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針對「新南向政策」,荊柏鈞首先提到,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最大收穫,是台灣開始系統性地討論東南亞,尤其在有6.5億人口的東南亞區域,GDP合計約3.2兆美元,區域經濟整合所帶來的效益不容小覷,而身處東北亞樞紐的台灣,若無善用此優勢是非常可惜的。
文字整理:吳象元
「新南向」這個名詞,在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成了國人最為人所知的國家政策,也讓「前進東南亞」成為許多台灣年輕人嚮往的職涯目標,而我們今日要訪談的對象,他從學生時代便開始耕耘「東南亞」議題,如今是《南洋誌》創辦人、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候選人的荊柏鈞。
今日我們就要來和柏鈞談談,是什麼原因踏上這條研究東南亞的旅程?又是什麼契機,在2015年5月和居緬甸的台灣律師曾勤博創立了以東南亞為核心議題的新媒體《南洋誌》?此外,他也會從台灣、新加坡、英國的三方視角,評論台灣推動「新南向政策」在國際關係的現況與挑戰。
啟發荊柏鈞對東南亞的興趣,是2006年的緬甸之旅,當時還是大學生的他,和國際組織「Learning Across Borders」前往緬甸,與日本大學生一同走訪了曼德勒和蒲甘等地。當時緬甸仍是軍政府掌權,經濟發展上尚屬落後,這對在政治系課堂上以接收歐美為主題的荊柏鈞而言,才發現自己對緬甸歷史和政治都不是那麼熟悉,就此種下了研究東南亞的種子。如今十多年過去,歷經華府讀研究所、就業,到赴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任副研究員、倫敦國王學院讀博士,除了持續在學術領域精進,也不斷思考要如何把東南亞的資訊帶給大眾,因此在2015年和律師曾勤博創立了《南洋誌》,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大眾能更加了解東南亞。
荊柏鈞首先提到台灣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最大收穫,是台灣開始系統性地討論東南亞,尤其在有6.5億人口的東南亞區域,GDP合計約3.2兆美元,區域經濟整合所帶來的效益不容小覷,對身處東北亞樞紐的台灣,若無善用此優勢是非常可惜的。
而談到在推動此政策所面臨的「中國因素」,荊柏鈞認為外交限制不可避免,但我們也要對台灣的經濟實力保持信心,特別是「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在東南亞有口皆碑,舉例來說,過去他在訪談官員或商務人士時,聽聞他們提及台灣機械工具在東南亞的高競爭力,雖然台灣機具價格較高,但因製程品質把關良好,讓東南亞商業夥伴願意和台灣合作。此外,在中國土地和勞力成本提高、政治環境不穩和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許多企業也開始將生產線移到東南亞,因此不是只有台灣有「新南向」,許多周遭國家都有類似的政策,例如南韓的「新南方政策」、日本的「自由與開放印太策略」、美國的「印太戰略」和印度「東進戰略」。

至於外國是如何看待台灣的新南向?荊柏鈞表示,新加坡學者會拿中國的「一帶一路」和台灣「新南向政策」做比較,也因無法和中國在東南亞的勢力相比,而得出「新南向失敗」的結論,對此荊柏鈞認為,新加坡的看法忽略了「新南向」聚焦在軟實力和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面向;至於英國學界,因本身也是島國、鄰歐洲大陸,主要是從「分散外貿風險」的角度來檢視,尤其英國內部有一部分的人是支持不要過度依賴歐洲市場,而是往「英國全球化」(Global Britain)邁進,和全世界做生意,不過基於英國和台灣在地理上還是相隔甚遠,在這議題上的討論依舊不多。
而回到台灣近幾年對東南亞看法的變化,荊柏鈞直接地表示,過去因台灣人最初接觸到的東南亞人士都是勞動性質的工作者,因此會有「看不起」的心態,但近年在政策推廣和大量資訊分享下,大眾開始了解東協的重要性,而實地走訪的旅遊經驗,也讓大家看到了東南亞正面的發展現況,他也提到,如今很多學弟妹在大學會選擇以東南亞語言作為「第二外語」,而非過去較受歡迎的歐洲語言或日語,顯示有越來越多人對身為「鄰居」的東南亞有更多興趣,而這些都是這幾年台灣社會對東南亞認識的改變。
編按:訪談中提到的「曼德勒動亂」口誤為「曼德拉」,為2014年7月在緬甸爆發的一場宗教衝突。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馬來西亞的「一國兩制」,沙巴青年訴說東西馬「兩岸」的差異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