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覺得總統出訪「海洋小國」浪費時間的人,完全不懂太平洋戰略

2019/04/07 ,

評論

新公民議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新公民議會

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對於我們周遭的生活議題,希望為大眾提供多元與獨特的觀點,刺激反省與思辨。不論立場,只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論述,評論或剖析能言之成理,我們都歡迎來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批評「海洋民主之旅」j國家人口少浪費公帑的人,不了解外交聯絡背後的重要戰略意涵:此行的重大目標,其實是深化與美國印太戰略上的合作。

文:鹿谷

蔡英文最近的「海洋民主之旅」剛劃下句點,此行訪問了帛琉、諾魯與馬紹爾群島。表面上,蔡總統的出訪,是為了鞏固我國邦交情誼,感謝這些邦交國家在國際上為我們發聲的敦親睦鄰之舉。

然而國內不乏有許多反對黨人士認為此舉又是浪費公帑,蔡正元更批評這些國家人口少,這些國家的總統就像村長鄉長的層級,姑且不論這些罔顧國際外交禮節的不得體發言,反對黨通通有意或無意的忽略蔡英文此行所代表重要的戰略意涵。

在蔡英文出訪前,3月19日,美國在台協會(AIT)直接到了外交部,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美雙方成立「印太治理諮商」平台(Indo-Pacific Democratic Governance Consultation),等同於台灣已經制度性加入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成為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之一。

而蔡英文此行所拜訪的三個國家都與美國關係密切。在二戰之後,除了諾魯以外,帛琉與馬紹爾群島都曾受美國託管過,馬紹爾群島的人民至今仍可以加入美國軍隊、帛琉曾經由美國協防,而諾魯的國防也還由澳洲負責。因此這三個國家看似是小國,但背後都有地緣政治上的老大在撐腰。

熟悉二戰史的都知道,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日本軍隊閃電佔領太平洋諸多小島。在中途島戰役之後才逐漸由美國搶回戰場主控權,一步步透過跳島戰術(佔領許多小島)奪取制空權,使日本的艦隊暴露在美軍的轟炸之下,才慢慢退回本土,最終美國轟炸日本本土,並以兩顆原子彈劃下戰爭的句點。

First_island_chain_perimeter_(marked_in_
紅線標示第一島鏈。Photo Credit: Suid-AfrikaanseCC BY SA 3.0

所以在地緣政治上,誰控制了這些島嶼,就等於控制了戰機與轟炸機向外畫圈的幾千公里的轟炸範圍。而只要佔領了太平洋的其中一個小島,就可能劍指美國本土,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想把美國設置的第一島鏈外推到以關島為主的第二島鏈,而美國則盡力圍堵中國在其門口,兩方的僵持與勢力均衡,構成了現在東亞的島鏈戰略組成。

因此,蔡英文出訪鞏固這些友邦,也等同於對美國釋放更友善的同盟訊息,並彰顯自己在印太戰略上所能扮演的角色。更過境美國本土夏威夷,與美國國民兵少將會唔並合照,這更表示了這是從外交延伸至軍事的合作關係。

可惜的是,國內媒體水準不足,忽略這些外交聯絡背後的重要戰略意涵,無法體會到此行的重大目標,而蔡英文仍發揮專業,持續深化與美國印太戰略上的合作,雖然難以對選情加分,但這才是稱職的國家領導人該做的事情。

延伸閱讀

本文經新公民議會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中共軍機「越線」背後的戰略、戰術與宣傳測試



綠皮藍骨:後2018九合一大選的台灣:

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大選後,台灣化為一個對外掛著民進黨中央政府的外衣,血肉與經脈卻由國民黨地方百里侯們把持的「綠皮藍骨」局面,在2020的大選之前,藍綠和第三勢力將會如何消長?中美日等境外力量如何在島內斡旋?核能、平權和內外的貿易政策,又會如何推展呢?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