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Rave in Peace】少女心事:《娜魯的憂鬱邊界》中的家界國界

2017/10/14 ,

評論

TNL特稿

Photo Credit:女性影展提供
TNL特稿

TNL特稿

關鍵評論網編輯邀請專家撰寫特稿,歡迎讀者參與討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娜魯的憂鬱邊界》透過一個非典型的家庭組成模式出發,影片中除了描繪少女娜魯對於戀愛的憧憬、自由的渴望之外,女兒與父親如何共同面對死亡、失去、身體與情慾,更是這部片想進一步探討的深刻議題。

文:陳筱筠(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2004年克里斯汀・奧莉薇拉(Cristiane Oliveira)的第一部短片《Messalina》,以一位失明女性在生活中發生的一段人生插曲作為敘事主軸,這部短片在2004至2005年國際各大電影節上獲得獎項肯定。2016年《娜魯的憂鬱邊界》(Nalu on the Border),導演再度將失明的角色放入電影中,透過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對於家庭的各種想像以及身障者的身體慾望等面向,探討更為深層多元的議題。

《娜魯的憂鬱邊界》講述少女娜魯與失明的父親魯本及祖母,一同居住在巴西與烏拉圭的邊境小鎮生活,某天年邁的祖母突然在家中病倒逝世,娜魯必須擔負起洗衣、煮飯和照顧失明父親的責任,他們彷彿都在重新學習如何成為父親、如何成為女兒,並且重新認識彼此,娜魯與魯本父女倆人之間的互動與關係,也由此開始逐漸產生變化。

在面對祖母的驟然離世以及和父親關係的改變之餘,還好娜魯還有好友艾利莎和陶土老師羅莎莉歐的陪伴與傾聽。正值16歲青春年華的娜魯,平日最喜歡和朋友艾利莎分享生活趣事和對戀愛的想像,特別是當鎮上突然出現了一位從烏拉圭跨境而來的神祕男子胡安,娜魯與他相戀之後,她和艾利莎的閨密話題又多了一樣。某次她與艾利莎通話聊天時,父親無意間在房外聽見她們的對話,娜魯向艾利莎描述她與胡安第一次發生親密接觸的細節:「他的吻好誘人,舌吻也好輕柔,鬍子也很柔順……」,隨著女兒的情慾開展,父親魯本的身體慾望也由此逐漸顯現。

娜魯的憂鬱邊界 劇照2
Photo Credit:女性影展提供

克里斯汀・奧莉薇拉,《娜魯的憂鬱邊界》,2016,巴西、烏拉圭,劇情片、彩色、DCP,94 mins,西班牙語、葡萄牙語。

《娜魯的憂鬱邊界》透過一個非典型的家庭組成模式出發,影片中除了描繪少女娜魯對於戀愛的憧憬、自由的渴望之外,女兒與父親如何共同面對死亡、失去、身體與情慾,更是這部片想進一步探討的深刻議題。導演巧妙地在影片中安排陶土老師羅莎莉歐的出現,她逐步引領娜魯和魯本直視內心各種複雜的情感。在陶土課上,她教導娜魯用手觸摸陶土、感受陶土的質地,並請學生們閉上雙眼,將感受注入陶土。

有意思的是,陶土老師並非要求學生們捏出一個具體的東西,而是形塑出感受,一個抽象的形狀,這個形狀所代表的意義只有自己知道,它可能是見到男友的愉悅心情、被父親禁止約會有多難過、數學考試帶來的痛苦,或是思念已不在身邊的人。而當羅莎莉歐不久之後來到了娜魯家中教導魯本捏塑陶土時,魯本也這個過程中開啟了他內心埋藏著對於母親的情感,並且透過觸摸女兒娜魯的臉龐輪廓增進彼此的了解。隨著陶土老師羅莎莉歐與兩人的互動越來越緊密,她原本所象徵的心靈引領角色也開始有了轉變,電影後半段處理她與這對父女三人之間的羈絆、衝突與和解,帶出更為豐富的議題之外,也是娜魯經歷一場摸索家庭關係的旅程。

雖然《娜魯的憂鬱邊界》拍攝的場景是一個居住在巴西和烏拉圭邊界的家庭生活,但是導演沒有把重點聚焦在國家邊界最常觸及到的政治與身分認同議題,而是轉向國族寓言之外的故事,一些看似日常平凡瑣碎,但實則同樣複雜難解的各種邊界探索,包括父女關係、家庭模式的各種組合與可能,以及不同主體之間的互動與界線。

娜魯的憂鬱邊界NALU_ON_THE_BORDER_3
Photo Credit:女性影展提供
《娜魯的憂鬱邊界》以年輕的少女面對愛情、失明的父親以及過世的祖母等等家庭界線變動,描繪親情、家庭以及國家界線的政治關係。

電影後半,陶土老師開車載著娜魯與魯本抵達烏拉圭,觸摸巴西與烏拉圭的邊界石碑,娜魯終於來到這個她一心嚮往的地方,但她卻突然覺得,這裡看起來跟巴西沒有什麼不同,陶土老師對她說:「分界點是由人所區分的。」這一句簡短的回應,一方面暗示了邊界的建構性與彈性流動,另一方面也呼應了導演克里斯汀・奧莉薇拉拍攝這部電影的理念。

她說:「我想談論的不只是真實的邊界,更涉及了思想和意識形態所構築的界限。」娜魯從離家到返家,與陶土老師之間的互動與態度的轉變,象徵了娜魯重新調整她與羅莎莉歐以及父親之間的界線,也同時開啟了家庭組成的多元想像。

影展資訊

名稱:第24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與羈絆/伴共舞
時間:2017/10/13-10/22
地點:華山光點(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Rave in Peace】分裂的人權信念:彩虹國度以色列的真相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與羈絆/伴共舞 :

本屆影展策展人羅珮嘉向觀眾拋出最親密的提問:「既然考驗與羈絆難以避免,何不與它翩然共舞?」今年影展主題「與羈絆/伴共舞 Rave in Peace」即表達上述精神,以拼貼構圖且明亮色彩的主視覺,襯著粉嫩撞色,以生動線條描繪形形色色女性的臉譜,為女影增添一抹明亮柔和的色調,希望告訴大眾:談性別不一定要如此嚴肅。意欲傳達出即使這個世代有許多困境與難題,我們仍能施展幽默,擁抱心中的不安與憂愁,以悠然姿態迎接下一個明天,舞出生命的堅定與風采。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