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最後周浩霖表示,緬甸民眾其實很擔心國際上對緬甸的報導逐漸減少,希望國際社會仍能繼續關注他們,雖然目前剛離開緬甸國境,但他仍會繼續報導當地現況,尤其軍方正面臨比一年前還要多的壓力,如果國際上能繼續關注且支持緬甸的民主運動,對緬甸會是很大的幫助。
文字整理:吳象元
2021年2月1日凌晨,有消息傳出緬甸國務資政、全民盟主席翁山蘇姬遭緬甸軍方軟禁,國防軍推翻了在2020年11月贏得議會選舉的全民盟政府,權力也移交給了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
政變發生後,緬甸全國各地爆發了公民不服從示威和各產業罷工行動,軍方為鎮壓示威民眾,有了多次血腥衝突,據統計,至今已有1466名平民被軍政府殺害、8589名人士被扣留,而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在今年1月10日,因非法進口及持有對講機有關的2項指控,被法庭宣判4年有期徒刑。
在這集《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中,我們採訪的是《經濟學人》駐緬甸記者和《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資深記者周浩霖,他在政變發生後一直留守在仰光,直到近期才離境,而浩霖會與我們一同回顧,過去這一年他親身經歷緬甸政變後發生的事。
回想政變前的緬甸,周浩霖語重心長表示「那好像是另一個世界」,而政變爆發後,當時的民眾或是他認識的朋友,對於政變的發生都是非常震驚,在那之後全國各處都有和平示威,讓人有軍方會收手的氛圍,而當民眾看到軍方繼續強硬地維持立場,3月後也漸看到越多武裝抗爭行動展開。
至於緬甸本地記者和外國記者對於政變後的回應,周浩霖回憶道,2月1日其實是他加入《緬甸前線》的第一天,對媒體同業來說,由於軍方有發信給新聞業「指導原則」,例如報導中不能出現「coup」(政變)的字眼,因此首當其衝的便是新聞自由的縮減,且要思考該如何「安全地報導」。不過周浩霖也強調,當時多間緬甸媒體在軍方壓力下仍發表了聯合聲明,表示將繼續謹守「新聞自由」原則進行採訪報導。
而在政權歷經動盪後,緬甸經濟民生也受到衝擊。周浩霖指出,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緬甸去年(2021)的GDP少了20%,不過在國際制裁方面,因有前例可循,為了不影響緬甸民眾的經濟生活,美國、英國、歐盟的制裁主要都是針對軍方擁有的企業。然而,許多外國投資人因時局不穩而離開,仍間接影響到產業經濟的發展,對此周浩霖表示,一方面軍方沒有預料會碰上來自公眾的強烈反彈,另外軍方也無理會民生經濟的狀態,首要目標仍是壓制反對的聲音。
當軍方是以打壓異己為首要目標的前提下,周浩霖表示國際社會都希望緬甸能和平解決當前僵局,中國、美國、英國都表示希望能看到緬甸軍方能與全民盟恢復對話,而對緬甸民眾而言,許多人卻是悲觀地認為,目前沒有對話的可能性,唯一解方就是推翻軍政府。
在政變一週年來臨,根據周浩霖觀察,以敏昂萊為首的軍政府目前其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除了聯合國呼籲國際對緬甸實施武器禁運,長期以來支持軍方立場的中國,也尚未承認軍政府是緬甸的合法政權代表,當然軍方仍希望2023年能重新舉辦選舉,但民眾卻絲毫不認同,堅守軍方沒有任何的合法性來舉辦選舉。
最後周浩霖也表示,緬甸民眾其實很擔心國際上對緬甸的報導逐漸減少,希望國際社會仍能繼續關注他們,雖然目前剛離開緬甸國境,但他仍會繼續報導當地現況,尤其軍方正面臨比一年前還要多的壓力,如果國際上能繼續關注且支持緬甸的民主運動,對緬甸會是很大的幫助。
註:在與周浩霖的訪談中,主持人口誤由東協提出的「五點共識」為聯合國提出,特此更正。
延伸閱讀:
- 專訪《緬甸時報》首席記者周浩霖:儘管軍事統治時代已結束,但新聞自由仍備受威脅
- 2021全球百大帥哥第一名是緬甸男模,卻因反抗軍政府被判3年勞改
- 政變前她是位夢想到歐洲留學的緬甸大學生,如今她離家參與一次又一次的游擊抗爭運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徘徊年代》導演張騰元:或許再過一段時間,「新住民」這三個字將不太有意義
最新發展:
-
政變後王毅首訪緬甸,北京對敏昂萊軍政府的盤算為何?1月前
-
緬甸政變後的女性現況:從高掛筒裙對抗軍隊,到衝突下流離失所的婦女3月前
-
【東南亞週報】翁山蘇姬罕見發言籲緬甸人民團結、雅加達再現抗議人潮、柬埔寨迎高棉族傳統新年3月前
-
緬甸政變一年以來,東協經濟考量之下的不為與難為4月前
-
報告揭露緬甸政府授權軍方殺害百姓,人權組織促聯合國安理會實施制裁4月前
-
緬甸流亡海外代表薩莎醫生呼籲:「勇敢無懼的緬甸和烏克蘭人民都需要你們的協助!」4月前
-
【東南亞週報】印尼新首都努山達拉正式動工、泰緬第二座友誼大橋遭破壞、越南重開邊境4月前
-
【東南亞週報】柬埔寨對俄烏戰爭保持中立、菲律賓擬重啟核電、緬軍政府釋放多名反政變藝人5月前
-
【東南亞週報】小馬可仕競選總統民調領先|大雅加達輕軌8月正式營運|洪森獲「鮮鶴和平獎」6月前
-
【東南亞週報】峇里島開放完整接種旅客入境、緬甸政變一週年靜默罷工、「陸龍捲」襲大馬怡保6月前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