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為現任總理帕拉育自2014年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總理盈拉後的第9年,期間泰國社會經歷各種動盪與變遷。根據2017年修訂的憲法,總理任期最多8年,而本屆大選也會是帕拉育最後一次競逐總理大位。本文將回顧帕拉育主政年間,所經歷的各種大事記。
泰國即將在今年5月14日迎來國會大選,目前選戰打得火熱,各候選人分別提出不同政見以吸引選票,希望在下屆國會能佔有一席之地,外界也紛紛預測大選是否會為泰國政壇帶來新的風向。本文將回顧泰國在現任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發動政變後主政期間,所經歷的各種大事記。

2013年,民選的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政府因為推動赦免法,被懷疑是為兄長塔克辛(前總理)重返政壇鋪路,引起部分民眾不滿,並發起反政府示威運動要求盈拉下台。到了2014年5月,受軍方控制的憲法法庭裁定盈拉涉及一起違法的人事調動案,因此解除她的總理職位,支持者紛紛上街抗議。支持和反政府雙方也在立場不同的活動中產生衝突,泰國局勢陷入動盪。
一片混亂之際,時任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帕拉育(Prayut Chan-ocha)於5月20日宣布全國戒嚴,最終於5月22日透過電視向全國宣布接管政權,強行推翻盈拉政府並終止憲法,同時成立國家和平秩序維護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Peace and Order,以下簡稱維和委員會),泰國眾議院、參議院先後也遭軍方解散。維和委員會則在7月23日頒布《2014年臨時憲法》,初步建立了政變後的國家立法與內閣雛型。
2014年8月25日,拉瑪九世(Rama IX)蒲美蓬(Phumiphon Adunyadet)正式任命帕拉育為泰國第29任總理,他也是首位發動政變後獲任總理職位的軍人領袖。此次政變為泰國自1932年結束君主制以來,第12次的軍事政變。
2015年初,泰國國會以涉嫌在「大米瀆職案」中失職及貪汙對前總理盈拉發動彈劾,隨後於國會投票高票通過,並勒令盈拉5年內不得重返泰國政壇。同年,軍政府4月1日宣布結束為期近一年的戒嚴。
2016年10月13日,在位70年的拉瑪九世蒲美蓬以高齡88歲逝世,王儲哇集拉隆功(Mahawachiralongkon Bodinthrathepphayawarangkun)理應即刻繼承王位,但長期旅居德國的哇集拉隆功透過帕拉育表示將與民眾一同悼念先王,因此希望推遲繼任,期間由樞密院主席、前總理普瑞姆.廷素拉暖(Prem Tinsulanonda)暫時出任攝政王,以穩定政局。直至12月1日,哇集拉隆功正式繼任為拉瑪十世(Rama X),為帕拉育任期內第二位君主。
2017年4月6日,哇集拉隆功簽署並頒布《2017年泰國憲法》,起草該部憲法的維和委員會隨之解散。新憲法除了是1932年君主立憲以來的第20部被頒布的憲法,其中也規定總理的最高任期為8年,而總理的推選必須透過參議院與眾議院兩院一起進行投票,包含參議院的250席代表,以及眾議院的500席代表,兩院合計共750席代表,代表著當選總理至少要獲得375席代表才有機會,但參議院的250席全數由軍方指派,因此新憲法直接鞏固了軍方在國會佔有的絕對優勢,並提高其餘政黨挑戰競選總理一職的門檻。此外,泰國最高法院也於同年9月27日宣判已流亡海外的前總理盈拉因「大米瀆職案」,處5年有期徒刑。
2019年,泰國迎來政變後首次全國大選,此次大選首次實施2017年憲法引入的新投票制度。3月26日全國投票後,經過漫長的驗票程序,泰國中央選舉委員會最終於5月28日宣布選舉結果,該次選舉共有26個政黨進入眾議院,包含為泰黨(Phak Phuea Thai Party)137席、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116席、未來前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81席、民主黨(Phak Prachathipat Party)53席、泰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51席,此外還有21個政黨獲得1至10席不等。6月5日,眾議院與軍方指派席位的參議院共747席進行總理投票,黨籍為公民力量黨的帕拉育以500票高票續任泰國第30任總理 。
