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覺得無人機可以運用在哪些場域?近幾年,土木檢測、山區救災、小農耕作、消防偵查都開始仰賴無人機,主要原因就是AI促成無人機應用的全面爆發。國內推動這股浪潮的重要關鍵,就是經由「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補助,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培育了許多AI人才,讓產業因此受惠。
找到良好的題目,是AI人工智慧應用能夠落地的關鍵因素,例如無人機與AI的結合,就能夠催生出許多前瞻應用。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看好這一點,因此積極爭取「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補助,短短幾年內培訓出數百位人才,在各個領域發揮綜效。
無人機搭載攝影機、雷射、超音波、紅外線、光照度、聲音感測、溫溼度計等各式感測器所蒐集到的數據及影像,是訓練AI模型的最佳材料,能夠在不同領域進行不同的應用方式。例如在糧食生產方面可以用於辨別及防治病蟲害、營建工程則可以用於土方的計算及完工進度管理。透過無人機與AI人工智慧的結合,可以輕易完成許多原本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及人力的作業。
加速無人機應用落地,期許讓AI產業化
以小農來說,個別農戶所擁有的產業面積並不是很大,但運用無人機巡檢農地取得的空照資料,透過AI分析可以精準預測生產量,進而得以控制銷售數字;土木營建業也高度仰賴無人機與AI,除了可以運用無人機巡查人力不易到達的場域,也可以運用無人機取得各種影像,運用演算法識別後拼接建立AI模型加以整合,就可以用來計算每日的工程進度,也是品質管理的重要工具。
無人機、AI、5G 三項技術的高度整合,更是救、勘災得力助手。在火災、地震、水災、深山等特殊搜救條件下,消防員可以運用無人機搭配 AI 人形骨架辨識系統,將高解析影像回傳,標示出疑似人形的位置,並提供GPS座標,爭取黃金搶救時間,提升受困者獲得救援的機會。
台灣無人機應用發展協會表示,無人機相關的AI培訓課程,對產業和國家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產業必須獲得容易上手、門檻很低、快速將AI導入工作場域的機會。而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讓全民對人工智慧有了深入的了解,帶動更多產業的AI應用落地,「因而促成AI產業化、產業AI化,這是AIGO這個平台最大的效益。」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廣告」
專題下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