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探討2020總統大選兩大黨的初選制度,關鍵評論網再次訪問了長期投身選舉公關業,同時也是大社會調查中心總經理的許立倫先生,替我們分析這次兩黨初選制度對選舉可能造成的影響。
隨著2020年總統大選的腳步越來越近,近日台灣最熱門的政治新聞,莫過於聚焦在民進黨與國民黨兩大政黨究竟會推派誰出來參選?
而局勢發展到現在,無論是民進黨的「英德之爭」;或是國民黨「X個太陽」的競爭都讓全台灣的民眾看得高潮迭起。當大家都還沒從郭台銘表態參選的震撼中反應過來,韓國瑜便發表「五點聲明」,讓大家看得眼花撩亂。
韓國瑜的五點聲明裡,除了「只有台灣能改變,我才能真正改變高雄」「我願負起責任,不計個人得失榮辱,只願能夠改變台灣」這些意有所指的句子之外,比較具體的當屬第三點:
對於國民黨2020年總統大選,此時此刻,我無法參加現行制度的初選。
這點聲明反應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韓國瑜口中國民黨的「現行」初選制度是什麼?而這樣的制度究竟有什麼問題呢?
過沒幾天,王金平在與吳敦義會面時,拿出一篇《他們與蠢的距離》堅決捍衛原有的初選制度,王金平又在堅持什麼呢?
角逐國民黨初選的周錫瑋質疑民調樣本容易做假,這又是真的假的?
為了探討2020總統大選兩大黨的初選制度,關鍵評論網再次訪問了長期投身選舉公關業,前大社會調查中心總經理,現任三通網資訊集團祥網數位總經理許立倫,替我們分析這次兩黨初選制度對選舉可能造成的影響。

兩大黨目前的初選制度分別是什麼?
在韓國瑜發表五點聲明之後,國民黨24號在中常會中要改變初選辦法,從原來的「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改成「全民調」。民進黨則是從初選階段就決定要採取「全民調」。
除了總統初選之外,國民黨在立委初選之前也傳出要在台北市第一選區與新黨整合,採取「兩階段初選」。也就是第一階段國民黨內部初選採取「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勝出者進入第二階段再跟新黨搭配,採取「全民調」進行第二輪初選。
「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的初選制度有什麼問題?
許立倫在受訪時不諱言,國民黨之前「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的混合制度是一種很奇怪的制度。民進黨之所以會採取全民調,就是因為不排藍、排綠的全民調是現有的初選制度中最能夠貼近未來真實總統大選的模擬方式。但是加入了黨員投票,就會變得非常奇怪。因為黨員投票跟全民調的比較基礎完全不同,全民調是一種沒有設定資格門檻的取樣方式,為的是盡量讓結果貼近真實總統大選的情況,但黨員投票是一種限制了取樣資格,建立特定門檻的統計方式。
先不論將取樣資格門檻限制在黨員的意義是什麼,將沒有限制取樣資格的全民調跟限制了取樣資格的黨員投票併在一起計算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將兩個比較基礎完全不同的統計結果合併計算,無論權重訂在7:3、3:7或是其他任何的比例,都還是違背了比較基礎應該一致的基本原則。
對照過去國民黨本身的總統初選,甚至是民進黨過去的經驗,這種奇怪的合併制度都是前所未見的。

