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起初中國在去年疫情還嚴峻時,無論是本國學生或留學生,都一樣是網路上課,然而當中國疫情趨緩,陸續開放學生重返校園後,由於留學生在班上佔少數,校方也不願照顧少數留學生受教權,使得許多大馬留學生求助無門。
文字整理:杜晉軒
全球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已爆發近兩年,影響了這世代高中畢業生、大學生的求學之路,尤其是規劃到海外留學的新舊生們,不過相對於中國依然拒留學生於國門外,台灣是已連續兩個學年都有開放讓境外生新舊生入境,
本集《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訪問了4位曾留學中國的馬來西亞學生,談談他們在疫情期間碰到了什麼困難,為何最終選擇落腳台灣繼續升學。
相信許多人在台灣念大學時期,身邊多多少少認識幾位馬來西亞同學。根據教育部統計,如今有1萬4000多名馬來西亞學生在台灣留學,但相比2017年有1萬7000人,其實人數銳減不少,曾是台灣最大境外生來源國的馬來西亞,已被越南超越。
這背後的大環境因素,除了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欠佳,馬幣貶損使出國留學成本升高以外,還有近年推行「一帶一路」的中國積極招攬馬來西亞學生有關。然而,去年COVID-19疫情大規模爆發後,中國採取封鎖邊境措施,讓許多寒假回國的各國留學生都無法再重返中國的校園。數以萬計求助無門的留學生,只好在網路上發起「#takeusbacktochina」的社群標籤(hastag)活動,訴求中國早日開放邊境。
其中,馬來西亞也是重災區,中國嚴格的入境政策,至少讓4500名留學中國的馬來西亞學生大受影響,許多學生已被迫暫時休學、延畢,或在馬來西亞的大學重新就讀。
被遺忘的留學生
中國政府是在2020年3月28日起,暫停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因此許多趁寒假返鄉的外國留學生(舊生),眼看如今中國的大學生已能如常地回到校園,外國留學生只能在母國透過網路遠距上課,但學習效果不甚理想,有的諸如醫學系、中醫系的外國留學生,可能因無法在中國實習,而面臨無法畢業或休學的難題。
綜合幾位受訪者的經驗,起初中國在去年疫情還嚴峻時,無論是本國學生或留學生,都一樣是網路上課,然而當中國疫情趨緩,在中國學生已回到教室內上課,或到實驗室、醫院實習同時,留學生仍還在中國國門外,此外,由於留學生在班上人數佔少數,一些教授不願為少數留學生而大費周章開網課,部分中國本地生也未必能諒解為何留學生還不回來。
因此在中國嚴格的入境政策管制下,疫情相對不嚴重的台灣,也吸引了部分原在中國留學的馬來西亞學生轉來台灣留學。
例如受訪者小勤,2019年到中國某大學留學,沒想到隔年回馬過年後,便無法再入境,她相當艱辛地在馬國渡過了大一第二學期。由於不滿校方不重視留學生權益,無法保證授課老師都開網課,她只好決定退學,最終在今年來台重新唸大一。
另一位受訪者小黃的情況和小勤相似,她在馬來西亞完成了大四最後一學期的課,原以為應該很快能入境中國,就在馬來西亞報名了中國某大學的研究所,但隨著中國疫情好轉卻遲遲不開放邊境,加上覺得透過視訊上研究所的課,學習成效並不佳,最終決定休學,如今在馬來西亞工作。
至於小馬和小雪的情況,就比小勤、小黃幸運了。小馬碩士班最後一學期在馬來西亞線上學習,論文口試也透過視訊完成。原本無繼續讀研究所計畫的小馬,考量到既無法入境中國求職,而留在馬來西亞也求職不易,只好來台繼續讀博士班。
而小雪和小黃一樣,在馬來西亞完成大四最後一學期的課,但相比小黃選擇留在馬來西亞報讀中國的研究所,有兄長在台大讀研究所的小雪,也選擇了來台攻讀碩士。今年10月,小雪終於完成隔離檢疫,進入研究所體驗久違的校園生活。
最後,我們也訪問了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的莫澤林會長,分享留華同學會對中國限制留學生入境的看法。馬來西亞留華同學會在今年6月發文告,呼籲中國政府重視無法返校的馬來西亞留學生權益,許多學生已被迫暫時休學、延畢,或在馬來西亞的大學重新就讀。
莫澤林會長提到,他們已透過馬來西亞的政黨、政府單位,向中國駐馬大使館表達訴求,希望中國官方至少能允許已完整接種疫苗的學生入境。此外,儘管中國仍封鎖邊境,但留華同學會依然有在協助部分中國大學在馬來西亞招生,對此莫澤林表示,若有中國大學找留華同學會宣傳招生,他們會事前跟校方溝通確認,現階段務必要有提供網路授課,才能在馬招收留學生。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
專題下則文章:
「泰華眼裡的泰國」:疫情下人民等著觀光業再起,但年輕人已想離開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