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國會觀戰指南:除了川普,還有這些「友台派」議員拚連任

2020美國大選:參議員改選35席,這些「友台派」面臨苦戰

2020/10/21 ,

新聞

林宜萱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林宜萱

林宜萱

前TNL國際新聞編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美國大選也包含國會改選,其中參議院將改選35席,不少對台灣友善的參議員正在進行選戰,其中6人選情激烈,尤其對台灣最友善、最早提出《台北法案》的參議員賈德納本次可能落選。

再過兩周就是2020美國大選,不僅是總統之爭,國會也要進行改選,其中6年一任的參議院改選35席、2年一任的眾議院則全部重選。美國國會職掌立法、監督和預算審查,各種軍售和外交關係法案皆須經過國會批准;對經常遭遇外交孤立的台灣而言,在美國國會裡有越多盟友,獲得美國協助的機會自然越多、機率也越高。

本次面臨連任危機的「友台派」參議員共6人,其中以科羅拉多州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最為台灣人所知。賈德納在2018年就提出《台北法案》(全名《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取各詞字首簡稱TAIPEI Act),主張對背離台灣、轉向中國的台灣友邦建立獎懲制度。當時法案被擱置,賈德納又於2019年重提此案,今(2020)年3月獲美國國會通過、總統簽署,成為正式法案。

以下簡介此次選情緊張的6位「友台」參議員及其選情:

投影片1
投影片2
投影片3
投影片4
投影片5
投影片6
投影片7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核稿編輯:黃筱歡



國會觀戰指南:除了川普,還有這些「友台派」議員拚連任:

2020美國大選,除了總統,國會也要進行改選。美國國會近幾年推出許多友台法案,像是《台北法案》、《台灣旅行法》等,這些法案的促成者就是「友台派」議員。對經常遭遇外交孤立的台灣而言,在美國國會裡有越多盟友,獲得協助的機會也越高。但這些「友台派」國會議員,有些選擇退休、有些陷入苦戰,選舉結果將會如何牽動台美關係?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