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為一個因應這次特殊的選制才成立的支黨,為國黨的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若為國黨之後,不論是自願或被動解散,素拍蓬已經決定要再次參選邦坤添的選區國會議員,即便沒有了為國黨,他也會在為泰黨或其他政黨下努力。
文:滯泰台女
查看素拍蓬•翠儲(Supraipon Chuaychoo)的過往經歷,其中一項寫著「辦理民主之旅」,詢問之下才知道,民主之旅是泰國紅衫軍的出國考察活動,每次會招待一位政治人物或社運人士當來賓,一起到世界各地學習他國的民主化經驗。「我們也去過台灣,參觀了中正紀念堂。」他好奇地問,所以台灣人對蔣介石究竟怎麼想?
38歲的素拍蓬,參與紅衫軍運動超過10年,這是他第一次代表塔克辛派政黨角逐國會議員的選區席次,並被政黨委任為LGBTQ政策代表。儘管選舉結果不甚理想,他也沒有感到灰心,並樂於以一個落選人的身分,分享自己的參選經驗。
紅衫軍政黨的候選人
素拍蓬加入的為國黨(Pheua Chart Party),是基於策略考量,在2018年從為泰黨(Pheua Thai Party)分出的支黨,由紅衫軍領袖乍都蓬(Jatuporn Prompan)所領導,計畫靠紅衫軍遍布各地的網絡,為各選區的候選人輔選。

被問及為何登記成為為國黨候選人,而不待在為泰黨,素拍蓬坦言,為泰黨內競爭激烈,一個沒有背景的政治素人很難成為候選人,「剛好為國黨成立了,就想先在這個新成立的小黨累積經驗。」
出身曼谷的素拍蓬,家裡開雜貨店,因為收入不穩定,從小就過著為家計節約的生活,高中畢業後先工作了兩三年,再用自己存下來的錢到大學的社會科學學院就讀。
讀社會科學不但開啟了素拍蓬對公共事務的熱情,更讓他走向參政的起點,「當時我大概26歲,因為大學要辦研討會的關係,認識了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 Party,註:為泰黨的前身)的大老Jakrapob Penkair教授,後來受他影響很深,就進到黨裡幫忙處理媒體關係,從2009年開始參與紅衫軍的活動。」
2010年,阿披實政府對紅衫軍進行超過一個月的鎮壓,塔克辛的律師Robert Amsterdam以違反人性罪之名,將泰國政府告上國際刑事法院。在紅衫軍們為此議題積極在國內外奔走的過程中,素拍蓬結識了為Robert Amsterdam工作的南蒂妲(Nanthida Rakwong),也就是在這次選舉中,給予他諸多幫助的政治分析家。
從零開始摸索選區
素拍蓬被分配到的選區,是位於曼谷市西南角的邦坤添(Bang Khun Thien),往西是以工業區為主的龍仔厝府(Samut Sakhon),南邊則接著暹羅灣。居民多經營小本生意、到市區及工業區打工,或從事漁業及海鮮產業工作。

雖然是曼谷人,素拍蓬成長的地方卻離邦坤添很遠。他自認和邦坤添的選民在社經背景上能有所共鳴,但對於這個選區,不用說人脈了,根本是完全陌生。在南蒂妲提議下,素拍蓬決定借助資料軟體的力量,從零開始建立對這個選區的瞭解。
「我研究了很多像Ecanvasser這樣,在美國和印度的選舉中都被使用過的軟體,但發現它們又貴又不適合泰國的環境。在美國,有足夠公開透明的選民和選區資訊能作為軟體的基礎資料,可泰國卻不是如此,就算去了區公所,他們也不願意提供我們需要的資料,必須從零開始自己建立資料庫。」南蒂妲說。
南蒂妲為素拍蓬挑選的,是一個原用於發電廠建設維修的軟體,輸入了特定地點或路線的資料後無法輕易變更,用以確保資料蒐集和競選活動的路線與規劃完全一致,缺點是必須搭配Google地圖使用。

