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有事青年實驗室

青年展開造夢的平台

嘉義市去年辦理有事青年節、勇契學等青年計畫,鼓勵越來越多的在地青年勇於付出行動,透過創新的思維和熱情的投入,讓每一件青春小事,成為翻轉社會的「大事」!

專題目錄

23


挺你的有事,號召青年無畏挑戰「做代誌」

如果說有一件事,你會不顧一切,勇於面對挑戰,開創出社會新的可能,那會是什麼事情呢?29組行動團隊在起步開始,面臨諸多挑戰,但在競賽的支持鼓勵下,皆順利完成他們自己的行動故事。他們每位都是最好的青年體現。

社會創新的正確打開方式─拉近與高齡長者、移民工的距離

現代社會過度強調都市發展,衍生出像獨居長者、外籍移工等相對弱勢族群被大眾忽略,現在,嘉義有事青年們從熟悉的厝邊隔壁著手,以他們為主角展開修補社會關係的行動。

廟宇文化與小吃怪獸,他們用祭典與漫畫活絡地方

要怎麼在第一時間抓緊眾人目光,並讓他們以最快的時間認識嘉義,愛上嘉義呢?在嘉義生活的他們,決定用廟宇及小吃文化,帶領大眾看見他們眼中的嘉義。

改變的力量從家鄉開始,嘉義青年熱血行動翻轉世界

伏爾泰:「人生來是為了行動,就像火總是向上騰,石頭總是下落。對人來說,一無所動,也就等於他並不存在」。在嘉義市,一群有事青年們正準備開始他們的行動故事,把城市慢慢捏成他們喜歡的樣子。

青年的事都是我們最重要的事

第一屆的有事青年節在十月劃下句點。回顧這從籌備到開始將近大半年的大型青年活動,涵蓋現場活動與行動競賽,讓我們看見蘊藏在嘉義市青年底下的能量,勇於實踐、付出、不畏現實的態度。

勇媽市長揪團挺有事青年

嘉義市勇媽市長黃敏惠深信,「唯有與青年互相學習,共同成長,這個土地才會更進步」。今年從七月有事青年節的『擾動』,超過 6,000人 聚集於中央廣場,再到行動實踐培育競賽,58 隊報名,選出 9 組代表,經過長達 2 個月的業師行動『孵化』,到成果展的『萌芽』特展,邀請各界青年提出各種不同的創意,堪稱中南部最大規模的青年平台,讓市府學習,整個城市互助共融,一起挺有事,一起打造更進步的嘉義市。

嘉義市第一屆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圓滿落幕

「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為第一屆嘉義市有事青年節的系列活動之一,從由 7 月 11、12 日的開講、音樂、市集等活動,擾動了整個嘉義市後,接著展開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透過徵件、篩選後,再經由 2 個月的陪伴與孵化,終於在 9 月 27 日決賽中看見成果萌芽,過程間由市府團隊搭建平台、業師的輔導,讓青年們成長,將計畫更聚焦,三方激盪,為嘉義市帶來一股新活力。

「綠悠遊」用最熟悉的公園,帶大家認識嘉義市的風土

談到公園大家都有說不完的回憶,公園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或許因為太平凡,而被忽略,殊不知公園是一個現代都市的不可或缺存在,是城市之肺,對城市的環境、空氣清潔非常重要,也是城市永續發展指標之一。3 位對嘉義市公園擁有童年感情的在地囝仔,因懷抱將嘉義市人文歷史與風情給大家,重新聚首組成「綠悠遊」小隊,藉著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資源,讓更多人在美食、休閒與綠意的公園中認識嘉義市。

用年長者的故事,搭起與年輕人溝通的橋樑 ── 阮ㄟ桃城時光機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高齡化時程,台灣預計在 2026 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佔總人口 20% 以上,扶養比的攀升加上人口老化問題,獨居長者成為現代人需要花更多心力去關懷協助的族群。嘉義市作為台灣第一個高齡友善城市,在地年輕團隊「藍白拖姐妹」運用自身設計專長與熱情來陪伴長者創作與聊天,培養出長者們無聊生活時光的小小樂趣,是她們期許自己能為嘉義市盡的一份心力。

探索科系找方向,縮短與都會學生間的機會鴻溝

「選擇大學科系是很多人生活中的轉捩點,而目前大學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休退學,志趣不合是原因之一。」4 個來自不同大學卻與嘉義市有關係的女孩,組隊報名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在探索自己的路程中,也帶領學弟妹們跳脫框架,就像是一顆小石頭可以激起漣漪般,為嘉義市塑造一波青年影響力。

落實長照兼顧振興觀光 嘉義市的無障礙小旅行

因疫情而重創的觀光旅遊業一片愁雲慘霧,但危機便是轉機,由羅元佐、羅蕙心、陳品鈞三位研究所學生組成的「左心房」團隊認為,這正是培養台灣成為友善環境、共融社區、國際醫療的國家旅遊定位的契機,如多扶事業創辦人 Jeff 曾說過的:「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他們透過入選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機緣,展開嘉義市田野踏查並持續性開發不同的友善社區,三位有事青年開始著手策劃嘉義市的無障礙旅遊行程。

夢想建構出嘉義市專屬的城市色彩系統 — Color Chiayi City

一座城市,一條街道,一個轉角,一個地區建構出屬於一座城市的面容,進而成為前往蒞臨人們腦海裡對這座城市的記憶。色彩可以是一種語言,用純粹的形式傳達這片土地上的點滴,色彩也可以賦予一座城市個性,使城市綻放出不同的光芒。因參與嘉義市政府第一屆青年學院「勇契學」而結緣組隊的一群年輕人,將勇契學的行動成果延伸到「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持續執行自己的城市色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