2020年2月21日,在前一年選舉中表現亮眼、廣受年輕人喜愛的新進政黨未來前進黨,遭泰國憲法法庭判定違反政治獻金相關法律並勒令解散,黨魁塔納通(Thanathon Chuengrungrueangkit)也遭禁止參政10年,引發了全泰國的抗爭運動。學生為此次抗爭的主要參與者,抗爭者向軍政府提出三項訴求,包含要求總理帕拉育下台、修訂軍人主導制定的憲法以及王室改革。面對民眾的訴求,軍政府以各種方式強力在街頭驅離抗議者,其中不少學運領袖及參與民眾遭當局以《刑法》第112條「冒犯君主罪」等罪名起訴。至2021年6月,該場抗爭運動前後總共爆發四波規模較大的示威遊行,時至今日,仍有零星的抗議事件。

從2014年算起,帕拉育的總理任期於2022年8月24日屆滿8年,已達《2017年泰國憲法》中規定的最高任期,反對黨提出請願要求帕拉育下台,憲法法庭於24日接受請願並暫停帕拉育的總理職務,暫停期間由副總理巴威(Prawit Wongsuwan)擔任臨時總理。時隔一個月後,憲法法庭於9月30日宣布帕拉育的任期從2017年開始計算,因此恢復他到2023年前的總理職位;但若2023年國會大選後仍是帕拉育當選,他的任期便只能到2025年。
本屆國會由2019年選舉產出,會期依法到2023年3月23日,但帕拉育於今年3月20日提前解散國會,讓各政黨有充足時間準備大選,選委員會隨後宣布今年5月14日為大選投票日。本次備受關注的參選總理人選分別有2022年底加入團結建國黨(United Thai Nation)的總理帕拉育、公民力量黨的巴威(Prawit Wongsuwan,現任副總理)、泰自豪黨的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現任衛生部長)、民主黨的林明利(Jurin Laksanawisit) 、為泰黨的貝東丹(Paethongtarn Shinawatra)、前進黨代表皮塔(Pita Limjaroenrat)等人,被視作守舊派與改革派的競爭,選舉後的泰國政壇是否會帶來新的氣象或是延續過往的保守路線,外界將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 Candidates, contests, and parties: Thailand’s 2023 election in numbers(Thai PBS)
- Factbox: Who are the main candidates for Thailand's next leader?(路透社)
- 泰國:即將來臨的大選存在根本缺陷(人權觀察)
- 看懂泰國政治!2001年到2023年大選和政變一次看(看見泰國)
延伸閱讀:
- 泰國眾議院大選提前投票日,235萬人頂近40度高溫投下神聖1票
- 泰國國會大選的「頭銜與階級文化」:候選人有軍階是加分,已婚與未婚也需明確區分
- 2023泰國大選:總理帕拉育盼執政至2025,前總理戴克辛之女貝東丹談及勝選後願景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泰國國會大選的「頭銜與階級文化」:候選人有軍階是加分,已婚與未婚也需明確區分
最新發展:
-
專訪泰語老師「泰國冰塊」:紅黃衫軍跟塔克辛已成過去式,希望新的政治氣象能改變泰國6月前
-
曾表示拉近台灣關係的「準總理」皮塔,未來會迎向「價值觀外交」重振泰國國際地位嗎?6月前
-
泰國前進黨聯盟簽組閣備忘錄,未列修改冒犯君主罪的刑法第112條6月前
-
前進黨主席皮塔仍未有足夠席次當選泰國總理,第三大贏家泰自豪黨動向受矚6月前
-
親軍方執政聯盟選舉受挫,泰國選民決心支持前進黨與為泰黨翻轉舊政治6月前
-
民生經濟問題是主打,2023泰國大選各黨端出的牛肉真的能吃嗎?6月前
-
泰國大選怎麼看?從最新民調看各政黨選情好壞6月前
-
中國與塔克辛家族的淵源:祖宗、商業利益及政治鬥爭的庇護所6月前
-
6張圖看泰國大選:每四年就改一次選制,泰國選舉到底怎麼選?6月前
-
2023泰國大選:投入政治就能改變成真嗎?那些嘗試撼動傳統政治的年輕激進派們6月前
-
塔克辛再表達結束流亡意願,願返泰國坐牢和照顧孫子6月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