南蒂妲說,將這類軟體運用在競選活動,素拍蓬是全世界第一人。「它畢竟不是設計給競選使用的軟體,固然還有很多要調整的地方。但我真的認為泰國需要一個符合自己環境的競選軟體,不但要能有效蒐集、記錄資訊,還要讓沒有雄厚資本的候選人也能使用。」
難以捉摸的選民心
要從頭開始蒐集選民資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競選期只有40天,時間相當有限。而且為國黨的主力戰區在北部和東北部,曼谷的參選人能拿到的資源就比較少,像我們的助選團隊就很迷你,只有4個志工。」

除了時間和資源受限,在大曼谷地區,選民的居住地往往與戶籍地不一致,且在壓抑的政治氛圍下,選民並不樂於表達自己的政治傾向,「雖然我們嘗試詢問選民們在上次選舉中支持的政黨,以及這次的投票意向,但很多人都會含糊地說『不記得了』、『還沒決定』。」南蒂妲打趣地說,這就是「泰式拒絕」,「其實大家還是會怕,要是讓別人知道自己支持為泰黨,可能會被鄰里貼上紅衫軍的標籤,甚至被公權力找上門。」
「在曼谷,人們選區域國會議員,主要還是看政黨在投票,但因為他們根本不認識為國黨,所以會不會投給我,其實還是取決於我個人。」素拍蓬笑著說,選民往往是從政黨領導者的形象去認識一個政黨,「去拜票的時候,選民會問說,這個黨是誰在帶、裡面主事的有誰,但為國黨那些大老的名字講出來,曼谷人聽都沒聽過,因為他們的網絡都在北部和東北啊。」
素拍蓬和競選團隊於是選擇打政策牌,試著和選民討論他們目前最在乎的生計議題,例如日常收支和債務問題,以及希望政治人物能為他們解決的部分,藉此判斷他們是否會被政黨的政策吸引,「為國黨的主打政策,是消除社會的不平等,但就算是在同個選區,隨著地域的不同,選民們在乎的議題也不一樣,我們透過記錄不同街區的情況,來擬訂在不同地點的宣傳策略。」
然而,對在地方上蹲點的候選人而言,有個群體是即便摸透了選區,也難以觸及的。「這次大選,在邦坤添共有10萬選民,但在五年前只有8萬,」南蒂妲說,「這多出來的2萬人,多半是年輕的首投族,這是最有影響力也最難掌握的一群人。因為沒有投票經驗,我們不能預測他們會支持誰,他們平常可能也不住在選區,甚至根本沒見過候選人,對政黨的評價,不是建立在拜票和造勢上,而是來自社群網路,要得到這些人的選票,靠的就是政黨的整體形象。」
南蒂妲坦承,一個有紅衫軍背景的政黨,其實是很難抓到年輕人的選票的,「2006年政變的時候,這些人都還是孩子,他們在幾次政變後中長大,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就算有寫進教科書,他們也不可能有機會學到紅衫軍的民主理念。」 她感嘆道,「他們對紅黃之爭感到厭煩,甚至對紅衫軍有『燒家焚國』的印象,沒有人願意去瞭解紅衫軍是誰、他們為了甚麼走到現在。」
選區外的戰役
除了選區議員候選人,素拍蓬的另一個身分,是為國黨的LGBTQ政策代表,代表該黨參加政策發表和電視辯論。「我一直都不刻意隱藏自己的性別認同,也是主動跟黨內提出,我們黨應該要有這樣的政見,政黨於是就讓我當這方面的代表和政策起草人。」
(素拍蓬上節目發表為公黨的LGBTQ政策)
พร้อมแล้วครับ ติดตามรับชมผมพูดถึงวิสัยทัศน์ LGBTQ 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ได้ที่ช่องนิว18 ครับ
— Supraipon Chuaychoo - สุไพรพล ช่วยชู (@voteforpop11) 2019年3月1日
https://t.co/UYtISEp7b6 pic.twitter.com/cP9oboZ34g
「但LGBTQ的議題的倡導,主要還是要建立政黨在全國範圍的形象,選區的選民大部分都不知道我在做這個議題的倡議,」素拍蓬說,「泰國社會其實還是不大開放,雖然可以接受LGBTQ族群的存在,但如果談到要讓我們成為國會議員、法律的制定者,人們的接受度就沒有這麼高了。」
選舉結果:錯估情勢,也輸給規則和奧步
儘管原來就不以當選為目標,但在看了選舉結果後,素拍蓬還是自認表現不如預期,「本來認為能排進前五高票的,但結果出來只有第六高。」在該選區第一高票當選的,是新未來黨的候選人,第二高票則是民主黨,緊接著則是公民力量黨、泰自由聯合黨,和新經濟黨,最後才是素拍蓬。

