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日友好並不會無條件存續、百毒不侵,相反的,若不能說服日方,台灣會在美中日三邊關係中採取務實等距的基調,而只一再逼迫日本親台派選邊站,不僅非成熟民主國家的外交作為,更可能消耗台日黃金8年的打底基礎。
九合一選舉結束,敗選的政治大海嘯再度吹回執政黨,總統制下期中選舉的制度原意,是以每兩年交錯的地方—中央大選,確認國內最新民意,決定中央和地方政權歸屬,使得監督制衡的民主機制穩定鑲嵌在制度常規中,撇開政黨利益,和藍綠競逐的紛擾,對於民主政治的發展絕非惡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黨、政府、和公民團體的各自盤算下,「公投綁大選」配合新修訂的公投法,在大選同一天進行高達10項的公民投票,其中東奧正名和反核食兩項議題都牽涉外交事務,更涉及國際地位的變動,不得不考量關係國家的反應,國內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用手段最激烈的直接民權,對抗行政及立法部門,片面改變涉外事務的決策,這樣是否是最佳疏通民意方式?即便已走出投票所,這個問題不會因此消失。
東奧正名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反核食品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政府維持禁止開放日本福島311核災相關地區,包括福島與周遭4縣市(茨城、櫪木、群馬、千葉)等地區農產品及食品進口?」 兩者應同屬政策之複決,正反方理由也都透過各大媒體不斷宣傳和陳述,本文不再贅述。
兩項公投都會直接影響中華民國(台灣)的國際地位,並直接衝擊今後的台日關係。反核食公投形同強化原先行政部門的施政作為,重複表達已經禁止的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輸台令,日本關係協會代表沼田幹夫針對公投結果,一改過往只表達「遺憾」的立場,發言強度升高為「避免由於此問題被當作政爭工具」,日媒也開始對兩項公投的結果,逐漸出現分歧的報導。
台日友好,摧毀在你我手中?
透過公投進行的直接民主,不僅對代議士投下不信任票,也直接要求行政機關依據公投結果執行相應措施,然而外交工作無不涉及雙邊和多邊關係,站在相對人(國)的立場思索對策是基本功,對外交涉的定調必然代表執政黨的態度,也就是兩個執政當局的溝通協調。公投結果已為台日後續的合作或談判設下重重前提及但書 ,還能不能否回到以談判、協商、疏通等外交工作的ABC?
我國法規本來就不允許福島五縣市的食品進口,對此日方從抗議到直接進行遊說都未有突破,據了解,日本官方將此議題已經開始「冷處理」,基本上默認現狀並無改變的空間,日本國內除了較為偏右媒體和部分人士會將禁止核災食品與中國因素進行連結,大多了解台灣在地方大選前不放行,今後面對2020總統大選更不可能突然開放,基本上也意識到此為台灣國內政治現實所致。
可惜的是,公投前後,政府和政黨都光溜溜的,向日方證明自己無力也無意願提出有效的科學檢驗標準,要求日方在食品出口上遵守我方所提出的進口規定,2017年台灣進口日本食品仍高達4億美元,日本也是我國第一大觀光客出訪國,去年有462萬人次赴日,這些都形同自限於高度核災食品風險之中,但有利於兩國未來經貿談判,特別是當食品安全成為談判的高風險區域,提升食品進口安全係數的作法和規定,都還是白卷一張,未來有任何機會重啟台日經貿談判,我方端出的恐怕不能只有公民投票數字。
上了談判桌,我們也要逼日本在「家內事」二選一嗎?
依此邏輯,公投結果通過與否,恐怕也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事,也是日本的事。東奧正名公投,政府雖定調為民間發起,公開承諾不會改變立場,但是有無事先清楚向東奧東道主「打招呼」,和主辦國達成「不能說」的默契和互信基礎,恐怕也是沒有SOP。
日前東亞青運遭中方因素挑戰,東亞奧會理事會表決時中國大陸、北韓、香港、韓國、澳門與蒙古等7個會員都贊成停辦,日方並未投下反對票,僅聲明「棄權」,可見眾人眼中的「友邦」,確實也處於國際政治的拉扯之中。
即使正名公投如願挺進國際奧會(IOC)審議,衝出東亞奧會理事會的九國角力,擺在全球102名各國的執委桌上正面對決,台灣公投燃起的民主香火一舉殺進另一個投票賽局後,也要在國際政治叢林中血淋淋的打場選戰。此時,和其他主權國家催票拉票的策略是什麼,國際遊說空間和資源在哪裡?面對日本,我們是否仍要用與公投主文相同的語言文字,只給日方二選一個空間,讓她陷入挺或不挺台灣的單選題中?
近年我方在國際組織的參與空間是否有實質提升,容有討論空間,但在實質參與為最大目標的外交戰上,日方還是透過許多非公開的方式給予我方具體協助。外交工作應謹守相互體諒和營造雙方空間的原則,我方是要刻意營造「不給糖就搗蛋」的印象, 還是積極維護台日數十年來的外交成果,繼續堆積木,持續友好呢?

「台日友好」會是花不完的政治資本嗎?
實言之,台日關係在扁政府八年任內,創下政治高層訪問及搶先日本其他邦交國,獲得免簽的實績,有所謂「台日黃金八年」的外交實績,也在馬政府八年任內,擺平漁權爭議,廣泛簽訂多達28項協議。持平而論,兩黨都能夠撇開意識形態,在外環境極為嚴苛的狀況下,深化台日雙方的實質利益,即便如此,我方也無法假定,台日友好將會無條件存續下去,台日關係無論任何時空背景,篤定是百毒不侵,相反的,若不能說服日方,台灣在美中日三邊關係中,至少形式上會採取務實等距的基調,只是一再逼迫日本親台派選邊站,不是成熟民主國家的外交作為。
公民投票是台灣民主的國際宣傳,然而不主動製造對方困擾(迷惑をかけないこと),也是經營台日關係的基本常識,兩項重要的涉外議題,全然進行「國內法化」的「台式民主」處理結果,也已昭告全世界,不過看在另一個民主友邦的眼裡,看在時時得面對巨大挑戰的駐外人員心理,究竟是台灣成熟民主價值的高舉,成功博得信任和尊重,還是再次把台日關係平白推向鋼索與斷崖之上,值得飽嘗投票激情的選民深思。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親中統派大獲全勝:令人不寒而慄的「三跤拄戰術」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