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轉變速度猶如疾駛列車,再這樣繼續開發下去,身為有私心的外國人,實在很擔心幽靜的清邁、過往帶著驕傲的藍納文化(Lanna)會不會被洗褪原色。
十幾年前首次踏進清邁(Chiang Mai)以及爾後幾次再訪的經驗,都有一種無論外面世界怎麼電掣風馳的改變,她都一直維持樸實平靜的自有慢步調走著。於是乎,在2013 年,決定趁職場上的中場休息到清邁學泰語,但也就在這段時間遇上了清邁變化最迅速的時期。

逸靜生活太迷人,一個半月延展為年
2013 年,還不清楚自己職場的下一步計劃之前,「不如去泰國把自己七零八落的泰文好好學起來」的念頭跳出來,考慮當下想要的簡單與安靜,就直接捨去當時比較熟悉的曼谷而選擇北上清邁。
那是個青黃不接、俗稱五窮六絕的旅遊淡季,在兩個語言中心密集學了一個半月,覺得好像有點心得與成就感,加上那份平靜生活步調實在太迷人,「那就打鐵趁熱申請學生簽證繼續學下去吧」的想法是待下來的起點。未曾料想到會一年待下一年。

體驗、體驗再認識,瞎子摸象範圍擴大
此後,除了上課,把自己丟在這座美麗的文化古都,用追節慶數算日子,包括漂亮的水燈節、瘋狂又美麗的潑水節、繽紛的花卉節遊行以及饒富創意的市集;第一次體會熱季高溫伴隨著山區火耕的burning season,空氣極差,可是沿著護城河邊的阿伯勒開得好燦爛怎能不走去看看;知道泰北的冬季很涼,但沒想到會遇上在戶外吃火鍋都會冷到外套不能脫、傍晚下課起風時,薄gore-tex就得隨身帶的溫度。

初來乍到異地,遇上很好心的泰語老師們,耐煩地回答我這個外國人對信仰、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疑問;透過本地朋友認識幾位從曼谷移居清邁的藝術家們,是開啓接觸泰國現代藝術的小小氣窗。在對自己泰文程度有點信心之後,試著去參加當地文化活動、講座,包括捏陶、縫製卡倫族布包、自然染布、傳統祭神與生活花藝、棕櫚葉編織等工作坊,是觀察並進一步認識泰北傳統文化的最佳平台。


在旅居清邁之前,傻傻地以為對已經來過二十多次的泰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的住下來且會用泰語之後,才發現以前其實只摸到這頭大象的鼻毛或耳垂。撇開在異國生活的必要門檻,這裡有趣且耐人尋味的事物太多,有時甚至會有光從點、線、面的邏輯去理解她,卻經常收不了線頭帶點惱人的迷路趣味。除了更親近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藴,觀察跟著時代迅速轉變的城市樣貌也成為基本的生活日常。

東協踩油門,見證山城轉變
距離曼谷約700公里,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當初剛認識她時,發展進程遠不及首都的三分之一。早年為了市容而訂下的限建令適用至今,古城週邊一定範圍內的建築不會高過佛塔,東、南、西、北四面磚紅城門一直都在,素帖山上的素帖寺在晴朗無雲的夜空,仍可從主要道路上看到寺裡亮起的燈光。
一直覺得清邁應該就會這樣也希望她就維持這樣,好讓我們部分想要安定、慢步調的異鄉人,有個跳脫既定生活的療癒旅居所。但怎麼可能沒有變化呢。
當初完成所有簽證申請,再回到清邁是同年10月底,那時清邁市區已經從原本僅有兩家獨霸多年的百貨商場,在不到一季的時間內,迅速加上三家大規模的百貨商場開張;公寓建地開始在清邁大學和高速公路外環附近區域陸續增加中,市區閒置許久的舊建築開始有外地人購入,並重新裝潢改成民宿或青年旅館。
同時,東南亞國協(ASEAN)的正式整併日期趨近,包括清邁等靠近邊境的幾座城市成為當然鎖定發展的目標,加上因為電影《泰囧》而湧進的大量中國旅客潮,這些改變只是剛開始。