邦坤添在2001年和2005年的大選中,都是由為泰黨(當時分別是泰愛泰黨和人民力量黨)的候選人勝出,雖然在2011年選出了民主黨的國會議員,「但其實為泰黨只輸了幾千票而已。」素拍蓬肯定地說,該選區的為泰黨支持者應該不少。
「我們原本預估,過去支持為泰黨的選民應該會把票投給我們,」為泰黨在該選區沒有派出候選人,取而代之的是泰衛國黨和為國黨的組合,但在泰衛國黨於3月7日被解散後,這些選票並沒有如願分配給為國黨,「票都流到新未來黨了。」
南蒂妲分析道,對為泰黨的死忠支持者而言,由原為泰黨高層領導的泰衛國黨才是正統的為泰黨分身,而充滿政治素人的為國黨就只是個新的政黨。做為新政黨,和塔克辛派的關係就成了劣勢,要選民從新政黨中做選擇,人們勢必會選擇新未來黨。
她苦笑著說,這其實就是為國黨在政黨品牌建立上的不足,「新未來黨的候選人能在這個選區拿下最高票,我們並不意外。他們不只在地方上競選活動跑得勤,還有成功的品牌建立和宣傳策略,在這點上不夠重視的為國黨,等於是丟失了很多潛在選票。」
但素拍蓬認為,選舉結果和預期的落差,主要還是來自不公平的選制和選舉的不透明。
「我們不確定開出來的票數到底是不是真的。」南蒂妲說,「在整個邦坤添共有176個投票站,但是選委會不肯公布每個投票站的開票結果,只給我們一個總數,而提前投票的開票結果我們也無從得知。」
兩人異口同聲地表示對公民力量黨的得票總數感到懷疑,南蒂妲說,「新未來黨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團隊在拜票,但公民力量黨的候選人幾乎是沒有出現過。」素拍蓬則猜測,「這次民主黨在該區的得票數明顯減少,應該有被抽走一些票給公民力量黨,以補充公民力量黨的總票數。」
選後的素拍蓬與為國黨
「其實競選的過程,已經讓我喜歡上了這個選區。」素拍蓬說,「而且經過這次選舉,不只是我對這裡有更多瞭解,也開始有選民們對我們黨有興趣,讓我相信這裡是值得我深耕的地方。」

「過去塔克辛陣營對選區資料的收集,其實不是很重視,」南蒂妲說,「畢竟這幾年一直被解散,領導人們就會覺得,留著這些資料能做甚麼?但透過這次收集選區資料的經驗,我們希望能推動將這件事納入政黨議程,讓其他參選人們也能在有更充分資料的情況下競選。」
作為一個因應這次特殊的選制才成立的支黨,為國黨的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我問素拍蓬,若為國黨之後,不論是自願或被動解散,他打算怎麼辦。他說,他已經決定要再次參選邦坤添的選區國會議員,即便沒有了為國黨,他也會在為泰黨或其他政黨下努力。
延伸閱讀:
- 【泰國大選】泰國選前分析:126席與376席,這是一場起跑點不公平的選舉
- 【泰國大選】延遲公布結果遭質疑、他納通成政壇明日之星、兩大政黨將組聯合政府
- 泰國選舉選什麼(上):4張圖表看懂泰國「新版本」選舉制度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李牧宜
專題下則文章:
泰國選舉選什麼(下):究竟軍政府將繼續執政,還是「民主派」有機會挑戰翻盤?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