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中共二十大

【中共二十大觀戰指南】黨代會的意義是什麼?習近平取消連任限制,對中國領導核心產生什麼影響?

TNL+ 2022/10/13 ,

評論

柳金財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柳金財

柳金財

畢業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職於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並兼任學生事務長一職。在研究領域方面,主要為政治學、國際關係;跨及中國研究與兩岸關係領域。目前研究焦點主要集中於中國民營企業家政治參與、政商關係、土地財政與地方治理、基層選舉與治理,及全球化與兩岸政經關係、民進黨台獨論述與兩岸政策轉型。在學務實務方面,關注學生品格教育、服務學習、社團輔導、學生自治與權利。現任中華學生事務學會副理事長、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曾任秘書長)、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監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幾年,習近平挑戰了中共傳統「七上八下」、「隔代指定接班」、「領導職務終身制」等潛規則,雖然至今對於中共領導核心和接班人的討論甚多,但別忘了,當黨國中央宣佈要召開黨代會時,其實相關人事佈局皆已完成部署。

第二十屆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也就是俗稱的「二十大」)召開,已由第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定於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舉行。

據公布訊息顯示,本次大會議程包括:總書記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選舉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並於大會閉幕後,隨即召開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負責人、中央政治局成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成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並批准任命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尤其是選舉中共中央總書記。

  • 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意義是什麼?

從中共歷史發展檢視,幾乎重大事件並非在全國黨代會決定。無論是逮捕四人幫事件,並無黨代會決定;或華國鋒主席被迫十一屆三中全會請辭,係由規模較小會所決定;迫使胡耀邦總書記下台為「黨內生活會」,也非正式會議。

事實上,當中共召開二十大會議及公布其召開日期,此已意謂著黨內權力衝突及妥協,應取得一定程度的解決,否則難以召開黨代會。換言之,習近平第三度連任總書記之職已無懸念 ,這打破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所倡議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及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所劃定「七十歲劃線」及「七上八下」潛規則。

歸結習近平主政後其權力集中化過程,不僅壓制江派、元老世代、團派及太子黨;同時其權力集中方式、程度,相較於江澤民、胡錦濤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 習近平主政下的「二十大」,有什麼特殊之處?

相較於江、胡前領導人「兩屆十年」的權力交替方式,習近平不僅推翻集體領導的派系政治生態,同時,也打破世代交替、中央領導班子選拔的慣例及「隔代指定接班」、「七上八下」的潛規則。習近平權力集中化程度,引來西方國家、國際媒體及自由民主社會負面評價不斷,被批判為「習皇」、「獨裁者」及「開明專制者」,尤其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兩任制,擴張又延續權力,在諸多民主化指標皆被評為下降,不利於中國之國家形象營造。

中共黨國高層控制黨代表選舉,缺乏完全自下而上的遴選機制。關於中共二十大黨代表選任,中共中組部對二十大代表產生方式提出:「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覆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此顯示:一、選舉既要從下而上,也要上下結合,選出的代表須由最高層認可。二、中央委員會係由黨代會選舉產生,政治局則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皆在一中全會決定。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專題下則文章:

中共的時勢英雄觀:中國選擇了習近平,還是習近平選擇了中國?



中共二十大:

2022年10月16日,中國迎來近代最重要的一場政治活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的黨代會,會決定未來五年的中共領導班底,然而今年之所以受到矚目,就是因為總書記習近平將尋求三連任,打破中共多年的任期慣例。二十大後,中共將呈現不同於以往的政治樣貌,在中國歷史將具備什麼樣的意義?又會如何影響中共黨史的走向?以及對整個世界文明而言,將產生何種衝擊?中共二十大,是今年影響全球局勢最關鍵的國際事件之一。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