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原本大家期待在10日到期的「緊急狀態過度時期」結束後,社會能有更多鬆綁,但是隨著近月來「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的疫情,醫療資源瀕臨飽和崩潰,目前更又宣佈14日要恢復「緊急狀態」。
台灣人在印尼的光榮感,大概從近20年前在印尼爆紅的台灣F4流星花園為始,直至最近才又再創高峰。在我生活中與工作上遇到的印尼人,對於台灣此次截至目前的防疫成就,尤其從當地媒體聽聞台灣的生活幾乎一切仍循常軌運轉,皆讚嘆不已!往日「Taiwan與Thailand」、「台灣是否為中國的一部分」曾讓某部分當地人偶有混淆不清或辯駁討論,但現今幾已不復聞。台灣因著這個讓世界亂了陣腳、甚至幾乎停止運轉的病毒,轉禍為福,天時似乎給了台灣展開歷史新篇章的機會。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原本大家期待在10日到期的「緊急狀態過度時期」結束後,社會能有更多鬆綁,但是隨著近月來「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的疫情,醫療資源瀕臨飽和崩潰,當局只好又宣佈14日要恢復「緊急狀態」。在這個許多國家已從疫情高風險區轉降為中低風險區的時刻,印尼的第一波疫情從3月爆發至今卻仍在往高峰邁進。個人觀察原因如下:
一、政府空有法令卻無執行能力
根據現行政府規定,由外國飛抵印尼,若已備有PCR檢測陰性報告,仍須做14天居家檢疫(未備有PCR檢測報告,則由機場送至集中檢疫所),但事實上卻是各憑良心行事,因為政府並無有如台灣引以為傲的確切戶政資料,也無足夠人力物力能建立嚴密的監控網路。從機場入境後直奔餐廳、辦公室、甚或旅館等公共場所者不在少數,但既無執勤監督者也無詳細罰則,較溫暖隨意的民族性也不習於勇於舉報,在在都是疫情漏洞。
另外,之前政府規定,搭乘國內航班也須具備檢測陰性證明才能登機,但未具備證明卻「帶足現金以備不時之需」的乘客登機也時有所聞。這樣無執行魄力的法令,其實只是形同虛設。
二、政府讓人匪夷所思的政策
雖然印尼中央與地方政府也參照多國防疫政策,訂定許多防疫規範,但某些政策卻讓人不解其防疫邏輯。以首都雅加達為例,在疫情之初,政府宣布「緊急狀態時期」(印尼語簡稱PSBB,直譯為「大規模社交限制」),因應車流減少,上路不須遵守「車號單雙號分日分流限制」,日後政府因社會經濟壓力,在疫情未緩情況下,宣佈轉為較寬鬆的「緊急狀態過渡時期」,並立刻要求恢復疫情爆發前雅加達實施的「車號單雙號分日分流限制」,導致絕大部分家中只有一輛車的中產階級,在非該車號可上路的日期,只能棄自駕車而改搭大眾交通運輸,導致社會群聚增加。
再者,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間,喜歡抽樣突擊檢測辦公大樓等公共場所,以確保各公司行號是否遵循政府的規範,如大樓內的防疫措施及設備、企業組織內的分流工作安排等。立意雖好,但來查勤的人員甚至要求多方人員一起參與討論以立官威,若視察結果未達預期,還會一來再來開會討論。明令禁止群聚,實則增加群聚,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三、政客無膽觸及的宗教考量
印尼為世界第一大伊斯蘭教國家,超過八成七的國民信奉伊斯蘭教,處處可見的大小清真寺,一直是人民精神的寄託。尤其每週五中午的集體禱告禮拜,更是許多伊斯蘭教徒每週生活重心之所在。清真寺的集體禱告禮拜,一般都是人滿為患,甚至滿溢到清真寺外的道路席地而坐的也不在少數,這樣的群聚對疫情不啻雪上加霜。
之前在「緊急狀態」下,政府只是「勸導」不要在清真寺群聚,可以在家中自行禮拜即可,但其實效果不彰,甚至認為禮拜前大家都洗手洗腳、已符合衛生禮節的民眾仍不在少數。日前剛宣佈要重回「緊急狀態」,明令所有清真寺需要關閉(但命令是從下週一開始,今日週五就想當然爾不算在內啦),而雅加達省長接受電台訪問時卻又說,我們要求所有大型清真寺和有「確診病例」的小區清真寺關閉(那「無確診病例」的小區清真寺呢?),這樣模稜兩可的說法似乎給了許多模糊空間。緊急狀態的命令中還提到若是「遵循法規、政府許可」的宗教活動,則仍是可行。
宗教議題在印尼至高無上,至今所有政治人物都會建議大家戴上口罩,卻無人敢明確提出關閉所有清真寺、暫停所有宗教活動的聚集,也許因為這樣提案的後座力,對他們政治生命的影響將遠勝過疫情帶來的災難。
除了上述因素,印尼人熱情、愛社交的國民性格也讓戴口罩易流為形式。不論是我的印尼同事或者因生活、工作接觸的印尼人,當彼此戴著口罩講話,常講著講著就忘情地將口罩拉下,我想大概是潛意識想表達親切、也想給我看看不甘被藏於口罩下的真誠笑容。但是啊,對方口罩拉下的那一刻,總是令我心驚膽顫的開始。
印尼的疫情控制,因為國情與民情,真的實屬不易啊!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經歷兩個月宿霧封城後我搭上「美國大使館特別班機」,一切目標都只能按下暫停鍵
最新發展:
-
向駕駛人鞠躬微笑賺錢貼補家用,在雅加達車流中討生活的小銀人和假面騎士1年前
-
【東南亞週報】星超過6千人已接種輝瑞疫苗|印尼佐科威帶頭接種新冠疫苗|泰推70億美元刺激經濟計畫2年前
-
【東南亞週報】輝瑞疫苗抵新加坡亞洲第一國|泰國龍仔厝府海鮮市場爆群聚感染|柬越邊界勘定兩法律文件生效2年前
-
【東南亞週報】泰簽約採購「牛津疫苗」|美國安顧問訪菲贈武器|柬三在野黨組高棉民主聯盟2年前
-
為拯救經濟而通過的《創造就業綜合法案》,為何引起印尼大眾的憤怒?2年前
-
【東南亞週報】緬甸印尼選舉預計如期舉行|泰國對臉書推特採取法律行動|新加坡總人口數負成長2年前
-
【東南亞週報】緬甸疫情升溫在野黨要求推遲大選|星國與蘋果手錶合作推健康APP|杜特蒂擬優先採購俄中疫苗2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