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大馬的脫口秀演員洪晟認為,觀眾們聽到他脫口秀段子後的反應,不就驗證了喜劇就是現實社會的映照嗎?而有關歧視東南亞人的「地獄哽」,也反映了現實就是大家對東南亞人還帶有歧視。當然,洪晟還是感謝台下的觀眾有給他反應。
文字整理:杜晉軒
你知道台灣「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圈中,也有來自東南亞的脫口秀表演者嗎?哪誰又是最強的呢?那人就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洪晟,因為全台灣只有他這「唯一」的東南亞籍脫口秀表演者。
本集《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訪問了「AG喜劇外來種」的洪晟,AG是他的英文名字ANG SENG的頭尾縮寫,而之所以叫「外來種」,是生物學上可劃分為本土種、特有種、外來種,那對於台灣脫口秀圈來說,洪晟是外來的人,故自稱「喜劇外來種」。
洪晟是2018年來台就讀元智大學中文系,如今是線上遊戲公司的社群編輯。來台灣前,洪晟完全沒想過自己會當脫口秀表演者,他在馬來西亞時只上台打過辯論、演講比賽,對於脫口秀,純粹只是看歐美脫口秀節目的觀眾。如今,洪晟在台灣已累積了兩年多的脫口秀表演經驗,open mic經歷也破百場。(編按:open mic是指喜劇演員會在正式表演前先去試講,測試觀眾的反應)
對於當上脫口秀表演者的契機,洪晟說他到台灣時,正是台灣脫口秀圈正興起的時候,看到台灣有人做這些事情,也看了open mic,就想不如自己也試試看,最終因為喜歡,也開始自學了。堅持了兩年後,洪晟在2021年12月的《卡米地喜劇爭霸賽》中獲得亞軍,而卡米地正是台灣知名的脫口秀表演場地。
洪晟受訪時被問到,是否全台就只有他一個「最強」的東南亞脫口秀表演者,他打趣地說道「唯一東南亞人這名號放了一年,沒人來反駁我,應該就是了」。
對於馬來西亞的脫口秀表演文化,洪晟分享到,馬來西亞中文脫口秀市場很小,反觀英文脫口秀圈發展相當不錯,已發展了20多年,甚至比台灣還完整,畢竟英語在馬來西亞是較盛行的語言,同時也可以串聯泰國、新加坡市場,有許多場地、資源和客源支撐。另一方面,也因英語是國際化的語言,馬來西亞英語脫口秀圈子也和和歐美接軌,如馬來西亞現場喜劇之父Harith Iskander的專場表演影片,就被收錄到國際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
因為是華人,所以在台灣沒被歧視的感覺
目前網路上已有一些洪晟表演的影片,他段子有不少嘲諷台灣社會對東南亞人民現象,當然也少不了自我調侃他作為東南亞人的身份。
「我的人設就是高傲、莫名其妙的東南亞人」,洪晟表示,他也會說和東南亞無關的段子,但東南亞就是他的人設,不管他講什麼,都是以東南亞人的角度看這些事情。
雖然在台灣有不少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但在台灣的馬來西亞人多是華人,一般台灣人難以認出是來自馬來西亞。對此洪晟認為,這就反映了台灣社會看待外人的態度,是用外表、去脈絡化地去看待,「我來到台灣幾年,覺得很安全,為什麼?因為大家認不出我是東南亞人,所以我才安全,但這也是很諷刺的現實」洪晟說。
洪晟表示,台灣有太多事情一直刺激他,也得以讓他不會靈感匱乏,儘管他段子內容有九成多是虛構的,剩下的一成多是從生活、新聞、身邊朋友的經驗汲取,但虛構的畢竟還是從真實的衍生出來的,如之前發生的一位在三重外籍看護因下樓丟垃圾,就被警察當逃逸外勞帶走,就成了他段子靈感的一部分。
此外,就讀元智大學時期,在中壢的生活經驗也催生了洪晟想段子的靈感,他說:「中壢是和東南亞人是緊緊相連的符號,因此我強調自己來自中壢,會讓觀眾產生某種程度的荒謬感。」他舉例他曾在中壢目睹東南亞人士遭歧視的事情,當時他見到一名警察對走在中壢街頭的外籍看護臨檢,並堅稱那外籍看護是流鶯。洪晟質疑,那外籍看護只是出現在那裡,那難道出現在龍山寺的阿嬤是「茶館」的人?
洪晟的嘲諷也不免受到批評,常受到網民謾罵的私訊、留言,在臉書社群平台上的靠北粉專,他也榜上有名。「(網民)叫我滾回東南亞,說為什麼來到台灣了,為何不說台灣的好話?我就回說『啊原來這就是黃安的感受』。我能夠接受不同的批評,反正表演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客群,我就要背起這人設,就要承擔這些東西,這是脫口秀的基本道德」洪晟表示。
洪晟認為,喜劇的核心就是諷刺現實,有名的一句話「喜劇就是加上時間和悲劇」,所以他最常反駁他人的一句話是:「你比起討厭我做這些事情,倒不如思考為什麼我講的東西,大家會有反應?」洪晟表示,觀眾們聽到他脫口秀段子後的反應,不就驗證了喜劇就是現實社會的映照嗎?而有關歧視東南亞人的「地獄梗」,也反映了現實就是大家對東南亞人還帶有歧視。當然,洪晟還是感謝台下的觀眾有給他反應。
最後,至於未來是否會回馬來西亞發展當地的中文脫口秀,洪晟當下的想法是,如果真的要回去,他也得等到累積了一定的實力、名氣後才會去,雖然去年(2021)在卡米地的比賽拿了亞軍,但還需要更精進自己的能力才行:「說真的也還沒有什麼能力,只是走到相對沒那麼差的位置。因此還是需要多精進一些吧!」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
專題下則文章:
《緬甸前線》記者周浩霖談政變一週年:回想政變前的緬甸,好像是另一個世界
TNL 網路沙龍守則
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
-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
- 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