台獨家的「雄影雲端戲院」上映。今年再度推出「雄影短片節」,高雄台北雙城連線,屆時可在高雄市總圖與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兩大據點,欣賞亞洲第二大的國際短片慶典。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