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次大學通識課程讓林奕宏認識了紙芝居,這個來自日本說故事的形式之後,他利用紙芝居走入社區,以說故事推廣長照議題,讓孩童們認識鄉土文化,在說故事的現場,他發現說故事的感染威力。於是他希望能藉由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吸引有志的朋友一起參與,培力更多說故事的種子。
「我沒想到紙芝居從大學一直陪伴我到現在,已經 5 年了。」林奕宏自己都訝異著,從大學到研究所都主修社會學的他,畢業後從事社會工作,他利用紙芝居進入社區向孩子們與銀髮長輩們說故事,藉此推廣鄉土文化與長照 2.0 等議題,此次,為參加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他提出進一步利用紙芝居的方式,並以「一咖箱子故事佇嘉推廣工程」提案獲得了入選團隊資格,希望能擴大影響力。
紙芝居,傳統而迷人的說書演出
第一次聽到紙芝居的人都會對它非常好奇,林奕宏解釋道:「紙芝居 KAMISHIBAI 來自日本,是種說故事的方式、也是個道具,最初我是在黃美智老師『繪本與多元文化』的通識課中認識它。之後是因為擔任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志工,到社區推廣議題,給了我發揮的空間,我趁這次機會將長照與失智等話題融入故事中,成為與長輩互動的媒介。」也因此發現了「說故事」竟然有這麼大的感染力。
而在這次活動中擔任林奕宏導師的邵璦婷,則表示這個形式很有趣,她認為這「是一種新的說故事形式」;而且立刻給予建議,希望他能將工作、專業與他看到的問題等結合起來,呈現在故事中,而不是單純說故事,這樣會更有自己的特色。

展現樂觀積極力的師徒組合
邵璦婷是文化銀行創辦人,過去常擔任新創團隊的導師,也接觸過滿多青年創業活動,她很喜歡這種可以協助青年,把他們的 IDEA 再更明確的任務,這次非常樂意擔嘉義市有事青年的導師,她說:「我覺得很開心。」
同樣的,林奕宏也很興奮,「我大學時就知道文化銀行,很嚮往他們的工作。」他在得知導師人選後很快的就與她聯絡,他拿出手機滑到臉書訊息,看著說:「導師馬上給我三個題目,包括 1. 關注到的需求、2. 提出的解決方式與執行狀況、3. 預計可以造成什麼樣的效益或改變。希望我可以跟她說明這三題。」他準備回家就要開始做功課,除了獲得指導外,他也希望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在商業經營或行銷方面,從導師處得到更多的 Know-how。
這樣的積極與率真或許就是嘉義市青年的特色,邵璦婷從電話中也感受到他的熱誠,「我們沒有見面,透過電話聽起來感覺是一個滿耿直率真的人,他很開心的表達他自己覺得好的 idea,或者是未來可以怎麼去做應用,而且一開始就說他的目標是要拿第一名,非常有企圖心。」社會學系的專業與社區現場的歷練,讓他充滿著溫暖,並願意分享,或許這也是他說故事能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
提到這次的導師制度,林奕宏認為這次活動十分難得,「因為我看過、甚至參加過其他評選活動,所以更覺得這次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的與眾不同。可以發現並不僅是比賽發獎金,而有導師陪伴、還有執行等後續環節,整個活動的安排也讓人感受到謹慎與用心,是一場希望你能夠把提案做到好、有更多的後續影響力的活動,而不像是放煙火,一閃即滅。」他並且表達對嘉義市長黃敏惠的支持與感謝,「我從她平日的思言行,就能感受到她在關注青年這一塊很有心。」他說出在地青年的真實感受。
入選是更大的挑戰
原本在初選簡報那天,雖然準備充足,但林奕宏還是抱著會被評審狠批的心理準備,沒想到評審給予的是肯定與支持以及建議,「所以簡報結束時就預感自己會入選。7 分鐘要講完自己的想法,是很大的挑戰。確認入選後,我就開始構思未來作法與執行面,發現又是新的挑戰。」他回憶著。
這次提案目標包括要改造摩托車,載著紙芝居移動到嘉義市的公園或各個地方。他還想做些變化,如在車上設計一個箱子,裡面放書或長照 2.0 的資料等。此外,就是串連更多有相同志趣的人一起參與,目前他期待與嘉義市特色書店或圖書館做合作,希望能夠建立群體或者社群,透過分享帶來更大的影響。

50 天要完成目標的確不簡單,此時擁有豐富經驗的導師是法寶,邵璦婷建議他把群眾更明確一點的分群,以手上的兩三個故事,針對長輩、學齡兒童做不同的設計,這樣計畫中就有兩個比較能明確執行的方向。而且不要貪心,先不要拚量,而是把質做起來,每場活動 20~30 人即可,活動結束後透過問卷去了解,怎樣做能更好。如此透過每一次紀錄去改善,紙芝居說故事這個形式才會越來越完整。
出生於新港,一路以來都在嘉義求學成長的林奕宏,對於家鄉有特殊的情感,他認為嘉義在文化上擁有深厚的底蘊;在地理上擁有山海屯,嘉義市位在中心點,發展上很有潛力,他想以此為基地,創造更大的影響力,培力更多說故事的人才,將紙芝居向外擴散推廣。
專題下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