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國會觀戰指南:除了川普,還有這些「友台派」議員拚連任

2020美國大選:眾議員全面改選,友台派3人苦戰、2人要退休

2020/10/28 ,

新聞

林宜萱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林宜萱

林宜萱

前TNL國際新聞編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任期兩年的美國眾議員435席將在本次大選中全面改選,已知有2名「友台派」要退休,戰況緊張的3人可能險勝。眾議員選舉最能具體反映出各地選區的意向變化,德州此次戰情激烈,就與選民結構變化有關。

距離美國大選只剩1周,總統競選部份討論熱烈,國會部份也不能忽略;共和黨面臨可能失去參議院主控權的危機,眾議院則早已在2018年期中選舉時被民主黨奪回。本次選舉中,眾議院435個席次將全面進行改選,共和黨目前握有197席,比民主黨少35席,要翻盤十分不容易。

所有眾議員之中,參加眾院台灣連線小組(House Taiwan Caucus)的共有139人,但不見得所有人都有針對議題發聲,各地選情也不一。在那些曾經明確為台灣發聲、或關注台灣狀況的眾議員之中,有3位選情陷入膠著,民調微幅領先但甩不開對手,另有2位宣布要退休。

德州是本次眾議員選情變化最複雜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美國人對於移居德州的興趣大幅增加,美國普查局2019年報告指出,自2010年至2018年,全美人口增加最多的10個郡有4個在德州;以都會區來看,人口增加最多的10個都會區,德州也包辦3個,達拉斯都會區更是居冠。

由於東西岸生活物價高,移居佛州、德州這些南方州分的人口增加,德州地方電視台《KVUE》計算數據發現,2018年加州約有28萬人口外移,其中近三分之一是搬到德州。

人口流動使德州的選民結構改變。德州過去被視為「紅州」,屬於共和黨票倉,但從這次大選民調來看,德州似乎成為了搖擺州,川普在最近民調平均僅領先2.6%,多個眾議員選區戰情膠著。

《德州月刊》(Texas Monthly)指出,德州第32選區在2018年期中選舉被民主黨人拿下的原因,就在於人口結構變化;德州第24選區眾議員馬強特(Kenny Marchant)當時也遇到類似狀況,最後得票率險勝對手3%;而本次選舉,馬強特選擇了退休,其共和黨後輩杜恩(Van Duyne)則延續著他的苦戰。

投影片1
投影片2
投影片3
投影片4
投影片5
投影片6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2020美國大選:參議員改選35席,這些「友台派」面臨苦戰



國會觀戰指南:除了川普,還有這些「友台派」議員拚連任:

2020美國大選,除了總統,國會也要進行改選。美國國會近幾年推出許多友台法案,像是《台北法案》、《台灣旅行法》等,這些法案的促成者就是「友台派」議員。對經常遭遇外交孤立的台灣而言,在美國國會裡有越多盟友,獲得協助的機會也越高。但這些「友台派」國會議員,有些選擇退休、有些陷入苦戰,選舉結果將會如何牽動台美關係?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