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我在武漢肺炎陰影下的東南亞:該留下,還是離開

在越華語跑堂老師於武漢肺炎下的生活:「良師難為無生之教」,只好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

2020/04/27 ,

評論

讀者投書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

投稿請寄到 oped@thenewslens.com 來信請附上投稿人真實名字、email和電話,並直接附上投稿內容(Word、純文字皆可)。我們會在收到稿件後24小時內回信,建議勿一稿多投。另外為了國際版翻譯需求,也請附上想要刊登的英文作者名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越南的「社區隔離」和封城是不一樣的概念,越南政府目的是希望能減少大規模群聚的機會,以時間換取治癒率,人民還是可以正常生活外出,只是減少了娛樂,甚至語言中心也關門了,學生也無法親自到中心學習,所以很多在越南的外籍老師也受到這一波疫情波及,頓時失了工作。

文:劉怡華(在越華語老師)

明明已是4月天,河內的天氣仍然不穩定。回想去年的今天早已收起冬衣,換上輕薄的短袖,晚上下課後還能愜意地找一間飲料店,享受課後偷閒時光。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不僅課時大幅縮減,街上的商家大門緊閉,天公也不做美。看著外面穿著雨衣冒著風雨,騎車載著貨物或是葉菜的商人,我只能苦中作樂地慶幸我不必在濕冷的天氣中出門工作。

情同第二故鄉的越南

台灣和越南來來回回已經說不清有幾次,從一開始的陌生害怕到習以為常,航程不到3個小時,在機上吃完飛機餐,補眠一下,很快就抵達的第二故鄉。要說是機運或是註定也好,在越南我實現了華語教學的志業,每一次的飛行都是一段教學歷程,雖然目前的跑堂工作有些辛苦,不如以前只要在一間大學定點教學就好,但這是解除與台灣教育部的「台越華語文教學合作計畫」合約後,第一份的教學工作,所以還是想繼續盡心盡力地教下去。

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3月中旬的時候,我就收到旅行社幫我承辦來回機票的小姐訊息告知,我的回程航班因疫情因素取消了,詢問是否要轉搭其他航空盡早回台。當時我的手邊還有很多課,一時間也沒辦法放下工作說回台就回台,再說越南疫情也不如其他東南亞國家緊張,所以只回覆對方先幫我處理退費,回台日期還不確定。

班機取消後沒過幾天,台灣在3月20日宣布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列入旅遊疫情第3級警告,即便我當時放下工作,回台也必須冒著在機場、機艙裡被傳染的風險,還有居家隔離14天的不便。為了不造成家人的困擾,還有教學上必須親力親為的事情,我選擇延長簽證時間,繼續留在越南。

3月就在我一面安撫在台家人的情緒,一面打聽延長簽證的事宜,一面繼續東奔西走地華語家教跑堂行程,慌忙又按表操課地來到了最後一天:3月31日。就在這天,越南政府決議,從4月1日開始,全國實施社區隔離至15日(後來延長至22日),禁止不必要的社交活動,除了販售民生必需品的店家、加油站、銀行、藥局、醫院仍可開門營業,其他店家一律暫停營業,一般民眾也盡可能待在家。我非一般的越南上班族或台商,有固定的公司行號辦公室,想當然耳,我的家教跑堂行程只好被迫暫停。

RTX7EOL4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兩名在越南機場等待上機的巴西的旅客,帶著越南斗笠和口罩

越南實施全國社區隔離期間

越南的「社區隔離」和封城是不一樣的概念,越南政府目的是希望能減少大規模群聚的機會,以時間換取治癒率,人民還是可以正常生活外出,只是減少了娛樂,甚至語言中心也關門了,學生也無法親自到中心學習,所以很多在越南的外籍老師也受到這一波疫情波及,頓時失了工作。

我也是在越南的外籍教師,不過跟一般歐美外籍教師教授小朋友英語不同的是,我是華語老師,學生遍布各個年齡層、各種國籍都有,從3歲越南兒童、5歲台日混血小孩、13歲韓國青少年,甚至是50幾歲的越南媽媽,都是我曾經或正在教學的對象。在越南全國社區隔離以前,我也詢問過家教學生的意見,暫時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我都能配合,可惜的是,我除了一門原本就是線上家教的課,還有另一門與越南老師合作教學的團體班轉為線上課,其他的到府教學,都希望先暫時停課,等隔離結束後再繼續學習。雖然我並不像其他歐美老師瞬間失業,但對於領時薪的跑堂華語老師,這個4月真的得咬牙撐下去。

