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性別平權不斷被倡議的新世代,護理界的「男丁格爾」需要被更多人看見。而決定深入探討此議題的動力,來自我小時候問男性護理師的那一句話......。
「醫生叔叔!你好厲害喔,你打針技巧比護士還厲害耶。」
「妹妹,我不是醫生,我是護士啦。」
「為什麼男生可以當護士?護士不都是女生嗎?」
小時候我到診所打預防針,曾和一位男姓護理師有過這樣的對話。當時我才六歲,他笑笑地看著我,跟我說醫生等等會進來,請我稍等,接著走出診間。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我心中有好多問號。
2000年,我和家人看了一部電影《門當父不對》,班史提勒飾演的男主角貴格深愛著女友潘蜜拉,秘密計畫著求婚。未料見到潘蜜拉的父親傑克(勞勃.狄尼洛飾)後,竟成了噩夢的開端。傑克看著眼前這一位以護士為職業的男子,打從心裡沒好感,甚至用各種嘲諷的方式譏笑他(例如將他與另一位醫師女婿做比較),設法讓他打退堂鼓,離開自己心愛的女兒。貴格努力地博取傑克的好感,卻發生了一堆令人噴飯的糗事。
雖然編劇將貴格這個角色描繪成一位「暖男」,不管在潘蜜拉的家中遇到多令人緊張的糗事,他似乎都很耐心地設法化解。看這部片從頭到尾的神經都緊繃著,我害怕傑克每次開口時,是否又要出招羞辱女兒的愛人?
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大眾普遍對護理專業有僵化的刻板印象和性別期待,甚至認為在醫院中的各個職別裡,男性只有擔任醫生才符合社會期待,以及值得令人尊敬的。護理系是女人念的?護理工作是女人做的行業?這不禁讓我想起幾年前在診間被那位護士注射預防針的自己,是否也是這麼想的?究竟我們是怎麼認定「護理人員」的專業和形象?
或許我們可以從「護士」的起源開始說起。
我們都認識她,白衣天使南丁格爾
早從西元330年東羅馬帝國時代,就有了男女修道士從事醫療及護理的救濟工作,起初是教徒的宗教活動之一,但隨著戰爭爆發,護士開始需要隨著軍隊奔赴戰場。許多貧苦的女性為了謀生,加入了護士的辛苦工作。護理工作也漸漸被認為是「活不下去的女性」才願意做的汙穢工作。
1850年後,英國建立了護理學校,限定就讀者須為女性,且認定需要服從、仁慈且具備同情心和關愛他人特質的女性才適任,從此將護理專業劃下了一道性別區隔線。
南丁格爾(1820年-1910年)最著名的貢獻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前往英國主要軍營的所在地,發現醫護人員過勞、傷兵未得到適當照顧、藥品供應不足,衛生環境惡劣,造成大規模感染及死亡。她和助手群將術後感染的機率降低、改善飲食和醫療衛生等,被傷兵們稱為「上帝派來的天使」。她提著燈夜巡房的形象也被戰地記者紀錄下來。
事隔160年,世界對於護理的專業已有新的看法,也因為南丁格爾的故事讓大眾認識到,原來女性可以在社會做出更多不同的貢獻。走過了浪漫主義,護理工作也是提供個人化照護、需不斷更新技術和護理知識的事業。在性別平權不斷被倡議的現代社會,也漸漸被認為是個不應有性別限制的工作。
但為何男性護理師仍然這麼稀少?
在醫院裡,時常有病患誤叫女醫師為護理師,或稱男護理師為醫生。「男性應陽剛理性,而女性應該溫柔體貼的刻板界線」目前已在某些領域漸漸模糊,但根深蒂固的社會觀念仍使醫事工作的性別比例懸殊。
台灣104學年度全國護理學系男女比中,普遍女性佔80.45%。就男生來說,除了台大護理學系的30.5%外,平均男性比例不到兩成。

我們將同樣數據用另一種圖表呈現(如下圖),有趣的是,這種圖表又被稱做「南丁格爾玫瑰圖」(Nightingale’s Coxcomb)。大家都知道,南丁格爾除了是位貢獻極大的護士,也是一位專業統計學家。當年她就是發明了這種極座標型的圖餅圖,向不會閱讀統計報告的國會議員報告克里米亞戰爭的醫療條件。