為什麼國民黨之前會出現「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的初選制度?
站在選舉實務的層面,許立倫分析候選人的選舉戰力大致上可以粗分為「文宣系統」跟「組織系統」。採用全民調,比較能夠表現出候選人文宣系統利用個人特質或操作議題爭取民眾支持的戰力。另一方面,黨員投票反應出來的是候選人組織系統的戰力。原因在於只有熟悉或擅長操作黨務組織的候選人,才有能力找到黨員拉票。
黨員在哪裡?黨員在組織裡。黨員在哪裡?黨員在名單上面。
所以對曾經控制過黨機器,或是現在正在控制黨機器,又或是擁有雄厚組織基礎的的候選人來說,黨員投票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2015年國民黨在決定當時的總統候選人時,除了洪秀柱以外,曾擔任馬政府衛生署長的楊志良也宣布要角逐競選。但在參加初選前的「黨員連署」階段,就因為湊不出門檻所需的黨員連署而退出,最後就在只有一人同額競選的情況下由洪秀柱勝出。
從上次國民黨推出總統候選人的經驗,就可以看出像楊志良這種雖然在社會上擁有名望,但缺乏組織背景奧援的候選人在黨員投票中會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當我們從這個角度思考,或許就可以猜測為什麼韓國瑜會提出他的第三點聲明。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知道究竟是什麼樣條件的候選人會堅持希望採取黨員投票。
黨員名單在誰的口袋裡面,誰就會去主張黨員投票。
周錫瑋質疑民調容易作假,用全民調沒問題嗎?
針對這樣的質疑,許立倫談到自己經營民調公司,因此也更了解民調的流程。按照現行民調的流程,可能會被質疑的地方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部分是民調抽樣的樣本是否有問題?另一個部分則是民調公司在做統計時是否誠信?
關於民調樣本造假的問題,許立倫以這次國民黨台北市松山信義區立委初選的電話抽樣為例。松山信義選區有34萬6千多筆電話可以進行抽樣。電話民調要有效,必須要有1068個成功樣本。因為考量到可能會有非家戶電話、受訪者不在家等種種可能性,因此電腦會抽出10倍的電話給訪員備用。
所以取樣流程大致上是電腦從34萬6千多筆電話中,抽出1萬到2萬筆給訪員,訪員再以這些電話逐通撥打,直到達成1068個成功樣本。

如果有候選人想要設置支持自己的電話樣本,依中華電信3000元的裝置費,如果設置1000筆電話,就要投入300萬的成本。然而,就算候選人真的投入這麼多錢去設置幽靈電話,在34萬6千多筆電話中也只佔了很低的比例。更不要說還要計算這些幽靈電話被電腦隨機選號抽入,又剛好被訪員打到的機率。
而且這個例子中的34萬6千多筆電話只是立委選區的規模,總統初選的抽樣範圍是全國,因此樣本數更多,幽靈電話被抽中的機率會更稀釋。因此設置幽靈電話雖然有可能,但考量成本效益後,這並不是一個有效的做法。更何況從5月5號國民黨釋出的最新初選規則顯示,成功樣本必須擴大到3000,就更稀釋了幽靈電話的效力。

另一方面,國民黨的電話樣本是讓民調公司自行取樣,民進黨則是由黨中央統一提供各民調公司「整理過後」的電話。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民進黨要由黨中央提供電話?按照民進黨的說法,黨中央提供的電話,是經歷過去民調過濾後,確定是家戶的有效電話,可以省去民調公司自行過濾無效電話的時間。
而以經驗來說,民進黨的初選民調因為有黨中央提供的電話,民調做出來的時間確實會比國民黨快很多。如果參選人都信任黨中央的公信力,民進黨由黨中央提供電話的方式也算是多了一重杜絕幽靈電話的關卡。
最近民調在取樣上還有一個容易被質疑的問題,就是上班時間能在家中接電話的多半是特定年齡層的群眾,可能會讓取樣失真。許立倫表示,現行民調公司調整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家戶抽樣」,也就是當訪員將電話打通後,會先詢問受訪者家中有哪些成員。詢問後訪員將結果輸入電腦,電腦會抽出一位成員,訪員再請接電話的人請該位成員受訪。而電腦在抽出成員時,就會將目前整體抽樣的年齡結構納入考量,盡量平衡受訪者的年齡層。
第二種是在民調取樣完成後,將結果依照內政部公告的人口結構,依不同年齡層乘上數字去調整權重,讓民調的結果能盡量符合真實的人口比例。
目前國民黨的初選民調會同時採用上述兩種作法,而民進黨則是單獨採行後一種。

