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

東南亞飲食在美國(二):從「美食外交」到受好萊塢青睞,泰國菜是如何抓住美國人的胃?

2022/03/17 ,

評論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是一個從新聞時事出發,帶您認識東南亞政經和文化的網路廣播節目(Podcast),透過訪談耕耘東南亞各領域的來賓,聆聽他們的採訪故事、異國經驗和在地觀點。《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每週四透過Podcast向全球華語聽眾說聲「Apa Kabar」(你好),如果你有想聽的人物採訪,也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們。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主持人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杜晉軒、人在美國的台灣編輯吳象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泰國政府「美食外交」展開後,在美國的泰國餐館數量就從2000多間增加到5000多間,也有約460家泰國餐館獲得由泰國商務部頒發的「泰精選」(Thai Select)標誌,不過「美食外交」並非泰菜在美國興盛的唯一原因,若翻開美國泰裔移民史還能窺探到更多線索。

文字整理:吳象元

你知道泰國裔在美國總人口不到1%,但泰國餐館在美國的數量竟已有約5340家嗎?而究竟,泰國菜在美國的興起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將推出共5集的「東南亞飲食在美國」系列,在上一集中,我們分享的是越南河粉是如何打入美國大眾飲食的歷史,而這集要談的主題,是關於泰國菜是如何在美國蓬勃發展的背景。

許多人或許都聽過泰國政府推動的「美食外交」,是如何成功將泰國菜行銷到全世界的背景,以美國為例,自「美食外交」展開後,在美國的泰國餐館數量就從2000多間增加到5000多間,也有約460家泰國餐館獲得由泰國商務部頒發的「泰精選」(Thai Select)標誌。

不過「美食外交」並非泰菜在美國興盛的唯一原因,若翻開美國泰裔移民史還能窺探到更多線索,根據具泰國裔背景的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Mark Padoongpatt出版的專書《帝國的美味》,泰國菜在美國的發展有三個重要時期。

第一個時期為美國在1950至1960年代冷戰期間派出軍隊、和平隊志願者、傅爾布萊特計畫研究員赴泰,而這些外派的美國公民接觸到泰菜後,也將從泰國習得烹飪知識帶回美國。首本在美出版的泰菜食譜,正是此背景下的產物。

第二個關鍵時期為1960年代後開始有大量泰國學生來到洛杉磯和全美各地求學,而這些留學生也成為第一批在美國經營泰國餐館的先行者。

第三個關鍵年代,則是1971年由泰菜名廚提拉(Jet Tila)家族所創立,位於洛城曼谷市場(Bangkok Market)的開幕,因著這間雜貨店的營業,讓當地泰國移民和泰國餐館終於有了正宗泰菜食材來源。

5019192369_1d43fa43a8_k
Photo Credit: Vicente A.CC BY 2.0
位於北好萊塢的熱門泰國餐廳Sherman Way,營業至凌晨三點

而在文化上,名廚與電視台合作的節目,以及歐美明星到洛杉磯泰國餐館的造訪與宣傳,也大大有助於提升泰菜在美國大眾的口碑 ,例如知名泰國廚師湯米·唐(Tommy Tang)1994年為《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拍攝了烹飪和旅行系列節目,天后歌手瑪丹娜是西好萊塢經營「暹羅公主」(Siamese Princess)的餐廳常客;此外,像是位於好萊塢中心的Chan Dara和近福斯製片廠的「皇家泰菜」(Royal Thai Cuisine),也都是好萊塢電影從業人員常造訪的泰菜餐廳。

在探討泰國飲食在美國的興起,絕非單一角度所能解答,而是包括了從移民歷史、國際角力、政府政策和市井小民人生經歷所造就的飲食跨國遷徙。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

專題下則文章:

東南亞飲食在美國(一):越南河粉是如何打入美國大眾的飲食地圖?



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是一個從新聞時事出發,帶您認識東南亞政經和文化的網路廣播節目(Podcast),透過訪談耕耘東南亞各領域的來賓,聆聽他們的採訪故事、異國經驗和在地觀點。 《阿峇卡巴-東南亞電台》每雙週一集,希望透過Podcast向全球華語聽眾說聲「Apa Kabar」,如果你有想聽的人物採訪,也歡迎留言或私訊告訴我們。 本節目由關鍵評論網製作播出,主持人是來自馬來西亞的杜晉軒。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