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蔡英文總統積極經營新媒體,宣傳施政規劃與執政捷報的策略,是否真能突破「同溫層」尚不得而知,但至少為台灣社會恐懼中國併吞的亡國感中,打開一線曙光。
文:莊承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生)
民進黨執政在去年1124選舉遭逢挫敗,總統蔡英文宣布辭去兼任的黨主席職位以示負責。然而,中國對台灣發動一波又一波文攻武嚇和資訊戰滲透攻擊,加上「韓流」效應在選後仍持續橫掃,中國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們也紛紛呼應中國政府的「一國兩制」;社會隱約籠罩著氣氛低迷的亡國感,深怕2020總統大選會是台灣最後一次實質的民主選舉。
政府在敗選後意識到公眾溝通的重要性,蔡英文與閣揆蘇貞昌領導的中央執政團隊改弦更張,開始積極經營社群媒體,開設臉書、YouTube、Twitter、Instagram以及LINE等帳號進行政治傳播及議題行銷;透過淺顯易懂、節奏明快的影片和圖文懶人包,向社會大眾報告政府的施政方向與最新的成果斬獲,除了展現決心與願景,也力圖攻進年輕人的同溫層和長輩親戚的聊天群組。
奮力重整旗鼓的蔡英文一改過往冰冷的學者形象,開始頻繁走訪基層鄰里與產業組織,出席活動在第一線與民眾互動,拉近距離展現親民作風。面對地震天災發生、中國軍機挑釁、競選對手惡意攻擊,蔡英文透過社群媒體迅速回應,一方面聲明立場來澄清謠言,同時以直接溝通來穩定士氣。
除了展現決策效率,政府的施政措施若傳捷報,總統的社群媒體團隊也會同步更新,讓民眾立即知道政府最新繳出的成績單;從民生經濟、國防外交、文化教育到產業政策等等,一張一張的圖文影片,用明確的績效數字呈現具體的進步幅度。以「拼經濟、護主權,壯大台灣」為號召,蔡英文逐漸打進年輕族群的喜愛,因為成績「嗆辣」而獲得「辣台妹」封號。
台美關係快速升溫,華府高階官員陸續訪台
對外,蔡英文三月出訪太平洋友邦國家,拜會諾魯、帛琉和馬紹爾群島總統,再過境夏威夷,接受美方高規格接待。面對中國「一國兩制」與「武力解放」的軟硬兼施,蔡英文以總統身份強硬譴責中國解放軍機侵犯台海中線,接著再以三軍統帥身份激勵士氣,警告北京當局不要低估台灣軍隊保衛家園的決心。雙方招來式去,互有來往。
同時,蔡英文也接受美國華府智庫邀請,和許多重量級學者及聯邦政府資深官員視訊對談,凸顯台灣在亞洲局勢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蔡英文向美國和國際社會傳達的訊息相當明確,台灣不只希望積極參與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等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同時也會是印太戰略佈局的重要夥伴,更是民主國家抵禦中國向太平洋和南海擴張勢力的最前線。
去年,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生效的《台灣旅行法》為台美關係建造嶄新里程碑。而今年是《台灣關係法》40週年,台美關係快速升溫,蔡英文四月在總統府陸續接見來自華府的高階官員參訪團。14日,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米德偉(David Meale)和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萊恩(Paul Ryan)率團來訪,22日,橫跨11個州與49間農產企業代表及農業部門官員的大型農貿訪問團抵台。美國對台灣頻頻釋出善意,「貨出得去,人進得來」,能讓台灣發大財的,似乎不僅僅限於中國市場。
另外,美國聯邦眾議院9日通過眾院版《重新確認美國對台灣及對執行台灣關係法之承諾》決議案後,30日聯邦參議院也以「一致同意」方式通過參院版決議案,持續深化雙方交流基礎。這項友台決議案內容包括:重申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落實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台官員互訪、重申美國總統應依法常態性軍售台灣、呼籲美國國務卿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探索與台灣擴展與深化雙邊經貿關係機會。