至於民調公司在做統計時是否誠信的問題。許立倫提到,兩黨的初選都不會只讓單一民調公司承包。以國民黨為例,會由參與初選的候選人,每人都推薦一家民調公司,再從中抽出三家。所以在事前,候選人也無法確定初選最終會由哪一家承包民調。民調結果也不會被單一民調公司壟斷。而5月5號國民黨最新公布的規則,這次總統大選將從三家擴張為五家,更進一步稀釋單一民調公司影響民調結果的可能。
另一方面,民調公司中包括流動率高的訪員,還有個候選人派來監督民調進行的觀察員,民調公司其實會有許許多多的「外人」進出。因此雖然說民調公司有在統計結果上做手腳的可能性,但在目前爆料文化盛行的今日,曝光的可能性不低。民調公司一但被爆料在單次選舉中舞弊,竄改數字偏袒某個候選人,就會公信力盡失,無法再接到其他案子。因此考量風險成本,這仍然不是一個划算的做法。
那地方民意代表的初選制度又是怎麼樣呢?
許立倫提到,目前兩大黨的地方初選制度,大致上都是跟隨中央總統初選的制度。民進黨就是走全民調,而國民黨原本根據《中國國民黨黨員參加公職人員選舉提名辦法》是採取「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除了某些地方黨部在權衡當地情況後會更改選制,大部分都還是會採取這樣的制度。但在國民黨中央也研議修改總統初選的規則後,恐怕也會帶動尚未確定初選規則的立委選區,往全民調的方式轉變。
與總統初選的狀況類似,全民調在地方民意代表初選的好處同樣也是較貼近未來選舉的真實情況。而黨員投票同樣是對擁有深厚組織能力的資深民代較為有利,較不利於只能依靠議題來吸引空氣票的年輕候選人。
不過目前狀況瞬息萬變,當初1月讓國民黨提出「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的朱、王、吳三個太陽之爭的政治基礎已經不存在。現在看起來國民黨也在往全民調的方向轉變,但在中常會確定提出最後的初選規則之前,一切都還尚未確定。
另一個比較奇妙的,也是因應原本1月定調「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規則而出現的二階段初選。會冒出「二階段初選」是因為國民黨在某些選區中會跟諸如新黨之類同屬泛藍陣營的政黨進行整合。但因為國民黨原本採取「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這種奇妙的規則,所以折衝的結果就是將初選分為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國民黨的候選人先用「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的規則進行第一階段初選,脫穎而出的候選人,再進入第二階段跟其他政黨的候選人進行全民調的方式競爭。不過這種神奇的選制,在國民黨目前也傾向放棄「七成民調、三成黨員投票」的初選規則之後,5月17號也宣布要改成兩階段都要全民調,這種更加神奇規則。
從年初至今,國民黨的初選規則已經經歷了非常大規模的變化,民進黨現在也傳出要將民調方式改為納入手機民調。許立倫不諱言,初選規則本身就反應了政黨內部的政治權力結構,變化多端的初選規則,也代表這次選舉背後權力結構的瞬息萬變。
到初選真正完成還有一段時間,規則會不會再有轉變,就像初選最後會由誰獲勝一樣誰也說不準。但從一路以來初選規則的轉變,我們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檯面下的暗潮洶湧。
延伸閱讀
- 【圖表】1996年以來的六次總統大選,藍綠兩黨候選人各是怎麼決定的?
- 各國如何總統初選:美、法、韓各出奇招,但為何就是不用「全民調」?
- 對比式、互比式、全民調:「民調初選」限制多,為何藍綠仍情有獨鍾?
- 綠皮藍骨:後2018九合一大選的台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民進黨初選中場點評:蔡賴之爭誰將(該)勝出?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