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2023土耳其大選

【2023土耳其大選】是地緣核心也是邊陲棄子,失落的庫德斯坦如何影響土耳其的未來?

TNL+ 2023/05/11 ,

評論

湯名暉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湯名暉

湯名暉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卡特中心(The Carter Center)中美印象特約撰稿人,非典型人文研究者。曾入圍末代數位金鼎獎,後浪跡於香港與中國上市企公司,從事跨境投資與國際戰略分析。現為台灣絲路文化協會副秘書長、中國財產規劃與管理研究會(香港)秘書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土耳其大選將近,庫德族問題再度浮現在中東的地緣政治圖像,庫德族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實體,卻被拋擲於自身的地緣境遇之外。由於土耳其在地緣政治和歷史對庫德族長期的影響,而土耳其又曾是中東歷史上最主要的行為者,從中東整體的地緣境遇理解庫德斯坦和庫德族,才能一尋庫德族如何隨著伊斯蘭世界的地緣政治興衰而變動。

庫德族(Kurd)長期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實體,卻失落於中東的地緣政治的地圖。雖然在地理學有著庫德斯坦(Kurdistan)的名詞,卻是分割於相異的政治單位:土耳其東南部、伊朗西北部、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北部。庫德族作為實然存在的共同體,卻被拋擲於自身的生活世界之外,成為中東地區最後一塊失落的圖像。

庫德族的群體圖像

根據巴黎的庫德研究所(Kurdish Institute of Paris)和CIA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全球的庫德族人口至少為4000萬人,即使只有庫德斯坦地區的人口也有3000萬人之譜。若作為一個政治體,在歐洲次之於波蘭的3800萬,在中東地區則接近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口,可排列於全球43位左右的前段班。

相比於周邊庫德族居住的政治實體,庫德族的人口約等於七分之三的土耳其人口,甚至還比敘利亞的2140萬人還多,是繼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之後的中東第四大民族,若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將成為地區不容輕忽的力量。

語言方面,庫德語屬於印歐語族下的伊朗語族,這也是在伊朗境內的庫德族,生活情況較其他三國略好的原因之一,至少是媒體上可以使用庫德語,而非遭到全面禁絕。但是在西元十世紀左右,庫德語的處境遠較今日為佳,已有農業專業書籍問世,並且在敘利亞亦有刊行,在阿拉伯語隨著伊斯蘭教傳播而逐漸強勢的時代,庫德語已有一定的文化地位。

從共同體的形成來看,庫德族不只發展出與其他群體的差異,更有的自身的生活世界認知,在西元10到12世紀之間的早期認知時期,庫德斯坦地區已存在庫德族為主體的政權。

若僅從父系血統來看,庫德族亦曾影響周邊地區的政治與歷史演進。曾經擊退十字軍東征的伊斯蘭霸主薩拉丁(Saladin),以及15到18世紀統治伊朗的薩法維王朝(Safavid dynasty) 都是庫德族的血裔,在中東歷史上不乏高光時刻。

庫德斯坦的地理圖像

若要理解庫德斯坦的境遇,必需先從整體中東地區作為「前理解」(Pre understanding)。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2023土耳其大選】世俗化 vs. 伊斯蘭化、歐洲 vs. 西亞的拉扯,打造艾爾多安20年領袖之路



2023土耳其大選:

土耳其,位在歐亞交界的樞紐,今年2月6日發生一起極其強烈的地震,造成近6萬人死亡。然而,這個地緣位置敏感的關鍵國家,在5月14日迎來另一起政壇地震:土耳其總統大選。這場大選,在野6大政黨史無前例合作共推候選人,誓言一舉拉下艾爾多安;自從2003年出任土耳其總理以來,未曾在選戰中落敗的艾爾多安,面臨20年來最嚴峻考驗。這場大選背後牽動中東政治、北約布局與庫德族的未來,政治強人連任與否,全世界都在看。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