台商陸續回流,外商加碼投資台灣
對內,蔡英文上任後著手推動的「國艦國造」計畫,意在長期培養國防自主研發能力,厚植國防產業規模,不只帶來經濟效益,也能進一步強化台灣軍隊戰力。同時,美國朝野政黨一致支持擴大對台軍售,新通過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即載明,美國應定期出售防禦性武器給台灣,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以對抗中國與日俱增的侵略意圖。
台灣經濟市場近年來持續壯大,繼半導體、面板、機械業、人工智慧與物聯網(AIoT)之後,生技產業也即將躍升台灣第五個「產值破兆」的兆元產業。此外,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台灣正迎接史上最大規模的台商回流投資,今年起已有至少47家台商宣布回台投資,投資總金額超過2398億元,預計創造至少23000個在地工作機會。
同時,台灣投資環境受國際評比青睞,對外招商也得到具體成果,亞馬遜、微軟、臉書、谷歌和美超微等5間全球資訊科技龍頭看好台灣環境優勢,今年皆計畫加碼投資台灣,未來將分別進駐板橋及林口園區,設置實驗室與研發中心、培訓在地人才並釋出共4500個工作職缺等。據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共同發布的「「2019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台灣在全球18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0名,相較去年提升3名。
賴清德意外投入選舉,辣台妹腹背受敵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總統大選,尋求連任的蔡英文肩負著延續本土政權的嚴峻挑戰,除了黨內昔日執政夥伴的參選,還有在野陣營中國國民黨的叫戰,「辣台妹」蔡英文可說是腹背受敵,險阻重重。
昔日的執政夥伴、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意外領表登記參選,作為新潮流屬意的儲君人選,賴清德背後是民進黨內傳統保守的獨派大老們強勢逼宮。去年民進黨執政聲望一度陷入低谷,當時社會輿論問責行政院長,要求撤換賴清德的聲浪不止,蔡英文在總統府的迴廊談話中選擇力挺:「賴院長是我最緊密的工作夥伴」,而屢次被勸進的賴清德過去也曾多次對外表示「不會參選2020,全力支持蔡總統」。
儘管登記參選後的賴清德自始至終保持風度,強調要打一場典範的黨內初選,但民進黨支持者仍陷入分裂危機;一方指責蔡英文獨斷,應該為去年1124的敗選負責,另一方則譏諷賴清德是「金孫」,不敢一同承擔閣揆任內的功過無疑是背刺行為。
面臨本土政權延續危機,不少民進黨和泛本土陣營支持者憂心忡忡,蔡英文近日再度向賴清德溫情喊話:「1加1一定是大於2,支持者想看到我們合作」。而賴清德接受電台專訪時則回應「初選蔡英文若贏了就是2.0 ,若是我贏了就是新氣象」。英德之爭在短期內仍難以止息。

泛藍陣營韓國瑜、郭台銘輪番叫陣
焦點移到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宣布不會參與角逐總統後,其他參選人王金平和朱立倫對初選機制仍頗有微詞。而聲量居高不下的高雄市長韓國瑜,面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強勢挑戰,雙方並駕齊驅的支持度,以及韓國瑜批評黨中央「政治權貴密室協商」的言論,讓泛藍陣營陷入「地方韓粉vs中央權貴」的內鬨,雙方交火互不相讓。
聲勢如日「中天」的韓國瑜挟著當選氣勢頻頻向蔡英文叫陣,先是批評沒有軍法的台灣軍隊像是「太監穿西裝」,再指蔡英文作為沒有當過兵的女性不了解軍隊。而聲稱「媽祖托夢」參選總統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因為發表了「民主不能當飯吃」「軍國大事後宮不要干政」「不買武器人家就不會打你」等爭議言論遭輿論砲火猛烈批評。
另外,坐擁高人氣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仍在觀望中,雖然對參選與否始終保持曖昧態度,但仍持續利用行程之便拜訪中、南部地方派系大老,調動兵馬整軍備戰的態勢明顯。手握民調優勢這項談判籌碼的柯文哲,最後會選擇更上層樓,或是白、綠陣營合作攜手迎戰中國國民黨,仍有待兩大黨初選結果情勢才能逐漸明朗。

2020總統大選將是決定台灣命運的關鍵一戰,主旋律毫無疑問會是「統一vs獨立」的意識形態對決。面對中國與中國國民黨雙方亟欲促成的「一國兩制」和「兩岸和平協議」,重振旗鼓的「辣台妹」蔡英文,是否能贏得人民信心成功連任總統、抵禦中國,守住台灣這座自由民主的島嶼,就看台灣人最後的心之所向。
蔡英文總統積極經營新媒體,宣傳施政規劃與執政捷報的策略,是否真能突破「同溫層」尚不得而知,但至少為台灣社會恐懼中國併吞的亡國感中,打開一線曙光。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宣布訪日的賴清德,是「深思熟慮」還是無法訪美的無奈?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