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想起南亞海嘯隔年再訪普吉島,路邊攤商掛著一件用英文依照年份寫下歷經禽流感、SARS、海嘯等災害,最後一行以「現在,我們還在」字樣為結尾的T恤。那,泰國人怎麼看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呢?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CONVID-19)在泰國的數據,統計至3月4日,確診人數43人,其中31人痊癒出院,3月1日出現第一例死亡案例,據媒體報導,該確診者是患有登革熱後又染上新型冠狀病毒才導致死亡。從疫情爆發至今其他事件還包括:
2月13日,鑽石公主號橫濱事件剛爆發,有璽寶郵輪(Seabourn Ovation)獲得允許靠港普吉島。但官方表示未有任何病例。
2月24日,泰國政府公告泰國國民即日起自中國(含港、澳)、台灣、日本、韓國等地旅遊返國後,需居家自主管理14天。
3月2日,政府公告若有商家蓄意囤積口罩並抬價,查獲者將判刑7年或最高罰款14萬泰銖。
在此同時,因為政黨新未來黨被法院判定解散後所引起的各地大學生快閃抗議活動,泰國公共衛生部建議學生們換其他方式進行,避免可能發生的群聚感染,被解散的政黨人士則認為政府以疫情為藉口阻撓。2月29日、3月1日,清邁空氣品質指數pm2.5逼近 200,再次登上全球第一差。
蠟燭多頭燒。想起南亞海嘯隔年再訪普吉島,路邊攤商掛著一件用英文依照年份寫下歷經禽流感、SARS、海嘯等災害,最後一行以「現在,我們還在」字樣為結尾的T恤。那,泰國人怎麼看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呢?
口罩戴好戴滿,好好照顧自己
從疫情爆發至今,自己和身邊的泰國朋友都是口罩戴好戴滿,不管是防霧霾、醫療用或是N95。雖然不致於嚇到哪裡都不去,但都避免出入人多的場合,若非必要去商場或人多的市場一定都會戴好口罩。再來就是勤洗手、隨身帶乾洗手或殺菌濕紙巾、好好照顧自己飲食與適當休息、和別人共餐用公用叉匙等,答案一致。
擔任語文教師的C說,其實對於疫情一直都是擔心害怕,因為至今仍沒有特定藥物可以治療,且傳染範圍越來越廣,除了戴口罩現在也服用在藥理上有減輕流感、一般感冒等症狀的草藥。同樣任教職的Y,因為聽說就算染病治癒也會對肺部留下長久傷害,所以更是小心翼翼。由於兩人都是教授外籍學生的泰文教師,此次因為疫情的關係也暫時不再收新生,「我們無法確認對方旅遊史,基於安全,暫不收新生,收入當然減少。」為了維持舊生的上課權益,課程僅在1月底至2月初暫時停課,現已恢復日常課表,並加強教室與周邊的消毒與清潔。
至於一般人是否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C認為大概只有五成的泰國人正視這件事,在室內公共場所還是有人不戴口罩。自營工作室的P則說,根據她的觀察,在清邁已有不少人會戴上口罩,其他地區則不確定。在旅遊業的A認為多數人還是在意並小心應對:「很多地方出入口或櫃檯都提供乾洗手,商場也一直都有清潔人員擦拭手扶梯。」(註1)

家在曼谷,從事出版銷售的M則認為多數人沒有嚴肅以待,甚至有朋友因為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還曾說出:「(病毒)再怎麼可怕,都比餓死好!」M說,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已經乏力的泰國經濟問題會日趨嚴重,汲汲營營的開源相對重要。
對泰國政府防疫效能的滿意度
農曆春節期間、武漢疫情新聞已經沸沸湯湯,清邁官方仍大動作的在機場迎接中國旅客,出入境也沒有管制或航班設限,市區商場針對中國旅客規劃的春節活動亦如常。即便2019年《CEOWORLD》醫療保健服務品質評比,泰國位居89個調查國家中的第6名,但這段時間以來,泰國公共衛生部在面對疫情處理上的負面新聞,包括部長曾提到這只是一般病毒,或是在街頭發口罩時一時情緒性失言,要不戴口罩的西方旅客滾出泰國等,雖然後續都有道歉,仍為醫護前線蒙了點灰。
(泰國公共衛生部部長失言片段)
近期因為全球疫情加溫,泰國疾管局開始每天公布疫情狀況,地區醫院的醫護人員趁空以比較詼諧的方式拍攝宣導影片,提醒民眾衛教資訊,各家媒體也在官網開闢專題專區,提供民眾參考。只是在疫情公布的新聞下方留言處,鄉民除了加油或表擔心,也有人回應為何不說明這些確診案例都在哪些地區、確診前接觸了哪些人、去了哪些地區等疑慮。
(泰北帕府醫院醫護人員拍攝衛教宣導影片)
從事旅遊業、受到疫情影響工作最嚴重的A,直白認為泰國政府在這次事件的處理上不清楚也做的不夠。P則說,資訊算足夠但防疫的決策太慢,像是口罩價格和短缺問題。兩位語文老師覺得泰國政府提供資訊的速度太慢,規定不清、行政命令也鬆散且漏洞百出,包括分發口罩的公務人員不戴手套也沒戴口罩、未限制觀光客(疫情嚴重的國家)入境、未提供足夠的口罩讓前線醫護人員使用、酒精乾洗手商品短缺等。

