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特別報導

印尼在地觀察:武漢肺炎不再「零確診」,超市人潮是我在雅加達18年來首見

2020/03/03 ,

評論

賴珩佳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賴珩佳

賴珩佳

台大工管系企管組學士、美國紐約雪城大學企管碩士 曾任職外商銀行、外商投資銀行,現任外商資產物業管理公司 執行董事 因緣際會居住印尼雅加達已十九年,從最初封閉自我,到如今樂觀正視,融入當地社會脈絡,期許自己能為未來可能更多的台印交流,貢獻棉薄之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這一個月來,印尼雖號稱「零確診」,政府與民間卻非零作為。除了政府顯而易見的措施,如一開始即果斷禁止中國航班往來,甚至規定從中國運來的貨品須扣留在海關14天以上才可繼續進行相關作業等等

今日(3月2日)近午時分, 印尼的即時新聞通知,總統正召開緊急記者會,宣布印尼有兩例新冠狀病毒確診,引起一陣譁然,因為這是印尼突破之前「零確診」的首例。近一個月來。有別於鄰近國家的嚴陣以待,印尼整體社會風向還是以比較輕鬆的態度來看待。除了從武漢撤僑回印的僑民檢測結果皆為陰性,並在隔離14日後全員確認健康無虞全數返家,網路瘋傳根據鄰近各國病例顯示,似乎有印度裔及馬來裔(印尼原住民)血統更能避免染上此病毒,都說或歸功於印度傳統咖哩料理與印尼傳統薑黃料理等大膽假設,加上原本就樂天與較灑脫看待生死的民族性,在在都讓印尼在過去一個月看起來像處於緊繃世界外的世外桃源,直至今日。

下班後,我想著因忙碌的週末未能補充蔬果的家中冰箱還「嗷嗷待哺」,回家途中前往超市想採購一番,卻被眼前景象嚇壞了—-竟有多人是帶上家中諸多助手,保姆、家事幫手、甚或司機等,一個家庭推了好幾台推車,把架上蔬果、乾糧、生活用品等,幾乎以「掃蕩」方式搬上推車,這樣的景象是我住在雅加達18年來第一次見到,其瘋狂程度遠勝於去年5月,當時因競選總統失敗的前將軍普拉伯沃意欲發起軍人政變甚至揚言不惜讓社會動盪,社會情勢緊繃,總感覺星火一點即可燎原,當時超市的確出現強勁買氣,但與今日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眼看著超市中眾人大開殺戒,對照著我一人「單槍匹馬」,再看到結賬處超長人龍及無數戰果豐碩的戰車,自己頓時像消了氣的氣球,「咻」地退出此戰場,盤算著另闢戰場。刻意選了距離更遠的超市,沒想到此戰場竟早如蝗蟲過境,更甚前者。看著天色已暗,想著空空如也的冰箱,我只能硬著頭皮看看戰場上還剩下些什麼,就帶上什麼。回到家,看到一個個空空的桶裝水桶(在印尼多數使用桶裝礦泉水為飲用水),雖不到平時的「訂水日」,還是「未雨綢繆」地想先訂吧,結果,平時供水的商家表示缺貨中,過幾天有貨再通知我。啥?!住在印尼這18年來,經歷過多次雅加達區大淹水、幾次大地震、幾次恐攻、幾次社會動盪,但是,從沒有過連桶裝水都訂不到!真是無語問蒼天!

AP_20062272966715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一名戴口罩的婦女走在雅加達街道上,印尼3月2日確認首例武漢肺炎案例。

事實上過去這一個月來,印尼雖號稱「零確診」,政府與民間卻非零作為。除了政府顯而易見的措施,如一開始即果斷禁止中國航班往來,甚至規定從中國運來的貨品須扣留在海關14天以上才可繼續進行相關作業等等(根據病毒潛伏期14天的理論),一般民間也進行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行動:例如公共場所、商業大樓等,開始在多處設置乾洗手液、酒精,預算較多的甚至添購空氣清淨機等設備,許多公共廁所除了原本就有的洗手乳,更加裝了洗手後可供抽取的擦手紙,讓人可用來推拉門把等,使民眾對清潔雙手的需求能更輕易取得。另外,社交媒體也早在一個月前有許多發文,彼此提醒在特殊期間,見面時可避免握手與貼臉頰問候,以點頭微笑取代即可。但我觀察對熱情的印尼人而言,這還是稍微強人所難,最近因公因私與我見面的印尼人,仍總熱情地用力握手與擁抱貼臉,完全沒能讓我有遲疑的剎那,一切已行禮如儀完畢。我想起在網路上看到連以熱情著名的義大利人最近都開始以腳碰腳來表達問候之意,這是否代表印尼人對人的熱情其實更勝一籌?但不知今日有確診案例後,社會風氣會不會自此有所改變?

AP_20062273219540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位於雅加達中國城的一間商店,一箱箱口罩陳列在櫃上

印尼今年的雨季拉得特別長,至今仍有豪大雨。雨季原本就是當地人稱「生病的季節」,近年來腸病毒年年約在此時報到,所以各級學校為學子量體溫,確認沒有發燒才可進校門的措施本已行之有年,今年因新冠狀病毒肆虐,現在連許多公共場所也施行測體溫的管控,今天下班連回自己住家大樓,警衛都要幫我們測體溫,以確認大家的身體狀況,說這是管委會接到通知的必要措施,這,真是超乎我想像之外了。

印尼雖是個地大且物產豐厚的國家,但這一個月來在社會與經濟上的檢驗卻可發現其倚賴中國至深且鉅,這樣的效應在可見的未來會如漣漪般層層擴散,政府在穩定民生與經濟上勢必將面臨非常艱鉅的挑戰。如今又再加上確診案例,對於醫療體系與民心的安定更是嚴酷考驗。如果樂觀的思考,這或許是國家檢討並強化自身的最好時機。不管如何,祈願疫情能快快受制,讓被按下暫停鍵的地球,能繼續以她優雅地姿勢轉動,渺小的人類們該學習到應更謙卑,並更尊敬更愛惜這個大家共有的美麗星球。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在柬埔寨的台灣媽媽:在新冠肺炎的恐懼與歧視陰影中,一起祈禱陽光



我在武漢肺炎陰影下的東南亞:該留下,還是離開:

東南亞十國是中國的鄰國,無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的影響,而流連在當地的台灣人、中國人,或是當地華人,在武漢肺炎引發的連串不安、歧視陰影下,如何與之共處,該離開還是留下,都值得被探討與記錄。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