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真正具有美德的世界,人類應該有好吃懶作的自由,就連一個徹底的廢人,也有活著的權利。那時候我們將踏入新的精神荒原,被迫面對那個逃避已久的問題:毫無意義的生命有何意義。
文:孫得欽
深田志穗鏡頭下的人,淡淡地口述著自己的狀態,畫面上穿插著影影幢幢的都市生活片段,明明是當事人的血淚自白,卻像在說著別人的故事:
軟體公司員工被迫無薪加班,一天工作15小時以上,直到感知能力受損,無法辨識週遭事物,無法分辨日期或季節。即使到這種程度,還要隱藏生病的事實,因為求助只會遭到開除,他害怕一旦失去正職工作,人生就會陷入旋渦,死於苦痛。盡忠職守的中年工程師,因工作罹患憂鬱症,卻只能說:「造成公司困擾,我很抱歉。」獨自跑到奈良跳下月台自殺。即使發生這種事,公司也不會受到指責,甚至還可能反過來主張遭受損失,向家屬索賠。
大阪的釜崎,是臨時工的集散地,工作需求銳減後,則蛻變為失業老人的墳場。他們接著零星的工作,日復一日喝酒、賭博,然後睡在路邊凍死,或茫然跳樓而死。
26 歲的青年四處短期兼職,租不起公寓,成為網咖難民。生活不算舒適但還算自在,只是,他也認為不可能一直打臨時工,短期契約薪資不到全職的一半,但如果錄取正職,要面對的就是超長工時和高壓職場。工作 20 年的信用卡公司上班族,每月加班時數120到200小時,經常只在辦公室小睡再繼續工作。後來因情緒不穩就醫,診斷為憂鬱症,想請假治療,同事私下說他神經病,主管說他太軟弱、工作態度差。他說:「遞出辭呈的瞬間,覺得解脫了,煥然一新。」他的夢想是去幾個不同國家,各待個幾年。
據說每到颱風前夕,日本上班族不是在期盼颱風放假消息,而是在前一天先到公司附近住宿,以免因天候而無法上班。高度崇尚紀律與組織的企業文化,為日本締造了驚人的經濟成就,也成功將人異化為機器,人成為工作零件,這在現代社會也不算什麼新鮮事兒了。比起更弱勢更底層的地區,日本不見得是工時最長、最壓榨人的環境,但由社會結構層層堆疊起來的思想、文化,卻賦予這種壓迫崇高的價值:你毫無意義地工作至死,而且這值得讚賞,工作比生命重要,彷彿是普遍被認可的價值觀,以致於不適合工作的生理/心理也成了受指責的道德瑕疵-無法「用來工作」的人類,不值得活著。
記得在「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紀錄片裡,老先生說著他如何為這一行投入一生,天經地義地說著:「就算老闆拳打腳踢,我還是工作。」又說他85歲了,還不想退休,希望在工作檯前死去。鞠躬盡粹,非常感人,但我看著只是疏離又困惑。我當然知道職人的工作與異化的生產線工作天差地別,可惜世上大部分人並不是職人,只是消耗品。再讓我想起經典電影《鐵道員》,高倉健奉獻一生,倒臥在一片白雪間,手邊還握著小紅旗的絕美畫面。
在一個物資過剩的世界裡,工作怎麼還是人類的美德呢?人類花了幾百年製造能夠取代人力的機器,卻到今天還流行著「工作機會」這種荒謬用語,不知道應該覺得悲哀還是好笑。人想要的機會是活下去,工作只是強制附送的超爛贈品,然而現代社會卻說的好像人人搶著要工作似的,根本是偷換概念。
日本導演暨攝影師深田志穗在影片中剪輯了大量靜態攝影,搭配受訪者的畫外音,寫實和隱喻性的影像穿插,一派清冷的影片基調,彷彿在黑暗的廊道觀看水族箱裡發光的生物似的。一張張以極淺焦平面特寫的人臉,一半過於現實,一半又過於夢幻,像是在夢裡無意識地行走,而他們臉上的刻痕卻又太逼真。這樣的影片終究會帶我們走到人該如何活著的問題。
愛爾蘭攝影師唐納.摩隆尼(Donal Moloney)2017年發表的短片《Martin》,是他與流浪漢馬汀數年友誼的紀錄片,馬汀住在都柏林的一座橋下,每天餵著群聚在他身上的鴿子,他的生命毫無意義與追求,但唐納覺得馬汀是他見過最快樂的人。馬汀說生命中很多小事讓他感到幸福,讀書、餵鴿子、聖誕節、下雨甚至下雪都是(別忘了他露宿街頭)。唐納反問他:「你覺得什麼能使我快樂?」他誠懇地回答:「我想你可能永遠不會快樂。」
在真正具有美德的世界,人類應該有好吃懶作的自由,就連一個徹底的廢人,也有活著的權利。那時候我們將踏入新的精神荒原,被迫面對那個逃避已久的問題:毫無意義的生命有何意義。但那不知道是民國幾年才會發生的事情,過勞而絕望的上班族甚至也不是現代人的專利,還是來讀一讀一百年前的日本詩人石川啄木的短歌吧:
下次假日我要睡一整天
這個願望
想了三年
影展資訊
名稱:2017勞工影展「職業演員-產業變遷中的過勞時代」
時間:2017/10/27-11/05
地點:光點華山、國家電影中心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鏡頭下的過勞悲歌:專訪導演深田志穂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