一個星期上課的時間減少了,相對的也不需花太多時間準備課程,社區隔離前每天都被家教行程追著跑的生活,現在終於有時間好好地過日常。從隔離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習慣上傳每天的餐食料理照,也算是向台灣的家人報平安,說明我在越南都有好好按時吃飯。除了看新聞關心各地疫情,也有時間和放鬆的心情看許多Youtuber的影片,或是上網看小說,自己也能敲敲鍵盤抒發想法或想像。這段社區隔離時期,我也挑戰閱讀學生以前離別時送給我的一套越南文化童書,他們希望我的越南文能變得更進步,但不懂外語教學的他們,疏不知越語初級的我,看越南文化童書根本有如瞎子摸象,連續幾天下來,也只能看懂幾頁,只好放棄。在社區隔離的第15天,我決定親筆寫下這15天以來的感受,一份中文版和一份越文版,當作是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中的生活紀念。

相較於其他世界各地在國際學校任教的華語老師,老師們忙著拍影片的非同步教學或即時線上教學,在網路社團裡分享各個能線上教學的平台或小技巧,我就像是廢在家的沙發馬鈴薯,想念自己的學生。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這是「良師難為無生之教」,也慶幸現在的科技發達,有了網路無難事,這段空閒時間我也能上網進修,聽了一堂台灣老師的線上教學技巧課,也參與了一場分佈在全世界的華語教師的會談,大家一起分享這段時間的線上課經驗和心路歷程。雖然長時間窩在家,也能把生活過得很充實。

跑堂生活的未來?

4月23日晚間越南總理阮春福宣布,除了部分疫情嚴重地區,其餘城市解除社區隔離,意味著從隔日開始,我的華語跑堂行程可以回歸正軌。整個月幾乎沒什麼課程的我,終於要復出工作不免有些興奮,但一想到又得花上近兩小時的來回車程,冬天忍受寒風冷雨,夏天對抗乾燥酷熱……還是待在家最好啊。我嘆了口氣,賺錢真是不容易。

說到錢就不免俗氣,但現實就是沒有錢就無法生活下去。4月的薪資大幅縮減是事實,慶幸我到現在還能衣食無虞。一方面是相較於台灣,越南的基本生活飲食價位低,而且社區隔離期間沒什麼娛樂花費,只有三餐自理的食材費,另外也要感謝自己一直以來都有的儲蓄習慣,除了每月薪資都會撥出一部分當作是帶回台的定存資金,還有一筆當我把身上所有現金都用完時,就可以動用的「救命金」。平時就很注意開銷的我,在疫情非常時期用錢更加謹慎,對每月薪資都有所不同的跑堂華語教師來說,沒有及時行樂花大錢享受的本錢,未雨綢繆的多方儲蓄才是細水長流。

RTX7F5WC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越南政府宣布解除社區隔離後,一名男子在位於越南河內的餐廳內,帶著口罩為重新營業而準備

除了節流還要開源,如何能增加更多學生?如果想繼續當跑堂華語教師,可以開始思考個人品牌的建立,目前我仍隸屬一家華語中心的老師,但也以個人名義接了幾個家教。首先要如何讓學生認識你?透過當地臉書社團網站張貼廣告是最直接的方式,但在越南的外籍教師仍是以教英文為主,眾多語言中心的應聘資訊也是應徵英語母語人士的師資,台籍華語教師仍屬少數,因為稀少所以競爭也相對較小。如果有學生願花上比越南教師高上數倍的學費跟華語母語者學習,又有教學經驗和專業師資背景加成,就能將時薪訂得更高,所以一開始鎖定的學生族群,就應當是在越南欲學習中文的外籍人士,或是負擔得起到府家教費用的越籍中產階級家庭。

另外,線上課程在越南仍是一塊待開發市場。受到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對線上軟體不熟悉的老師硬著頭皮就上了電腦螢幕的教學現場,但教學方式仍擺脫不了實體課的制式。就我的自身經驗和觀察,如果能選擇,越南學生仍偏好面對面上課的實體課程,與其在疫情期間上線上語言課,不如待疫情過後再報名實體課程,不僅能見到老師本尊,也能與同儕間互動。我認為若要在越南推廣線上課程,可先從一對一開始著手,這樣的課程形式,讓老師可只專注於一位學生,為其設計客製化課程,相對的,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必須要夠強,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目標。

越南全國社區隔離時間佔了大半的4月就要尾聲,期盼過了五一勞動節連假後,街上的商家也能陸續開店營業,隔離期間想念的,不只有教學上的成就感,還有溫飽我肚子的越南美食。我也祈禱台灣的疫情能亦趨穩定,下次回台不知道是幾月,只能繼續待在越南繼續把工作做好,平凡過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大馬尼拉封城下之怪現象:官僚失能民間弱弱相殘,補助資源疑似遭分贓



我在武漢肺炎陰影下的東南亞:該留下,還是離開:

東南亞十國是中國的鄰國,無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的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的影響,而流連在當地的台灣人、中國人,或是當地華人,在武漢肺炎引發的連串不安、歧視陰影下,如何與之共處,該離開還是留下,都值得被探討與記錄。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