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料理的特色,緬族人料理多用到薑黃、辣椒粉,如咖哩飯、魚湯麵,而魚湯麵是緬甸南部料理的經典菜色。由於緬甸幅員遼闊,而且被中國、印度、泰國、寮國等鄰國包圍著,因此人口的流動與融合,讓緬甸料理充滿特色。
這次《阿巴卡峇 東南亞電台》第二季第二集節目的主題,是介紹緬甸飲食文化,來賓是《緬甸街》雜誌創辦人楊萬利、主編姚羽亭。他們也是Podcast節目《鳴個喇叭!緬甸街》主持人,團隊名字就叫「喇叭女子」,「鳴個喇叭」是音譯緬文你好的意思。
主持人楊萬利是緬甸新住民,姚羽亭是台灣人,他們是在2018年創辦介紹緬甸文化的《緬甸街》雜誌,因為他們活動的地方,就在俗稱「緬甸街」的新北市南勢角華新街。除了辦雜誌,在許多週末,他們也舉辦社區導覽活動,直到2020年3月才開始投入Podcast製作,介紹緬甸文化、和時事課題。
《鳴個喇叭!緬甸街》自2020年3月開播以來,共播出了2季、30集的節目。第一季內容多偏向介紹緬甸文化,以及在台灣的緬甸新住民故事,如介紹華新街的歷史,而第二季在今年2月播放以後,由於正逢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關注的視角開始從台灣回歸緬甸本土,跟聽眾分享緬甸現在的局勢。
從喝奶茶就可以看出誰是觀光客?
信不信,華新街(以下簡稱緬甸街)的在地人,只要看你手中買的奶茶,就能知道是不是觀光客呢?
其實很簡單,在地的緬甸居民雖然喜歡喝奶茶,但多喜歡喝熱的,無論是夏天或冬天,始終如一。而一般到緬甸街消費、遊玩的外地人,就如在台灣的飲料店消費般,多買冰奶茶,所以只要從看是買熱奶茶還是冰奶茶,就能看出是不是「觀光客」,萬利與我們分享道。

不過萬利也說,雖然到她年輕的這一代,爾還是會喝冰奶茶,但心境是不一樣的,喝冰奶茶像是在喝飲料,而緬甸街的長輩在喝熱奶茶時,是在喝一種鄉愁。
萬利指出,在華新街的緬甸華人,多是因60年代緬甸的排華政策而過來的,這與其他在台灣的緬甸移民歷程相當不一樣。除了南勢角華新街外,在台灣的桃園忠貞新村、清淨農場也有緬甸移民社群,而當地的緬甸料理多是雲南食物,因為這兩個社區的移民多是國軍的滇緬孤軍後裔,在不同時期被台灣政府接收來台的。
南北緬甸料理大不同
在台灣,可以看到有的緬甸、泰國或雲南餐廳,會寫泰緬料理、滇緬料理,抑或是雲泰緬料理,這反映了緬甸、泰國與雲南在中南半島區域上的文化共通性,彼此的飲食文化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也可能反映了餐廳老闆背後的家族流動史。萬利和羽婷說明,從餐廳招牌的地區排序,如滇緬料理,可能老闆家族是在雲南、緬甸待過的。由於緬甸幅員遼闊,而且被中國、印度、泰國、寮國等鄰國包圍著,因此人口的流動與融合,讓緬甸料理充滿特色。
萬利表示,緬族人料理多用到薑黃、辣椒粉,如咖哩飯、魚湯麵,那緬甸華人的料理,多會有八角。而華新街上的餐廳,簡單可分為緬族人、雲南人和廣東人料理,而廣東人多聚集在下緬甸的大城仰光。
那要如何在緬甸街分別哪些餐廳屬於上緬甸或下緬甸呢?除了問老闆之外,可以觀察招牌上的文字,若多是圓圈圈的緬文的話,有可能來自下緬甸的仰光,多賣咖哩、魚湯麵等,而上緬甸的多是中文字,如有賣稀豆粉、粑粑絲、米線,就是以華人料理為主的餐廳。
萬利推薦,要認識緬甸料理的話,就一定要吃而魚湯麵,由於魚肉已煮的稀爛,已融入湯中,儘管看不到魚肉,但依然好吃,同時搭配炸豆餅一起吃。萬里進一步說到「吃炸豆餅,我們會分沾濕派,還是泡軟派」,視乎每個人的喜好。
最後,也希望大家在疫情後,能到緬甸街走一趟,除了喝杯緬甸奶茶與吃碗魚湯麵之外,也能了解當地的歷史。

延伸閱讀:
- 女子@清邁談泰北飲食:美食、咖啡、慶典,清邁為何總讓人魂牽夢縈?
- 疫情在家不能出國,可以收聽這11個東南亞主題的中文Podcast節目
- 楊萬利在台灣的緬甸日常:穿上傳統服飾隆基,再來一碗熱騰騰的稀豆粉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專題下則文章:
女子@清邁談泰北飲食:美食、咖啡、慶典,清邁為何總讓人魂牽夢縈?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