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國民政府整編21師對台中的進攻,二七部隊面臨了重大的危機。縱使敵我懸殊,為了保護台中人的生命與台灣人的尊嚴,二七部隊決定撤退到埔里堅決抵抗。
三、鍾逸人先生談二七部隊建軍計畫
鍾逸人先生提到,岸本重一提供的兩張地圖是他規劃成立二七部隊的起點。若不是有這兩張地圖,他在二二八事件時的想法與計畫或許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掌握了這批武器的埋藏地點,鍾逸人先生認為能夠以此為籌碼,建立台灣人自有的武裝與國民政府談判。鍾逸人先生希望在國民政府發動大規模的鎮壓前,爭取時間整編並裝配出三個師團(註一)的軍力。
鍾逸人先生說:
如果不是有岸本這位先生給我這個地圖,讓我們有這些武器的話,我當時的想法喔,可能會不一樣。(會變得)很消極,不敢要建軍,都不敢。
也因此,鍾逸人先生認為自己作為二七部隊部隊長的任務,並不是坐鎮總部指揮調度。而是要在當時混亂的情勢中,跑遍大台中地區,甚至到嘉義動員聯絡各地的民軍隊伍,讓他們願意集結起來,讓二七部隊發展壯大。
因為我關心的是武器。關心的是自動蜂起的各別隊伍要怎麼樣,讓他們能夠乖乖地納入二七部隊裡面,將來變成力量,不能這樣散散的。要怎麼弄,給你們武器也沒有用啊。(我)當時(留)在二七部隊,沒有作用。嘉義方面要我去,我要跑。
有些人(在)二七部隊的時候看不到我,當然看不到我。我要做事情啊,要秘密的行動,不能隨便給別人知道。所以有些人他們不了解,說看不到我,我在做什麼不知道。當然不知道啦!
這也使得鍾逸人先生所認定的二七部隊,並非專指駐守干城營區,後來撤退到埔里據守的400多人。而是包括整個大台中地區當時所有的民軍隊伍,甚至潛在能夠動員的部隊總數。
所以到底有多少人我不知道,人數到什麼程度我也講不出來。這個中興大學以前歷史系的教授,黃秀政老師。他問我的時候我說多少,第二次問我的時候我又說多少,這差距很大,(因為正確數字)我不知道啊。有很多人說二七部隊怎麼這樣子?他們用這個正規軍這種觀念在觀察,(二七部隊)這種臨時起意的隊伍。所以說他們不知道當時這樣的情形。
但就算確保了人員與武器,鍾逸人先生為什麼會認定短時間拼湊而成的部隊,能夠與國民政府的正規軍一戰?這就必須提到台灣當時特殊的歷史脈絡。由於日本在二戰後期,曾有意動員所有國民發動「一億總特攻」與美軍死戰。所以包括台灣與韓國的殖民地在內,曾讓學生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學習武器操作與基本教練。因此當時台灣學生組織後的戰力,甚至可能高於國民政府非嫡系的雜牌部隊。
但是他們看到,那個時候台灣的學生軍。小學六年,中學五年,都受過日本這個嚴格的粗暴式的軍事訓練。這個行動 一切的一切完全跟日本陸軍的時候一樣,口號什麼都一樣。他們也會獨立作戰喔,你們不要小看他們喔。高中的學生,什麼機關槍什麼他們全部都會用喔,是這樣子。看到他們在馬路上走路,不一樣的。
但國民政府的反應也相當迅速,立刻就在3月7日派劉雨卿率領整編21師赴台鎮壓(註二)。這使得二七部隊沒有時間實行鍾逸人先生原本規劃的建軍方案。在接到整編21師登陸基隆的消息後,要如何迎擊整編21師就成了最優先的戰略問題。
鍾逸人先生迎擊整編21師計畫的構想

鍾逸人先生原本的預測,整編21師為了迅速的大量運送部隊,應該會以火車運送的方式沿西部鐵路南下。
大安溪,就是這個縱貫線鐵路。我們台灣的鐵路有海線跟山線,海線在戰爭中被盟軍炸得亂七八糟碎糊糊,不通,只剩山線勉強可以通。(公路)陸橋也都被美軍炸得亂七八糟,所以你要用汽車從南部到北部也不通。所以唯一的(交通)幫浦就是縱貫鐵路。當時我們所想的就是說,陳儀的援軍可能會沿著這個山線而來。
因此二七部隊可以在舊山線鐵路的大安溪、大甲溪鐵橋與隧道口設下埋伏。試圖以炸藥爆破的方式,將列車困在鐵橋或是山洞內。再以機槍和手榴彈對列車進行炸射,逼整編21師得部隊投降。
所以我當時派一支隊伍去山線大安溪隧道,鐵橋也放一些人,都帶手榴彈跟機槍。如果火車有要經過,有反應就在隧道上用機槍射擊。如果萬一這也沒辦法阻擋,靠近台中州這邊那個橋墩埋設一些炸藥在那邊。要是阻擋失敗,他們來到這裡,就將火藥引爆炸壞橋墩讓他們無法通過。在他無法通過的時候繼續用機槍、手榴彈攻擊,讓他們知難而退。
但整編21師在到達台北後,於3月11日立刻以飛機運輸部隊,以空運的方式增援被圍攻的嘉義水上機場。在嘉義被整編21師的支隊控制後,二七部隊陷入了南北夾擊的形勢。鍾逸人先生談到,這就是他最後在會議中放棄大安溪、大甲溪的伏擊計畫,同意退守埔里的主要原因。
