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烏克蘭前車之鑑:九合一大選結果將讓台灣遭中國併吞?

2018/12/05 ,

評論

黃柏彰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黃柏彰

黃柏彰

獨立撰稿作者,切身關心中國和其漩渦內的台灣未來,畢業於美國塔夫茲大學佛萊契爾外交法律研究院,台灣民意基金會研究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實國際政治裡,「選邊站」一直是小國家在大國之間博弈求生存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許多人常以為小國家最好的策略理應就是「八面玲瓏、各方通吃」,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誤區。

某個小國家,經濟成長緩慢導致主流民意對政府逐漸失去信心,一直以來主打轉型正義、國家獨立、反對龐大鄰國併吞為凝聚的本土派政黨執政了數年,卻讓當初投給他們、嚮往進步改革的年輕人和深獨派支持者灰心。同時,主張向龐大鄰國卑躬屈膝接受「一家親」安排的投降派政黨、團體和人士則聲勢洶洶,靠著獨裁的龐大鄰國給的各種明暗金援和統戰資源水高船漲,並以開口成河的空洞政見唬騙中間選民。美國雖然希望協助該國維持自由民主,卻苦於沒有名義或辦法介入「公開公正」的民主程序。大選結果出爐,投降派政黨果然大獲全勝,勝選慶祝上登高一呼,意識形態通通不要,我們只要發大財。短短幾年後,龐大鄰國的軍隊就大舉入侵了。

聽起來很熟悉嗎?這裡講的國家是烏克蘭,描述的時間點是2010年1月烏克蘭總統大選前夕的情況。台灣九合一選舉後最常聽到有人問的是,美國和其他西方自由民主國家,會因為台灣在選舉中自己選擇了親中國的道路,而減少對台灣的道義或實際的支援嗎?或許烏克蘭付出的慘痛代價可以讓台灣借鏡。

當時,代表烏克蘭本土派和改革派、被俄國普亭視為眼中釘的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總統已經執政了6年、也擋了俄國的統戰魔爪6年之久。然而,經濟的低迷、執政的包袱加上各種不利因素,使得烏克蘭的本土派政權士氣和民眾支持度都一蹶不振。

在這樣背景下,莫斯科扶植的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和他領導的親俄地區黨(Party of Regions)雇用西方的選舉公關和大數據網軍,成功一甩之前「老藍男」印象,在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中以些微票數擊敗了同樣代表本土反俄派的「美女總理」提摩申科(YuliaTymoshenko),烏克蘭變天。

從2010年到2013年,烏克蘭在亞努科維奇治下倒向莫斯科,又結合俄國的貪腐黑金集團,短短幾年就成了全世界最腐敗國家之一;外交上則不斷疏遠美國及歐盟,俄國統戰勢力和第五縱隊大舉滲透烏克蘭。

廣大烏克蘭民眾再也受不了,在2013年底全國幾十萬人走上街頭,從首都基輔市的革命廣場發動親歐盟示威運動(Euromaidan),經過數個月規模空前的流血抗爭後,終於在2014年初徹底推翻亞努科維奇政權,烏克蘭革命成功,並重新選出親西方、堅決抵抗俄國的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為總統,成為過街老鼠的亞努科維奇則狼狽逃到莫斯科。

不會被自由世界拋棄,但會付出慘痛代價

然而幾年來俄國勢力大舉滲透已經種下惡果,俄國趁勢於2014年這段期間揮軍入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有大量俄語人口的東部和南部地區。國際舉目譁然,烏克蘭自己剛經過政局大動盪也無法即時的全力抵抗,結果就是克里米亞被俄國徹底併吞,在接下來幾年的戰鬥中,數千烏克蘭戰士和平民捐軀,烏克蘭東南部淪落到被俄國扶植的魁儡政權手中,實質上失去了這些領土。

