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2023土耳其大選

【2023土耳其大選】成功將「一帶一路」為己所用,土耳其如何成為「地緣大玩家」?

TNL+ 2023/05/12 ,

評論

湯名暉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湯名暉

湯名暉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中美印象特約撰稿人,非典型人文研究者。曾入圍末代數位金鼎獎,後浪跡於香港與中國上市企公司,從事跨境投資與國際戰略分析。現為台灣絲路文化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財產規劃與管理研究會(香港)秘書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處於四戰之地的土耳其,反而讓「一帶一路」為己所用,成功為土耳其平衡歐洲,俄國,甚至是伊斯蘭世界的壓力,鈽彈保持自身的主體性,還能在各方博弈之中取得最大利益。土耳其運用中國得到美國的軍售,俄烏戰爭的獨立性和話語權,並且分散經貿的單邊依賴,成為中國在一帶一路推動未能預料的難題。

中國自從2013年「一帶一路」提出以來,積極佈局於歐亞大陸的文明與地緣交匯要衝,試圖由點而面的改變既有的國際秩序。有別於其他歷史上西方強國以軍事為先期手段,再設計各項殖民統治的制度,中國採取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的方法論,運用經濟與文化的力量,再逐步實現政治與軍事目標的「超軍事手段」。

部分國家在生活世界的常態中,逐漸消弭制衡與監督中國的能力,但是土耳其卻讓反而讓中國成為其平衡歐洲、俄國,甚至是伊斯蘭世界的籌碼,既能保持自身的主體性,還能在各方博弈之中取得最大利益,將中國的「一帶一路」成功為己所用。

土耳其的境遇看似成為中國的機會

一般而言,中國優先投入「一帶一路」的條件,除了偏好發展中的國家,還包括以下條件。首先,是基於地緣政治學的原則,選擇位處邊緣的地區,特別是陸地與海洋的交界,最好是歐亞非交通的要衝。其次,處於地區體系的下位者,特別是政治與經濟和上位階層發生矛盾。第三,具備多元文明特性,但是並非該地區的主流文明,時而與地區國家發生矛盾的行為者。

對於中國而言,緬甸、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和吉布地大致都符合以上條件,但是土耳其更有著歐亞陸橋的優越位置,坐擁地中海東岸與歐亞陸橋,同時也是伊斯蘭、基督教和東正教三大文明的交叉口,更賦予土耳其文明與地緣政治的優勢應對「一帶一路」。

main

中國的地緣需求超越土耳其承受的風險

面對歐洲與北約的地區體系,土耳其時常處於被拒絕的下風,面對伊斯蘭世界則長期被阿拉伯國家質疑,遜尼派國家受到過往鄂圖曼土耳其統治的歷史因素影響,也沒有比什葉派的伊朗和敘利亞友善,以色列的情報部門摩薩德(Mossad)也在2020年將土耳其列為地區威脅。

在泛突厥斯坦主義的作用下,土耳其國內的庫德族等少數民族飽受敵視,亞美尼亞大屠殺也埋下與高加索地區的仇恨,尚不論隔壁希臘幾乎是「逢土必反」。除了亞塞拜然等突厥語族國家,土耳其實際上是缺乏善鄰。

面對地緣政治、周邊緊張、以及文明衝突的三重矛盾因素,中國的「一帶一路」成為土耳其回應的生存選擇。基於斯皮克曼(Nicholas Spykman)「邊緣地帶論」(The Rimland theory)的論述,若要成為世界主要強國,需要據有歐亞大陸邊緣的內「地中海」,土耳其更成為「一帶一路」關注的對象。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2023土耳其大選】是地緣核心也是邊陲棄子,失落的庫德斯坦如何影響土耳其的未來?



2023土耳其大選:

土耳其,位在歐亞交界的樞紐,今年2月6日發生一起極其強烈的地震,造成近6萬人死亡。然而,這個地緣位置敏感的關鍵國家,在5月14日迎來另一起政壇地震:土耳其總統大選。這場大選,在野6大政黨史無前例合作共推候選人,誓言一舉拉下艾爾多安;自從2003年出任土耳其總理以來,未曾在選戰中落敗的艾爾多安,面臨20年來最嚴峻考驗。這場大選背後牽動中東政治、北約布局與庫德族的未來,政治強人連任與否,全世界都在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