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麻對人體的害處究竟到什麼程度,由於全球皆有正反方文獻及研究支持,目前仍未有定論。唯一能確定的是,大麻作為經濟和藥用作物,已存在於人類社會上千年。
文:闕士淵
談到4月20日會令你想起什麼?對台灣大部份人來說,4月20日大概就只是月曆上的一個格子,除了過生日以外,好像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理由。人們依然在工作、上課或行程中渡過這平凡的一天。
但在美國及世界各地,這可是個非同小可的日子─因為它是「全國大麻日(National Weed Day)」。再往下看之前,建議可以先點開下面的音樂,放輕鬆,一起來認識這個奇特的節日。
大麻日?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大麻,或者更有趣地說─「哈草」。
在美國,僅管大麻仍屬聯邦第一類列管藥物(Schedule I Drug),但隨著社會不再把大麻當成毒品、各州逐漸鬆綁禁令下,查緝與懲罰已不若以往嚴格,抽大麻也不再是見不得光的敗德醜事。全美目前有28個州開放娛樂用或醫療用大麻,在美國之外包括荷蘭、德國、澳洲、加拿大、烏拉圭、南非、阿根廷等國家都陸續解禁大麻使用;另外在許多中南美洲與歐洲國家,大麻雖屬違法但已開始除罪化。
►墮胎、同婚、基本工資…全美遍地公投 大麻合法化再添華府與兩州
而「大麻日」也逐漸從大學生的反文化聚會,慢慢發展成全國性的節日,甚至流傳到加拿大、及大西洋彼岸的英國。大麻日被定義成一個歡樂的節日,當天,人們無心工作,會先買好零食、酒精飲料等和好友聚會,然後像吸完大麻後那般癡傻地咯咯發笑。但對大麻客來說,最重要的,當然是抽上一管大麻─而且要在下午4點20分時和煙友們一起點燃。
在這一天,全美各大企業甚至也應景地PO出歡慶大麻日的貼文,有些更推出節日優惠:
百事可樂
Today’s To Do List: absolutely nothing. #Mondazed https://t.co/A7rf37ed4P
— Pepsi™ (@pepsi) 2015 4月 20日
HBO
#Happy420. #HighMaintenance is coming to HBO for 6 new episodes. pic.twitter.com/IrHZGeGDxX — HBO (@HBO) 2015 4月 20日
Spotify
It’s April 20th—Inhale artist-curated mixes & the most streamed songs from every #420 playlist http://t.co/ocTbP6sGHp pic.twitter.com/SZ19Qj04jQ
— Spotify USA (@SpotifyUSA) 2015 4月 20日
「420」源起:從5個高中男孩的放浪午後開始
至於這個節日為何被訂在4月20號,理由眾說紛紜。有人宣稱,這是警方對緝捕大麻客的行動代號;也有人指出這是某種大麻中的化學成份;還有說法提到那是鮑伯‧迪倫(Bob Dylan)歌曲中數字相乘得來;更有人認為那必定和希特勒有某種關聯,因為4月20日正是希特勒的生日。
但這些理由都已被推翻,而真相只有一個,這就要說回1971年的美國加州。
當年在聖拉斐爾高中(San Rafael High School)裡,5個要好的同學組成了一個小團體「The Waldos」。那年秋天的某日,他們約定好要找出一個海岸巡防隊員遺留在附近地區的一小片大麻田,而由於約定的時間在放學後的下午4點20分,「420」成了他們的行動代號。
但幾次嘗試後,他們失敗了,大麻田沒被找到,「420」變成抽大麻的秘密代號。往後他們想聚在一起抽大麻的時候,便以「420」相互問候。
隨著60年代末期舊金山的嬉皮烏托邦瓦解,一些搖滾樂手轉移陣地來到舊金山鄰近地區,「The Waldos」的成員Dave Reddix因此和「死之華(The Grateful Dead)」團員混熟,並參與他們公演時的準備工作。 「420」這個代碼也漸漸隨著樂團的巡迴表演而傳開。
不過,「420」真正成為全球大麻客通用的代碼,卻是在被一本名為「High Times(嗨時光)」的雜誌發揚光大之後。 「High Times」旨在倡議大麻合法化,並於每年11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大麻盃(Cannabis Cup)」博覽會。
雜誌編輯Steve Hager開始把「420」這個數字帶入一切跟大麻有關的事物及活動。不過數年,「420」就從一個地方次文化團體的暗語,發展成全球大麻圈共享的符號。
在大麻合法的美國科羅拉多州,甚至有狂熱大麻客屢次將標記「420」的公路里程牌偷走,迫使當局將之改成「419.99」哩以避免小偷再次光臨。
Posted by MILE 419.99 on 2014年1月27日
今日的「420」:大麻合法化浪潮已襲捲全美
「420」做為一個標記,在年輕人之間快速留傳。每年的4月20日,人們聚集在約定好的地點,並準時於下午4點20分共同點燃手中的大麻煙。除了求吸食快感,更是為表達支持大麻除罪化的訴求。
儘管很多人早已嘗試過─包括美國總統柯林頓與歐巴馬,但長久以來,人們對是否應開放大麻一直爭執不休;2015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發現,有將近5成的美國人曾吸食過大麻。結果還顯示支持大麻合法化的比率已升高至5成3,超過反對的4成4。
美國人對大麻的態度,大概可以從2014年歐巴馬總統受訪時的回答看出端倪,他提到大麻不是個健康的東西,「但我不認為它比酒精危險。」
贊成者的理由是,大麻已證實具有高度醫療價值,對人體的傷害也遠低於酒精及菸草,且人們酒後犯罪及吸煙致癌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若後兩者能被政府認可,何以大麻不行?再說,合法化將使政府稅收倍增,也能阻止黑幫及藥頭從中賺取暴利,對財政及社會治安都有正面影響。