事實上直到現在,烏克蘭都還在替當年亞努科維奇親俄的親俄政策付出慘痛代價。今(2018)年11月25日,俄國在克赤海峽向「入侵其領海」的3艘烏克蘭軍艦開火,還扣押艦艇與艦上官兵。為此烏克蘭國會通過於28日起實施戒嚴,準備面對俄國的另一波大舉入侵。

當年若不是亞努科維奇任內拋棄了加入北約(NATO)的最好時機,烏克蘭在2014年和今年被俄國入侵和攻擊時,都還可以引用北約的互保條款即時引入西方的軍事奧援。然而無奈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東南部已被數萬俄軍和魁儡政權牢牢掌控,美國主導的北約則礙於當下各種國際的現實考量和俄國的強烈反彈,遲遲未能讓烏克蘭加入成為一員。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shakes hands with his Ukrainian counterpart Petro Poroshenko in Minsk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選錯邊站的結果就是國破家亡

現實國際政治裡,「選邊站」一直是小國家在大國之間博弈求生存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許多人常以為小國家最好的策略理應就是「八面玲瓏、各方通吃」,這其實是一個極大的誤區。

因為在當今地球上,國與國的關係本質上屬於「無政府狀態」,並沒有世界政府的存在,當下看似理所當然的國際秩序不是偶然,而是其他大國經過歲月辛苦建立維持的果實,隨時有可能被不滿「現狀」的新崛起大國而挑戰、奪取、甚至徹底破壞。這意味著無論小國或大國,都必須清楚審視對自己有利的、想要的「秩序」為何,並且明確選對邊站。如果選錯了邊,小則被自己所處秩序的其他國家當成「豬隊友」切割,大則會被敵對秩序的強權侵略併吞,導致國破家亡。

這次台灣九合一選舉的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曾用「兩性關係」來形容兩岸關係,還說「台灣是個美人,美國大哥、日本大哥和中國大哥都想要,但台灣不要隨便結婚,不然他就打死你。因為你跟任何一個結盟,另外兩個就打死你。」

韓國瑜就如同烏克蘭的亞努科維奇,他的謬誤便在於沒有看透台灣本質上所倚賴的,是以美國為首西方世界建立的自由民主秩序,這與當今中國或俄國代表的威權獨裁、民族主義擴張秩序水火不容,更不用說台灣還是中國武力擴張的第一侵略目標。

如同當年的烏克蘭,台灣人現有的、而且絕大多數人希望維持的是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這也就自動把台灣放在了西方國家的自由民主秩序一環,亞努科維奇或韓國瑜企圖「兩邊通吃」去向敵對秩序靠攏的結果,必然會破壞自己賴以維生的秩序,而讓敵對霸權有機可乘、侵略併吞自己。

烏克蘭當年並沒有因為投票選出了親俄總統而被美國或歐盟徹底拋棄,更遑論被「打死」,現在的美國或日本也不會因為台灣選出了一票親中政客而拋棄台灣,這是因為自由民主國家同盟秩序尊重選擇的自由。但美國日本畢竟不是傻子,必然會在台灣開始倒向中國、危害到自由民主秩序時,同步減少對台灣的道義和實際的支援。

當下烏克蘭面臨俄國再次武力挑釁和大軍壓境,對幾年前不把握機會加入北約而悔恨無比,現在的台灣也應該思考,那些親中政客掛在嘴邊所謂「各方通吃」、「不要意識形態、只要發大財」的玲瓏話術,會把台灣帶向何種結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攸關利益:年改與農業韓流是民進黨敗選的最重要原因



綠皮藍骨:後2018九合一大選的台灣:

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大選後,台灣化為一個對外掛著民進黨中央政府的外衣,血肉與經脈卻由國民黨地方百里侯們把持的「綠皮藍骨」局面,在2020的大選之前,藍綠和第三勢力將會如何消長?中美日等境外力量如何在島內斡旋?核能、平權和內外的貿易政策,又會如何推展呢?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