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7年女性影展的短片特輯,取名為「短短迷你群」,或許就是要抗衡男性觀看視角的性別窠臼,因而諧擬的語言構句。若是稱短短迷你「裙」,那似乎就特別容易吸引男性視角的慾望,然而短短迷你「群」,則從衣著上的挑逗,轉化為女性社群的能動性。
身體在攝影機外,是一種既被動又主動的主體;身體在攝影機內,則是一種被限制又被解放的時間。然而電影史裡的女性身體,屢屢化身被觀看的它者,大多數為了滿足男性觀者觀看慾望,攝影機裡女性身體的動作與姿態,緊緊跟隨著父權意識形態的視角,要不是「嫵媚動人」,就是「搔首弄姿」。這些看似正面其實負面的詞語,賦予女性身體它者化的構句,深植流行文化的脈絡裡,但這或許是今年女性影展的短片專題導演們,極力反思而打上的問號。
2017年女性影展的短片特輯,取名為「短短迷你群」,或許就是要抗衡男性觀看視角的性別窠臼,因而諧擬的語言構句。若是稱短短迷你「裙」,那似乎就特別容易吸引男性視角的慾望,然而短短迷你「群」,則從衣著上的挑逗,轉化為女性社群的能動性。5部短片從不同的角色設計與敘事結構,表述女性主體遭遇壓迫時的身體的解放與愉悅。

賽麗娜・波塔(Serena Porta)和多梅尼科・德切利亞(Domenico De Ceglia)共同執導的義大利短片《女巫》,如同一部類型化的人類學報告,不但捨棄儀式化、宗教化、民俗學的知識,以驚悚類型片的架構重新將女巫「污名化」的除罪化過程。孩子們被告知女巫總是透過殺女嬰施法,但真的看了過程之後,才知道根本都是道聽途說。部落孩童們的知識建構,侷限的觀看角度,消解女巫儀式上的神秘感。人類的知識來自語言文字的建構,從這後設的攝影視角,平息孩子們恐懼的來源,「女巫」污穢不潔的假設,不只是前現代對於身體的恐懼,而是性別政治的惡意操弄。

西班牙導演安德烈婭・豪列塔(Andrea Jaurrieta)的《賞鳥小豔遇》在英文片名「一些不被囚禁的鳥」(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上就透露出解放的意味,故事主要描述兩位馬德里醫師夫婦來到異地開會,因為丈夫對於野鳥觀察有著極高的興趣,特別是小辮鴴。兩人來到野鳥保護區,興趣缺缺的妻子艾黛拉巧遇森林保護員,儘管似乎對風趣的保護員有著好感,但在攝影機和場面調度下,將兩位男性對於野鳥的觀看,以及意欲掙脫婚姻枷鎖的艾黛拉,形成了有趣的參照。
候鳥的季節性,導演透過舞蹈的身體,魔幻寫實的讓一位女演員在保護區的湖畔上以舞蹈演繹候鳥的無拘無束,透過候鳥與身體的交會,艾黛拉翻轉了「被觀看」的視角,不是男性眼中的候鳥,而是身體已然解放。

德國女導演麗莎・萊許(Lisa Reich)的短片《悸動》,英文片名實為「靠近」(Close),以兩位正在排羅密歐與茱麗葉現代舞劇的男女演員為中心,透過兩位舞者不同的攝影機視角,平行揭露他們情感流動的細微表現。兩位演員可以是舞台上的角色,可以是空有技術的舞者,但在特寫流暢的鏡頭裡,女演員嘴角上揚卻又隨即壓抑的臉部表情,或是男演員深呼吸木訥無法準確表達的口語,透過劇場燈光突然閃爍的橋段,暗渡陳倉倆人實際上透過肢體和默契,逐漸培養的愛情的臉。

秀薩・安潔比(Josza Anjembe)執導的法國短片《非「法」女孩》,以一個居住在法國的喀麥隆女孩塞納為中心,塞納為了取得法國籍,苦讀取得優秀高考成績,不但對法國歷史非常有興趣,並一心想升讀大學念政治,然而,工人階級出身的父親,卻極力反對女兒申請法國籍。塞納只好偷了父親的身分證,但在申辦的過程中,承辦人員發現他的蓬鬆髮型超出電腦設定的範圍,要她重新拍證件照。塞納最後剃光她珍愛的髮型,但鏡中的光頭造型或許已讓自己成為一個問號。
參照台灣殖民時期曾有過「變成日本人」的皇民歷史,這部短片則是「變成法國人」的現在進行式,除了膚色差異,更有國族和性別的辯證,塞納在舞會裡與逐漸接近的推軌鏡頭交會,正是她作為一位非裔法國人的掙扎與困境。

瑞典導演伊娜・蕾娜・葛瑞佛斯塔(Ina Lerner Grevstad)所執導的《湖畔陌生人》,以一個夏日湖畔作為影片主要場景,一個正學習挪威語的東歐女孩艾達,遇上了熱情的挪威女孩,兩人互有好感。然而,這趟挪威之行,其實是母親與艾達的賣淫之旅,儘管艾達不願意,最後卻仍陷入了情色買賣的結構裡。
東歐移民至西歐從事情色買賣,已是跨國移工的一項行之有年的產業鏈,對女性身體的剝削,物質化身體的交易,在本片中卻透過白晝和黑夜的對比,呈現艾達無拘無束、渴望愛情和友情的身體,以及那被迫將身體作為工具的黑夜裡,搓破男性面具的虛偽。
「短短迷你群」單元的5部短片長度皆為20分鐘前後,一方面展示女性身體如何透過伸展和舞蹈,找到自身面對當下困境的抵抗姿態;二方面可以在特寫鏡頭裡,觀察到女性身體呼吸和情緒,細微的表述拒絕成為父權社會下的客體存在。當主流流行影像刻意塑造性別政治的對立,是時候轉過頭去,看看這些來自歐洲女導演的影像構圖,如何繼續在解放的未竟路途上留下動人的律動。
影展資訊
名稱:第24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與羈絆/伴共舞
時間:2017/10/13-10/22
地點:華山光點(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詳情請點擊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Rave in peace】迎接生命的第一現場:專訪《祝我好孕》導演陳育青、蘇鈺婷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