近期更有研究證實,大麻可有效舒緩成人慢性疼痛,將大麻合法化可減少人們對於鴉片類藥物(如海洛因、處方止痛藥)的依賴,讓許多因病痛、成癮而受苦的生命從大麻得到拯救。
►紐約時報呼籲取消大麻禁令:不比菸酒危險
►科羅拉多州大麻合法化第一天成果:營收破百萬美金
但反對者卻認為,大麻可能成為吸毒者的「入門毒品」(雖然科學家早已否認),若開放合法,日後人們搞不好就會要求開放如海洛英或古柯鹼等更高級的毒品。2014年,當時還沒宣佈角逐2016總統大選的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雖未在合法化議題上明確表態,卻仍對大麻的角色做出如上評論。
且亦有反對人士認為,大麻若過於容易取得,將對青少年身心造成傷害。目前也沒有如吹氣酒測的快篩方法能辨識駕駛人有無吸食大麻。
今年,為響應「420」,位在西雅圖(華盛頓州是4個大麻完全合法的州之一)的網路媒體Cut Video則專訪3位曾吸過大麻的退休警察,並請他們在鏡頭前「公開地」吸食大麻煙。當被問到大麻可能成為「入門毒品」時,一位前員警則反駁:「你去看那些海洛英成癮的人,他們也都是從喝牛奶開始的啊。」並指出花在拘留大麻煙犯人上的經費,「比送他們去唸哈佛的學費還要多咧。」
大麻在台灣
逛一圈網路上的大麻相關議題,可以發現大部份台灣人的態度都相當保守。相比當前蔚為潮流的乳頭解放、同志婚姻等運動,大麻合法化的支持者仍是相當弱勢。尤其在各大媒體於房祖名、柯震東吸毒事件後,引述毒物醫師林杰樑及顏宗海對大麻的負面評論報導,更使反對者聲勢大振。
大麻對人體的害處究竟到什麼程度,由於全球皆有正反方文獻及研究支持,目前仍未有定論。不過根據《上癮五百年(Forces of Habit)》一書,唯一能確定的是,大麻作為經濟和藥用作物,已存在於人類社會上千年。
在此,如同其它新聞性及科普媒體談及大麻時所言,介紹全美「哈草日」歷史的目的,絕非煽動各位讀者以身試法。然而,在成癮性物質的管制上,若我們將大麻視為會對個人身體乃至國家社會產生危害的「惡魔作物」,為何人們卻對一樣常被濫用,且已造成社會問題的煙和酒抱持截然不同的寬容態度?
唯有釐清此邏輯衝突後,我們對成癮物的管制才能更有說服力;如果只以含糊的「道德」、「國情不同」理由帶過,恐怕難以服人,也無法在全球資訊及貨品快速流通的今日根絕大麻濫用。
若想了解醫療用或娛樂用大麻相關資訊與知識,可追蹤420Taiwan臉書粉絲專頁
相關報導: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Opens Campus for 4/20 Pot Celebration(The New York Times)
- ‘High Park’: pro-cannabis supporters gather in London for 420 day(BBC)
- 420 Day: A physician’s take on pot(FOX News)
- How Pepsi, HBO, Denny’s and a Dozen Other Brands Are Celebrating 4/20(AdWeek)
- Celebrate marijuana on 4/20, but get to work on legalization tomorrow(The Guardian)
- 4/20: The Blunt Truth About Marijuana & Taxes(Forbes)
- Happy 420! Specials And Deals Abound On National Weed Day Across The Country(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 Here’s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Why We Celebrate Weed On 4/20(The Huffington Post)
- Three Ex-Cops Smoke Marijuana On Camera, Give Their Real Thoughts On Prohibition(The Huffington Post)
- 美華盛頓州投票通過吸食大麻合法化(BBC)
- 美國華盛頓特區宣佈擁有和使用大麻合法(BBC)
- Obama: Marijuana No More Dangerous Than Alcohol(The Huffington Post)
- 刑事局:大麻在台灣不可能合法化(自由)
- 吸大麻沒事?你應該要知道的「大麻真相」(蘋果)
- 《紐時》挺大麻「不比菸酒危險」(蘋果)
- 大麻究竟有多可怕?(泛科學)
- 大麻好毒?(泛科學)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最新發展:
-
【關鍵眼中盯】「狗狗教父」馬斯克隨手一推,「迷因」狗狗幣讓你發大財1年前
-
大麻二酚具多種醫療潛力 衛福部:非管制藥品可合法進口5年前
-
一場「令人飄飄然」的社會運動:在特朗普就職當天發送4200支大麻煙的政治意圖6年前
-
一場「令人飄飄然」的社會運動:川普就職後美國大麻政策的轉變與角力6年前
-
證實大麻醫療價值 科學家:調整分級管制以利後續研究6年前
-
至今最全面報告證實大麻醫療價值,科學家籲放寬管制以利後續研究6年前
-
法務部否決「大麻降級」提案的背後,你可以去質疑的幾件事6年前
-
種大麻減緩癌痛被起訴 日男控政府違憲剝奪生存權6年前
-
種大麻減緩癌痛被起訴 日男控政府違憲剝奪生存權6年前
-
420大麻節開玩笑 誤傳420年一遇綠月亮6年前
-
420大麻節開玩笑 誤傳420年一遇綠月亮6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