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1月,媒體揭露2010年「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第四次精算報告」關於基金「潛藏負債」1兆7895億元,以及軍公教退撫基金當中軍、公、教等部分將分別於2018、2029與2027年破產的結論。如果連同公務員退休「舊制」的潛藏負債6.2兆一起算進去,光是軍公教退休金,總共有將近8.2兆的龐大潛藏負債。
文:吳承紘/ 圖片製作:游承穎、褚勵穎
一切的爭議,得從「基金破產」談起。
2012年國慶日,原本應該是個大日子,卻因為猶如平地一聲雷的勞保基金破產消息,打壞了所有人的興致。
勞保基金委託「川誠精算顧問有限公司」所編製的「民國101年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精算及財務評估」於9月出爐,並做出勞保基金將有可能破產的驚人結論。此事在國慶日當天被媒體揭露後引起輿論譁然,甚至在不久後引發擠領老年給付的連續風暴,讓當時的勞動部與行政院灰頭土臉。
精算報告引爆基金破產危機
11月,媒體揭露2010年「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第四次精算報告」關於基金「潛藏負債」1兆7895億元,以及軍公教退撫基金當中軍、公、教等部分將分別於2018、2029與2027年破產的結論。如果連同公務員退休「舊制」的潛藏負債6.2兆(至2014年)一起算進去,光是軍公教退休金,總共有將近8兆的龐大潛藏負債。
勞保基金的破產風暴猶在眼前,退撫基金的財務狀況一經揭露之後等於是火上加油,朝野與社會大眾焉有不憤怒之理?
然而基金破產非同小可,銓敘部為什麼還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搬磚砸腳,讓一份精算報告戳破現實?
其實,負責管理基金的「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必須按照《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七條規定,每三年委託民間顧問公司針對基金進行精算,以作為基金運作的參考依據。而問題也就出在美世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做的這份第四次精算報告,並延續到由擎天駒顧問公司於2013年8月製作的「第五次精算報告」當中,並非銓敘部在此時刻意火上加油。
到底退撫基金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破產這樣嚴重的後果?
破產疑雲籠罩,軍公教成替罪羔羊
所謂的「基金破產」,簡單地說就是基金的現金用罄,基金收入無法支付基金支出。照理,如果退撫基金的設計良好,每年的收入足以支應每年的支出,並維持一定的安全準備金,為什麼還會破產,然後拖垮國家財政?
精算報告一出,所有人這才驚覺基金的收入與支出都出現問題。然而基金的財務其實早在2000年陳水扁任總統,大力改革「18%」時便已出現檢討的聲音,但因為當時基金才剛成立五年,所以問題尚未浮現。
連串的基金破產風暴後不久,前總統馬英九下令成立「行政院年金改革小組」,考試院也緊急推出公務人員退休制度的改革方案,試圖在這個議題上進行止血,同時不斷對軍公教人員以及社會喊話,強調公務人員退休制度「非改不可」。不久,民進黨亦推出民進黨版改革方案。一時之間,軍公教的退休制度改革成為朝野一致的共同目標,而軍公教人員則在名嘴與媒體渲染下,成了勞工眼中的「肥貓」,並就此埋下考試院與軍公教兩方衝突的導火線。
2013年,在一片對軍公教人員不友善的氛圍下,「再也無法忍受」的李來希公開挑戰考試院長關中,同時公、教團體紛紛上街頭,整起改革事件就此高潮迭起,風波不斷。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