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有許多來自緬甸的華人,有的人是泰緬孤軍後裔,有的人是當年排華運動而逃來台灣的,因此緬甸華人的命運也牽動著台灣。緬甸是曾有排華歷史的國家,長期被排擠在公民身份外的華人,與緬甸政府、中國大陸關係的糾葛,值得討論。
在這集《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中,訪談的對象是來自緬甸北部撣邦當陽的第三代華人清風(化名)。清風目前在台灣就讀大學,在節目中要來跟聽眾、讀者們分享緬甸華人的歷史,以及緬甸華人在今年2月政變後的處境。
其實台灣與緬甸華人的關係相當緊密,在台灣更有許多來自緬甸的華人,如新北市南勢角的華新街,就有許多緬甸華人移民,其中有的是當年國軍的泰緬孤軍後裔。
所謂的孤軍後裔,是指國共內戰爆發後,退守在緬甸、泰國邊境持續反共的國軍部隊。這批國軍駐守在當地後,有的與當地人通婚留在當地,有的則選擇接受中華民國政府指示返台,除了南勢角華新街外,南投縣的清境農場、桃園龍岡忠貞新村也是這群泰緬孤軍來台後的聚落,而這些國軍及其眷屬,就成了台灣社會裡一群有特殊歷史的族群。
除了孤軍後裔,在台灣的緬甸華人,也有的是因1967年排華運動流亡而來,因此緬甸華人的命運也著實牽動著台灣。
由於緬甸北部邊境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因此祖籍為雲南的華人多分佈在「上緬甸」,如曼德勒(亦稱瓦城)、撣邦等地,清風的家族史便是這樣的移民背景。而祖先來自廣東、福建等南方省份的華人,主要集中「下緬甸」,即南方的仰光,他們最早是在中國明清時期透過貿易移民過去的。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一樣,緬甸華人在商業、經濟上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清風提到,1967年排華運動爆發時,暴動主要發生在仰光,而經歷排華的「下緬甸」華人,因華文教育已被根除,因此「下緬甸」華人的「緬化」程度,會比「上緬甸」的華人來得高,另一方面,在緬甸也有一支被官方承認的少數族群叫果敢族,實際上他們也是漢人。清風提到,有的華人為了得到正式的身份證(紅卡),因此在填寫族裔證明時,會謊稱有少數民族、果敢族的血統,這也是緬甸身份政治下的務實選擇。
緬甸的身分證有三種不同類別,分別是「國民身份證」(紅卡) 、「客籍公民證」(藍卡) 及「准入籍公民證」(綠卡)。只有持紅卡者才持有完整的公民權。
根據緬甸1982年公佈的《公民法》所指定的身份分級制度,公民必須是1823年前居住在緬甸的居民之後裔,故1824年英國殖民後才進來的少數民族只能是外國人,因此隨英國人殖民需求而進入緬甸的華人、羅興亞人,才有無法得到身份證(紅卡)的情形。如今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多達135個,其中包括因1897年《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的簽訂而劃歸緬甸的果敢族;果敢地區在清朝時期就有漢族居住,而果敢族以外的華人,若無特別證明,就只能領到外僑證(FRC)。
在對中國的認同方面,清風表示有世代差異的存在,上一輩的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有強烈的認同,依然把中國視為祖國,背後的原因除了可能是第一、二代移民外,也有不同地區的身份證政策,有的華人至今仍不是緬甸公民;而清風自身出生時還不是緬甸公民,直至來台灣唸書時,緬甸已由翁山蘇姬領導的文人政府掌權,他才成功辦理到身份證(紅卡)。
清風表示,許多緬甸華人為了避免排華事件重演,因此在抗議中表態反對中國支持緬甸軍方,但清風也強調,確實許多緬甸華人已「在地化」,對緬甸的認同比中國更深。清風坦言,許多上一代的緬甸華人因經歷過血腥鎮壓的8888民主運動,因此會傾向選擇沉默以求生存,而這次政變站出來的華人,多是年輕一代的緬甸華人,如3月3日在示威抗爭中被緬軍的槍斃身亡的華裔女生鄧家希,已成了這次緬甸華人反政變的代表人物,而鄧家希也是與他就讀同一中學的學妹。
最後,清風也呼籲希望能有更多的台灣人能聲援緬甸的反政變抗爭,多分享正發生在緬甸的新聞讓更多人知道。
延伸閱讀: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獨立撰稿人翁婉瑩:我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就此無法轉身就走
- 翁山蘇姬主政後改善了華人的公民地位,這次政變華人不再為「中國因素」而選擇沉默
- 緬甸華人反對軍方政變:即便父輩依然勸阻要「安分守己」,但新一代華人這次拒絕犯下「平庸之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
專題下則文章:
美國越裔就愛這紐奧良品牌的咖啡,這關聯竟然要從拿破崙講起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