城市景觀之變,中客、退休人士再推一把
海外旅客版圖的游移開始影響城市樣貌,過去觀光區常見的英、泰雙語招牌或解說,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標上簡體中文;清邁大學因為無法負荷太多中國旅客進出,乾脆強制規定旅客一律搭乘付費遊園車進入校園。古城商店和部分商場甚至是7-11便利店門口幾乎都插上支付寶的旗子,亦曾出現外來投資經營市區景點接駁車,讓中國旅客掃描二維條碼就可以登記搭車。

這些轉變當然其來有自,根據泰國觀光局的統計,2013年中國旅客入境清邁的人次約144,327人,占總外籍觀光人數的四成,相較往年,約有130%的成長。猶記得2014年中國春節,因為開放自駕遊,從中國沿著緬甸開進清萊、清邁的私家車不僅來自距離較近的四川、湖南,甚至連北京的車牌都可在市區路上見到。
不僅是中國旅客,從歐、美、日、韓申請退休簽證移居清邁的人士也逐年增加中,投資客順風跟進也是必然。生活機能較佳的區域,地價自然水漲船高,其中又以台灣旅客暱稱為小天母的尼曼明路(Nimmanhaenmin Rd.)一帶,改變最為明顯。巷道內的老排屋紛紛改裝成迷你青年旅館或推掉重建為小旅館加上一樓商店出租的新建築,人潮看起來好像會帶錢潮,所以地價房租開始漲,店家若能承受租金上揚,還可繼續撐著,不堪負荷或客群非觀光客的店家就紛紛轉移陣地,導致該區約每三個月,店家分佈就會有一些新變化。其他觀光區域暴增的橡膠枕和泰國化妝品伴手禮品店,亦同。
清邁原色褪色了嗎?
由於轉變速度猶如疾駛列車,再這樣繼續開發下去,身為有私心的外國人,實在很擔心幽靜的清邁、過往帶著驕傲的藍納文化(Lanna)會不會被洗褪原色。
所幸,剝掉吸引觀光客的媒介,基本傳統文化與藝術仍在,2016年慶祝建城720年的潑水節前傳統遊行令人驚豔,文化推廣中心的活動依舊在自己的計劃中行進,泰國文化設計中心的年度設計週活動還是辦得精彩漂亮,至於樸實風格的店鋪、民宿或餐廳,則外移到郊區,想要感受泰北那份輕盈的才氣或氛圍,走遠一點還是可以拾起幾分。
只不過,那些和觀光推廣綁樁的節慶活動,能否在熱鬧表象的宣傳下保有原本的精神、不過度變形膨脹導致覆水難收的環境危機反噬,就是另一個層次的議題了。
註:清邁為中國電影《泰囧》主要拍攝地。
參考資料:泰國創意文化中心出版品《หนี ห่าว มา 你好嗎?》
關於女子@清邁的故事:女子@清邁:她決定重返當地學泰文,就此在這座城市住下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
專題下則文章:
台幹的河內大冒險:過去他對東南亞毫無認識,如今卻是不折不扣的「越南通」
最新發展:
-
曼谷老城划槳板探索運河風景,泰國青年致力恢復運河往日榮光11月前
-
清邁老屋搬遷不傷「符」,拆解前有請專業老師傅向守護神報告2年前
-
新型冠狀病毒在泰國:防疫生存之戰,要錢還是要命?2年前
-
【數位遊牧者】在清邁,我看見數位遊牧光鮮外表下的掙扎與考驗3年前
-
中國施以金錢攻勢,泰北僑校「正體中文」讀寫推廣漸現隱憂4年前
-
「泰國人會歧視自己國人?」為解決心中疑惑,我走進泰國東北一探究竟4年前
-
【潑水節專題】泰國新年吃什麼菜?吃個ลาบ添好運,品嚐波羅蜜有貴人來4年前
-
【潑水節專題】泰國潑水節預備備起:事前準備、注意事項五四三4年前
-
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泰國清邁「牛市」,郊區的露天百貨公司5年前
-
女子@清邁:她決定重返當地學泰文,就此在這座城市住下5年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