當時是這樣。但是後來發現到他們用空軍的運輸,運輸機。當二十一師的部隊從基隆和高雄用空軍的運輸機載到嘉義跟虎尾,這樣一來我們在大安溪防守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才撤退。
註一:鍾逸人先生與黃金島先生對軍隊建制的概念,都是來自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的編制,與國府方面的編制會有所不同。
註二:文中整編21師的活動,均根據《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二二八」事件資料》之〈陸軍整編二十一師對台灣事變戡亂概要〉一節記載。
【黃金島先生談二七部隊】
一、成立緣由
黃金島先生談到自己在二七部隊的角色時相當低調,只說自己在當時只是一個踏實做事的人。對於政治訴求以及目標什麼的並不熱衷,只是希望貢獻自己在軍事上的專長來保衛鄉里。
黃金島先生說:
在二二八的時候有兩種人,一種人就是認真有在做事的人,一種是只有嘴上出力的人。很多年輕人像我們當時一樣,就只知道埋頭做事而已。但是很多人就只會嘴上出力,像說我做隊長,你做參謀長這樣,而那時候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就只會做而已。
但談到自己過去的軍事履歷,黃金島先生難掩自豪地表示自己在嚴格的日軍訓練標準中,也是難得的精銳。
日本的軍事學校很難考,我曾在海軍陸戰隊服務,在戰時的時候我有待在海南島。我是橫須賀海軍出身的,所以在經過戰地過後就有些作戰的經驗。日本的作戰是很厲害的。在那時候考日本的軍事學校是很難考,600個才錄取100個。所以在最嚴格的訓練中訓練出來,就有作戰的經驗。
黃金島先生在回憶錄《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中提到二七部隊的建立,主要目的是為了「維持治安,保護鄉親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團結民眾力量與方便調度」才通過決議。將台中地區的各民軍治安隊,集中在干城營區統一指揮。由謝雪紅任總指揮、鍾逸人任隊長、古瑞雲任副官、蔡鐵城任宣傳部長,黃金島先生則擔任警備隊長(註一)。
黃金島先生在訪談中,回憶到他在二七部隊中所率領的隊員,主要來自謝雪紅認識的學校教師從草屯帶來的學生:
那時候我訓練的一隊獨立戰隊,而我就去接。謝雪紅的學校有一個教員,好像在草屯那裡,而學生兵就是那個教員的學生。我有去那邊和他說,因為我知道怎麼做,知道衛兵怎麼站、知道怎麼巡邏,所以他就叫我接下這個工作。
黃金島先生還特別提到他在干城營區訓練二七部隊時。日本海陸出身的老長官吳振武(註二)看到後,特地將年紀太小的學生兵遣送回家的軼事:

之後,有一個叫做台中日本的第八部隊軍隊,在旱溪(編按:干城營區周邊地名)的那個軍營。我在那裡訓練那些兵。那時候謝雪紅的學校有一些學生,因為謝雪紅也沒什麼兵力,所以就叫學生們去那裡充當學生兵。但那些學生很多都比槍還矮,很多孩子們那時候都只有高中而已。
吳振武那個(二戰時)日本海軍的軍官,他那時候有去那看學生們站衛兵。因為看到很多學生們都比槍還矮,所以覺得很捨不得,就把槍拿起來對學生兵們說:「回去吧。」因為學生們只有高中的年紀大而已,所以就叫他們回去。
二、二七部隊的政治訴求
談到政治訴求,黃金島先生認為那都是想做官的上層人員在管的事情。他只是負責貢獻軍事專長管理軍務,對政治訴求上的事情並不參與。
黃金島先生談到: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那時候都沒有想要做官,有一些人想要做官,我們只知道要做事而已。在最後他們做官的卻沒有兵,最後都是我去訓練那些兵的。他們在做官的事,只有謝雪紅才知道,我只在台灣待了半年不太曉得。在那個日本的兵營時(的經驗),我才知道兵營的事情,兵都是我在發落的。
但是黃金島先生強調,二七部隊並不是共產黨的軍隊。最大的證明便是在烏牛欄開戰時,中共地下黨聯絡員「謝富」,前來傳達中共指令要求所有共產黨員立刻停止一切活動,隱蔽起來維持組織力量。但除了謝雪紅與親信接受命令離開,二七部隊多數人都留下來堅決奮戰。黃金島先生談到在烏牛欄是為了台灣的尊嚴而戰,留下來奮戰的人都是為了台灣,並不受中共指揮,更與中共毫無瓜葛。黃金島先生談到烏牛欄的戰鬥時提到:
我經歷過戰地我知道,謝雪紅(軍事上)沒有意見。謝雪紅去埔里就跑了,(因為)謝富來傳達共產黨的命令。所以在埔里烏牛欄在打的那些都是學生軍,沒有共產黨的。到埔里的時候我說:「我們如果跑了,就被笑死。(會被笑)台灣人,幹,沒三小。」學生少年比較有正義感,所以我們沒有跑就繼續守在埔里。
那時候二十一師他們的指揮官判斷錯誤,我作戰經驗是有的,所以(整編21師)來的時候我就來應付他們。我們沒有輸的,我們是贏喔。那真的是天意,很多事情是很奇妙的。
對黃金島先生來說,二七部隊除了保衛鄉里,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展現台灣人的「志氣」。讓國民政府知道台灣人不會忍氣吞聲地被欺壓,台灣人是會反抗的。二七部隊的意義是為了展現這種勇敢的反抗精神。
以前外來政權在管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給中國人管。我一定要勇敢和他們對抗,和他們對抗沒關係,我們打打就跑,台灣人就有一點志氣,不能乖乖做奴隸。所以後來有一些外省(人)也很怕我們,像是在二二八的時候知道台灣人也會反抗的。我們不能被白白修理。
二七部隊迎擊整編21師的最終計畫

談到二七部隊在台中迎擊整編21師的計畫,黃金島批評部隊長鍾逸人先生於大安溪、大甲溪伏擊的計畫過度理想,以當時二七部隊實質的戰力根本無法達成。尤其是鍾逸人先生當時曾有提議要在伏擊時用飛機做空中攻擊(註三),黃金島先生認為根本異想天開。
那時候二十一師要進來的時候(抵抗)有兩個方法(編按:另一個是後來實行的退守埔里),(其中一個是)我們就把他們逼到大甲溪,因為在大甲溪那邊石頭很多。那時候隊長就吹牛說二十一師來的時候我們就用飛機讓他投降。以前的人就都很愛吹牛啦,事實上哪有那麼厲害,當時怎麼會有飛機呢?我們講這個實實在在的事是情沒有人會聽啦。
《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一書中談到在眾人合議之後,基於二七部隊兵力單薄,以及擔心在台中人口密集的區域開戰,會捲入無辜的市民。因此決定撤退到埔里,除了依託山區有利的地形抗戰,更能站在側翼位置威脅進入台中的整編21師部隊,讓他們不敢對台中進行屠殺。黃金島先生在訪談時,另外指責部隊長鍾逸人在進入埔里後,便帶著軍餉不知去向(註四)。
去埔里是我說的。是隊長說要去大甲溪,他的書是那樣寫的。我說我們才幾個人而已,人都還不到兩百人,所以我們最好還是到山上去,但到最後隊長去到埔里後拿了錢就跑了。
而在二七部隊成員合議的結果,決定放棄台中退往埔里,以埔里作為迎擊國民政府整編二十一師的基地。
註一:根據古瑞雲《台中的風雷》,二七部隊的主要隊伍有黃信卿的「埔里隊」、何集淮與蔡伯勳的「中商隊」、呂煥章的「中師隊」、黃金島的「警備隊」、李炳崑的「建國工藝學校學生隊」。
註二:吳振武在二七部隊成立前因為槍枝走火受傷,沒有擔任二七部隊的任何職務。
註三:鍾逸人先生於回憶錄《心酸六十年》中提到二七部隊在台中時,曾於「台中女中」尋獲一輛日軍棄置的戰車,並於公館的前日本海軍航空基地得到數架飛機。但戰車與飛機在退出台中前都因無法修復而棄置。黃金島先生則完全否認當時二七部隊有過這些重型武裝。
註四:鍾逸人先生在二七部隊退至埔里後的活動,以及軍餉10萬元的下落,是當事人之間在日後的重大爭議。這10萬元軍餉是台中士紳募集後,以支票的形式交給謝雪紅,再由謝雪紅交給鍾逸人先生。鍾逸人先生在二七部隊撤至埔里後,曾冒險潛回台中將支票兌現,並差點在草屯落入國民政府手中。而日後這10萬元的下落,當事人之間則眾說紛紜。
關於黃金島先生完整的指控,與鍾逸人先生的回應,可分別參考兩人的回憶錄《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與《心酸六十年》。尤其是軍餉下落的問題在事後牽連甚廣,甚至成為中共日後鬥爭謝雪紅的政治材料之一。但這項爭議並非本篇專題主要探討的重點。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當事人回憶錄或是有關的研究論文,也可以參考本次的專題中兩人訪談的內容自行判斷。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專題下則文章:
【二七部隊老兵專訪】烏牛欄戰役:40人對700人,以寡擊眾的藝術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