依據國內研究,這些擁有護理專業的男性學生,在畢業後走入臨床護理工作的比例更少,平均流失的情形高達72%。這些轉職男性一部分轉向技術類別如心導管師、體外循環師,其餘則選擇不同的領域。不少男護理師表示,仍然脫離不了社會上對男性性別刻板中的期待。
聽聽這些線上「男丁格爾」怎麼說
專科護理師小武畢業於輔大護理學系,當年填的志願都以生物類科系為主,護理系也是在非預期之下分發上榜。系上53位同學裡有18位男生,而畢業多年後,只剩他一位成為專科護理師。我好奇地問他其他男同學都轉到哪些領域?他說兩位轉職廠商,一位目前擔任教官,其餘都還在醫院體系內,只是都轉技術類別的工作。
他認為男性有許多特質是適合這份「大家都認為必須溫柔」的護理工作,例如在精神科或加護病房、急重症手術中工作是需要大量勞力的。小武也說,醫療團隊中每個角色都很重要,不只是醫師,護理人願也必須發揮跨部門的溝通協調能力,面對病患和家屬時,除了細心外也需要具備理性特質。
對於護理相關科系的男女比例,小武認為雖然仍懸殊,但以總量來說,近年來接收男性的護理系已經成長很多。換句話說,許多不招男性的系所,也在這幾年有了改變。「現在男性在護理環境反而越來越被珍惜了!」小武指出,多年前的確有許多長輩會質疑兒子對護理專科的追求,根據十幾年來的觀察,民眾對於男性護理師的信賴感也越來越重了。
小武在護理專業已經做了超過十年,對這份工作有很大熱情,也從來沒有因為性別刻板,想成為所謂的「護理逃兵」。他也表示,護理工作改變了他的許多價值觀,例如對生命的看法。「我最近遇到了一位患有多方性骨髓瘤的病患,才40歲的他,在短時間內密集地進出醫院,雖然狀況一直衰敗,意識卻沒有病情而漸漸模糊,每天看著他受盡各種折磨也很於心不忍。」
「那他後來好轉了嗎?」我問。「沒有,這位先生在前幾天過世了......」
雖然這份工作做了十幾年,但我每天都深刻感受到人生多無常.看著許多病患因為我們的幫助而受到治癒,同時也不得不親眼經歷這些生離和死別。長年下來改變了我對生命的理解,以及珍惜這兩個字有多重要。

另一位外科助理Austin在開刀工作20多年,因為家人工作的關係,他從小就在醫院長大,而畢業於物理治療學系的他也在進入醫院工作後漸漸成為專業外科助理,多年來親眼見證了護理生態的變化。Austin表示,傳統觀念總認為護理工作受限於性別特質,不管是男性或女性,護理人員必須充分發揮相互合作和信賴,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個案健康的任務。
「手術室的工作,就是在一個高度信賴的空間裡,一群人拚了老命完成一個重大任務!」Austin說,或許許多人認為照顧人是女生的天職,但護理專業遠遠比「照顧」兩字還複雜,尤其手術房的步調緊湊,必須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才可以降低每個人在手術過程的失誤。Austin也說,臨床的專業能力更要妥善處理好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處理本身就沒有男女之分,不管是對上司、同事、病人或家屬之間的關係都需要高度理性的特質。」
我問Austin,「新聞上有很多醫療院所要求護理人員穿著粉紅色制服,男性也必須配合,這是常態嗎?」他笑著說,傳統媒體喜歡把特別的案例拿來放大報導,的確有些診所管理階層不尊重少數員工,才會規定所有護理人員穿著特定顏色的制服,但其實這種狀況已經很少了,尤其在大醫院裡。因此對於醫院內的性別平權,他也感到樂觀。

「為什麼護士不能是男生?」對專業的使命感才是一切的動力
基於性別與生俱來的不同,在護理領域會有不同的表現,但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他們如何利用性別的不同特質,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若可以依照興趣作最適合的職位安排,更可以凸顯不同性別在護理專業的貢獻。
訪問完兩位男士後,我搭著捷運,想起了20年前打完預防針的自己,以及那句「為什麼男生可以當護士?」。當我們眼前的人事物不符合自己對性別的期待,總習以為常的先用刻板印象評斷他是否適合這份職業,專業能力常被我們擺到下個順位,甚至拋到腦後。我心裡反問20年前的自己:「為什麼護士不能是男生?」
在性別平權不斷被倡議的新世代,護理界的「男丁格爾」需要被更多人看見。醫療界的性別平權需要再教育,而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性別界線的模糊者,為他們,也為自己營造更友善的護理執業環境。
洞悉粉紅男人的内心世界:為何「他」不能從事「她」的工作?
- 嘿,真男人!不是你們應該從事什麼,而是你們「可以」做些什麼
- 我們的無知傷了多少男孩的心?男芭蕾舞者絕對不只是緊身褲而已
- 寧可歧視男老師也不要讓孩子有風險?幼教圈不能說的秘密
- 女性化長照體系下的男子氣概:高齡社會來臨,誰來照顧你?
- 男性錄取率低,上飛機又被說娘?空服業由內而外的性別歧視
- 全職爸爸說出「想當褓姆」的心聲,家長網友:有愛為何不可以?
- 我不適合、這行不通:男士們,你還在因「性別刻板」畫地自限嗎? [1/15]
- 女權運動的下個階段,是男權運動 [1/16]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粉紅男人】寧可歧視男老師也不要讓孩子有風險?幼教圈不能說的秘密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