在清邁古城中心開店的S覺得一開始還好,但隨著時間過去,政府政策規定不明,像是自主管理的狀況是否有人監管查/驗、入境旅客的相關規定等都不清楚,反而讓他越來越擔憂。他笑說:「反正,先買罐頭食品放著,最壞的打算是萬一在泰確診數字翻盤、疫情擴大,出現像義大利或中國那樣搶購日常用品時,自己還有些存糧;反之,罐頭還是可食,沒有損失。」
旅遊觀光業正面衝擊,清邁遊客減少8成起
2月初清邁年度「花卉節」遊行,沿途旅客已明顯減少。根據清邁機場於3月2日公布,相較去年同期,今年第一季至今的旅客入境人數約減少40%,預估每日約減少2萬2千名旅客(乘客)從清邁機場入境,截至目前為止,累積入境旅客數字約350萬旅客,去年同期則約有574萬。
有店面的S說,原本就安排今年3月淡季進行店內整修,所以本月沒有太大影響,但相較去年2月同期,據他觀察,遊客大約減少8成,進出多為西方旅客。處在風暴中心的A給了更明確的數字,中國旅客減少96%,無論是在地遊程活動、景點、旅行社相關人員都受到很大的影響(註2),許多職員都被放無限期的無薪假,估計全泰國因此失業的導遊約萬人以上,有的公司甚至重整架構或暫停行程。A也是這波解雇潮的一員,所幸他有英語導遊執照,還有機會接歐美旅客導覽。


據網路新聞節目「THE STANDARD Daily」於3月3日在曼谷耀華力路直播內容,知名海鮮餐廳老闆表示疫情之後完全沒有中國旅客上門,現在讓部分員工休假,生意仍過得去,還有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美遊客光顧。老字號烤麵包攤老闆說,大概是原本每天賣5千個麵包,現在降至每天3千;甜品攤業績下滑約8成,人氣粿雜店(ก๋วยจั๊บ)則約少了5到7成的顧客,先以減少進貨因應。
在清邁經營藍染工作室的P也受到牽連,「我的主要客群多為外籍遊客,如果旅遊禁令以及疫情無法在短時間內趨緩,接下來的收入也是煩惱!」
擔任出版經銷的M平常勤跑全國各地書展賣書,2月初清邁大學書展銷售成績已經不佳,這次曼谷國際書展公布取消,出版社或經銷商當然有一定程度的損失,像是已經下單印書的費用,都得趕緊找其他方式繳清,預期的書展收入已無法平衡收支。她說,目前部分公司開始結盟合作(共同負擔運輸成本等),改往其他書展活動,線上促銷同時進行,但暫時無法完全取代現場銷售。
相較台灣與泰國
提到防疫,特別問了剛從台北玩回來的P,請她比較一下兩邊的情形。她說,台北街上或捷運上幾乎每人都戴口罩,雖然泰國戴口罩的人數也不少,但看起來不及台北。而且在市區捷運、機捷等公共空間無時無刻都看到有清潔人員用酒精擦拭手扶梯或乘客會用手觸碰的地方,進出餐廳或店家,都會有職員在門口為顧客噴上酒精消毒,參加九份一日遊,司機也都會在每次上下車幫乘客噴上酒精。感覺很安心。「而且啊,有些餐廳還有專人在門口量顧客額溫耶!」她驚訝的說。因為在清邁的商家會提供乾洗手,但平均來說數量還不及台北多,也不會有職員在門口為顧客噴酒精消毒手。
出入機場也有別。P說,前往台灣的機上,空服員就提供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健康申報表讓乘客填寫,下機後同時將表格連同護照提供給查驗證照的海關人員。回程清邁入境時,空服員僅機上廣播告知若有發燒、咳嗽、疲累等症狀,下機後自行聯繫相關單位。P在臺北旅行的第二天,泰國政府就把台灣列入泰國人旅遊返國後,需在家自主管理14天的名單之列。但在她回國當天,機場人員測量體溫後確認沒有發燒,就僅遞一張健康注意卡,沒有提供她更多訊息或通報就讓她出關。即便如此,P和旅伴還是乖乖在家自主管理。
同時間,泰國公共電視(Thai PBS)也採訪一位剛從台灣旅遊返泰、同樣也居家自主管理的旅客,大致經驗也和P一樣。訪談中,受訪者提及桃園機場人員會詢問旅遊史與身體狀況、確認聯絡方式等,在蘇汪納蓬機場離境與廊曼機場入境的檢查標準不一,前者嚴謹,後者則相對鬆散。

