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2019金馬獎入圍片】影評解析

《聖人大盜》:台灣近年難得一見的商業電影

2019/10/25 ,

評論

既視感

既視感

既視感

臺中人,一個電影成癮的厭世肥宅,喜歡坐在海邊丟石頭,因爲電影多少習慣了這個世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聖人大盜》確實拍出一些有別於過往台灣電影的有趣東西,導演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成績也確實證明其成果不俗,但嚴格點檢視,還是有不可忽視的通病

在經歷過去年的金馬獎事件之後,一如預期的中國確認抵制今屆金馬獎。這不僅讓獎項入圍名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同時對於那些喜歡電影、長期關注華語電影的影迷朋友來說,無緣看到更多精采的電影無疑也是一大損失。然而,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在中國、香港電影大量缺席的現在,或許正給了我們比以往更多的空間與時間,來好好關注這個島上、甚至是中國以外華語世界的電影發展。

那些以往在獎項上較難被注意到的作品,也在此情況下,有了更多被看到的機會。.就商業電影來看,我覺得今年無疑是台灣電影能量相當的一年,從年初的《寒單》開始,《下半場》、《第九分局》、《返校》、《江湖無難事》接棒登場,到今日的《聖人大盜》。

我們可以發現台灣電影有別以往重複消耗相同題材的商業電影操作模式,逐漸隨著產業的相對完整與成熟,各自在不同的類型與命題上有了更多拓寬與嘗試。先不論實際成果的好壞,光是這大膽邁進的勇氣,就相當值得所有影迷朋友的進場支持。.

新銳導演徐嘉凱初試聲啼之作,將故事題材瞄準自己所孰悉的區塊練,融合階級正義與商戰的題材,搭配曾志偉、賴雅妍、巫建和等演員的演出,拍出近年難得一見通順流暢的商業電影。然而,在通順流暢之餘,仍可看見許多導演在敘事層面上的青澀與生疏,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整部電影的實際成果,讓電影顯得主旨模糊,人物設定扁平,看到後來雖可以理解導演的想法,但頗有自言自語,自圓其說之感。

maxresdefault_(2)
Photo Credit: 双喜電影

說起《聖人大盜》最大的問題,我覺得是電影主旨的曖昧不清,雖然有虛擬貨幣與區塊鍊的大概念在,但對於議題挖掘的深度,卻為了迎合華語電影圈中所謂的「電影感」而被逐漸稀釋掉。就如同我們在看《返校》時雖能夠頻繁的聽到與看到「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的概念與符號,但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卻依然不甚了解電影想要表達概念的實際模樣,《聖人大盜》的問題也類似,我們可以在電影中可以看到滿滿滿的區塊練概念、口號,但至於如何實踐、為何實踐、實踐之後又會有怎麼樣的問題,我們一概不知。

觀眾就好像身處於主角所架構出的階級翻轉泡泡中,自以為看的到美好未來,但卻怎麼也摸不著。而在這情緒來回擺盪的過程當中,這個泡泡越吹越大,風險也自然地開始增加,最後說是聰明也好,說是偷懶也罷,電影在沒有能力解決區塊鍊所延伸出來的道德訴諸問題的情況之下,偷偷將一開始主角所提倡的翻轉階級的動機與概念代換掉,整個過程成了圓滿徐菁私人恩怨的工具性道具。

2019101815135343982
Photo Credit: 双喜電影

雖然最後的最後端出薛西佛斯的神話,將自己包裝成奮不顧身追求徒勞的勇者,但看見眼尖的影迷眼中,不免覺得有些導果為因,自然也就對於整體商業類型下的本質感到失望,到頭來電影想要說的是什麼,也就越來越模糊了。而在這個脈絡下,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看在其道德價值判斷,我們可以看得出導演的滿腔熱血,面對這個被資本主義剝削之下逐漸凋零的文明社會以及被夾在當中無法翻身的普羅大眾們,或許虛擬貨幣以及區塊鍊所提倡的公平公正公開是一個翻轉階級不公義的手段與科技,但就如同電影中所說的,想要成功,或者是想要說服人,那先講好一個故事會是重要的。而如果有一個好的故事包裝,那麼或許便不會浪費大量的篇幅去高喊轉型正義的重要,也自然不需要有著過量的解釋性台詞,因為一切全都在故事當中了。.

2019071815021110751
Photo Credit: 双喜電影

一直以來認為,台灣多數商業電影的問題在於,在概念主題先行的情況底下,往往無法收束成一個簡單、普世的核心概念,又或者概念底下的問題意識過多,最後變得無所適從。《聖人大盜》的問題是,雖然它冠冕堂皇的想要談一個公平正義的階級翻轉,但它卻錯估了這個世界的複雜性,乃至於這樣的大概念施行下來會遇到一些操作性的邏輯性問題,因此開始說服自己要回到角色本身思考。然而弔詭的是,最終又對於自己的理想與角色信心不足,從而為了方面扁平化了這些角色,同時也忽視了道德議題的可讀性,放任討論空間與複雜性都極大的議題倫為劇情推進的工作,最後在無法收拾的情況底下,只能先射箭再畫靶的以情感訴諸的方式收拾這一切。.

然而,若退一步想,站在區塊鍊的大概念底下以純粹電影的方式來看待這部電影,似乎也不是一個完全公正客觀且公平的事情。《聖人大盜》最大的挑戰或許在於,它去觸碰了一個正在進行、甚至是尚屬未來的科技產物,而這個產物至今沒有一個清楚的模樣與定論。因此我會認為,如果電影能夠帶領著觀眾去認知、去經歷這夾在未來與過去模糊地帶中的變動與複雜。讓我們了解到面對這些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卻以正在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為何我們無法以過往科幻電影般無邊無際的想像去看待,而只能非常概念性的去談、非常籠統的去想像去理解。如此一來,縱使整個故事可能沒有辦法長成一個既定印象中商業電影俗濫的套路模樣,但勢必會好上許多,對於整個現代區塊鍊的推展工程助益或許也會更大。

01-聖人大盜(双喜電影)身兼主演與監製的港星曾志偉-今晚來台與眾星合體宣傳
Photo Credit: 双喜電影

所以面對《聖人大盜》在此類世界複雜問題的回答是規避且卸責的,個人是失望的。而若以此延伸,它的問題或許也就能歸結於太過想要講好一個故事,但卻無意識地迴避了釐清故事究竟想要說什麼的問題,這樣看來著實有些可惜。不過若樂觀一點想,不管結果如何,《聖人大盜》確實拍出一些有別於過往台灣電影的有趣東西,導演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的成績也確實證明其成果不俗,期待導演持續堅持著這股滿腔熱血,在未來拍出更多有趣且好看的電影。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米丘曼契夫斯基的影像宿命:溯返、折疊、迴旋的時空與命運



【2019金馬獎】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自1962年創辦的「金馬獎」今年邁向第56屆,「金馬」二字取自於金門、馬祖的頭一字組合而成,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皆以「金字招牌」為號召。而今年「金馬國際影展」邀請到來自60個國家地區、188部電影參展;當然還有媒合資方與電影製作方的「金馬創投會議」,最後是由資深電影工作者提攜新銳共同交流的「金馬電影學院」;「金馬」的意義早已是台灣最大、最全面性的電影饗宴。而操刀設計本屆「金馬56」主視覺海報的JL DESIGN團隊,以「尋找黑馬」概念出發,大膽運用較濃的黑色調,表現電影人摸索自我、努力創作的歷程,也如同觀眾在黑暗裡透過光、發掘電影的欣喜。欲知詳情請搜尋「金馬影展 TGHFF」。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