繃緊神經面對非法「小鬼」和潑水節
在南韓確診人數增加之際,泰國黑工將從南韓回泰的新聞也成為焦點。根據《one 31》新聞報導,統計2018~2019年在韓國工作的人數約20萬人,其中有6萬6千人是合法申請在韓工作,有2萬4千人是雙方政府協議的勞工,有12萬人為非法黑工,泰國稱其為「ผีน้อย」直譯為「小鬼」。韓國政府日前公告,讓這些非法黑工在3月1日前自動申報回泰國且不禁止再次前往韓國,目前約有5千人前往移民局申請。但據報導,公告前其實就有黑工陸續返國。
(《One 31》3月3日黑工新聞報導片段)
報導中指出,之前從武漢撤僑回來的泰國人約百餘人,包機停在烏打拋機場並直接進行隔離。這次5千人,該把他們安置在哪裡?且目前從韓國返國只有規定居家管理,這些人分散居住在泰國各地,官方僅告知回國的黑工們要通知疾管單位,但試想,如果已經是違法出國打工了,又要怎麼信任他們會自願申報,或是真能遵守居家自主管理呢?
清邁本地媒體針對黑工問題在臉書進行投票活動,總計3萬人參與投票,其中89%的網民不贊成此時讓他們回國,11%贊成讓他們回來。3月4日又有地方媒體爆出這些返泰的黑工又集中在朋友P的家鄉柯叻*,談及此事,P也提及這些人在韓違法打工期間毫無遮掩還高調打卡,要怎麼相信他們回來可以規規矩矩在家自主管理啊?!

另外,再一個半月後就要登場的泰國潑水節,目前在清邁沒有喊停或調整,可是,沒有人能預測再40幾天疫情能否控制下來,也沒有人能保證潑水節的群聚會不會出現令人困擾的問題?若旅遊禁令未改,外籍遊客不來,旺季不旺會不會再重演呢?
*疫情狀況與相關法令隨時有可能更動,以上內容僅參考至3月4日。
備註:
- 註1:清邁尚泰商場(Central Festival)應是唯一有工作人員在入口測量額溫的商場。
- 註2:日前清邁市政府與地方旅遊業者攜手推出「We Love Chaing Mai」的旅遊推廣活動,這計畫不僅因為新冠壯病毒疫情,自去年開始,與熱季同時開跑的霧霾空污、一年多來強勁上漲的泰銖,都是影響旅客到清邁旅遊的原因。根據地方媒體報導,此計畫包括飯店、 Spa、租車、地方遊程等旅遊業者共同推出最高五折優惠及其他超值方案。此觀光行銷官網正在建置中。
- 註3:柯叻(Korat),全名Nakhon Ratchasima,就是2月8日發生商場軍人槍擊案的地點。關於黑工的相關新聞請見此。
《參考資料》
- 新型冠狀病毒專區(泰國公共電視官網)
- 清邁機場迎接春節入境旅遊的中國遊客(清邁地方新聞《Chiang Mai News》)
- Launch of ‘We Love Chiang Mai’ brand(清邁英文媒體《CityLife Chiang Mai》)
- 40% reduction in passengers at CNX Airport but much work to be done(清邁英文媒體《CityLife Chiang Mai》)
- 3月3日網路節目「THE STANDARD Daily」片段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印尼在地疫情觀察:國情與民情造成防疫漏洞,政策模稜兩可讓人無所適從
最新發展:
-
【清邁市民出任務】因疫情而重生的公共閒置用地,透過社區營造蛻變為清邁的「城市農場」1年前
-
泰國新冠肺炎疫情近況:擬延長緊急狀態至7月底,自行研發疫苗預估明年中量產1年前
-
新冠肺炎對清邁數位遊牧者的影響:簽證是最大麻煩,遠距工作趨勢卻可能帶來正面效應1年前
-
當人們不再上街,泰國一名小販選擇終止懷孕:疫情已經毀了我們的生計2年前
-
【更新】武漢肺炎疫情下的泰國:普吉島封島、雞蛋禁出口一個月2年前
-
防疫資源有限、偏遠省分無檢測能力,武漢肺炎下的東南亞也開始繃緊神經?2年前
-
泰國實施首都局部封閉與邊境管制,引發柬、緬、寮移工返鄉潮2年前
-
穆斯林是否該停止祈禱集會,馬來西亞中央與地方不同調2年前
-
清真寺祈禱恐成防疫漏洞:汶萊首名武漢肺炎病患,曾與多國穆斯林出席吉隆坡宗教集會2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