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康健雜誌 2019 年「健康城市大調查」顯示,嘉義市醫療服務力位居全國第一,醫療相關資源密度也僅次於台北市,已成了中南部醫療照護樞紐,相當適合居住和養老,高齡友善城市的先驅形象鮮明,而新生人口的發展也是嘉義市很重視的議題,一群家長們自主推動親子共學相關課程與活動,組隊報名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希望能貢獻一己之力,符合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移居』的城市形象。
「媽爸寶貝育兒發展協會」創立至今約5年時間,具有護理師經歷的總幹事許秦蓉表示一開始只是大家互吐苦水、分享育兒經驗的 LINE 群組,隨著加入的人越來越多,目前已多達 5 個群組,「隨著人數與活動規模的提升,便順勢而為成立協會,這樣在舉辦活動向外尋求合作時至少有一個較為正式的名稱,不然人家可能以為我們是詐騙集團。」

幫嘉義市新手爸媽解決育兒煩惱
協會目前有 12 位理事、監事,都是自發性付出時間、金錢的義工,其中擔任理事的劉倍瑜大學畢業後都在北部工作,婚後才回到家鄉,初回來覺得嘉義市是一個慢活的城市,「嘉義市有一種悠閒的氛圍,給人的印象似乎不太有活力,但相對的步調慢也有它舒服的地方,尤其近年在市府的大力推動下,觀光跟藝文活動都發展得相當不錯,我發現有許多地方都很適合大小孩子去玩,就連外縣市的朋友來過之後都會想再來,雖然身為父母多少會擔心孩子未來競爭力問題,但換個角度來看,反而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及空間自我探索和自由發展,我真心認為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環境或許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可能性。」
相較於政府單位給予的實質補助,劉倍瑜期望「媽爸寶貝育兒發展協會」能夠提供體制外另一層面的支持,「我們真的很推薦新手爸媽們找狀況相近的朋友一起參與,對爸媽跟小孩來說心情上都會愉快許多,經由我們籌劃的課程能有機會提早發現小朋友未來可能會有的生理、心理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早療』,透過經驗交流或專業的介入及早發現,在處理問題時也會相對比較容易。」
主動積極尋求嘉義市培育資源
雖然是已在地耕耘五年,實務經驗也相對豐富的單位,在向外尋求資源或合作時,比起商業活動,協會非營利性質的提案還是很容易被犧牲掉,許秦蓉不諱言參與這次「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獲得更多人關注,「成員普遍都還是學齡前家長,能投入心力舉辦活動的成員還是少數,所以像是政府能提供的配合與補助我們都會積極接觸,也會主動關注一些專案。」
受邀擔任導師的「小夫妻拌麵」創辦人王德輝,身為嘉義市在地創業者,相當佩服「媽爸寶貝育兒發展協會」以自發性組織立場展現出的執行能力,企劃本身也相對完整,不過王德輝認為無論人力或經費上都會是長期的投注,勢必要更謹慎控管,「經營電商的經驗使我本身對於數字會更為敏感一些,這次也會著重於協助他們有系統的設定目標、掌握成效,以利於實現往後的更多計畫。」
「媽爸寶貝育兒發展協會」秉持親子之間「共玩共學」的概念,已常態化舉辦過許多不同主題活動,並開放所有大眾參與,許秦蓉也認為需要學習的不只是孩子,之後預計出版的《父母&寶寶第一本照護繪本指南》,便是希望幫助新手爸媽能夠更進入狀況,「其實家長的情緒也需要被照顧,社會虐童案至今仍層出不窮,我們自己都是過來人,親身體驗後都能理解身為父母那種情緒沸騰的感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適當的抒發管道,有句話說:『長歪的大人是受傷的小孩』,其實只要能提早預防,多少能夠避免將來的遺憾。」

期許嘉義市成為台灣親子友善的模範城市
劉倍瑜接著表示協會一直以來的初衷,「我們衷心期望嘉義市能成為親子友善的代表城市,藉由這次競賽得到更多曝光與知名度,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單位、在做什麼樣的事,也就能讓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願意跟我們合作,進一步實踐我們的種種計畫,未來更成熟之後,也能將經驗分享至全國性的串聯活動。」
成員中的許多媽媽過去都曾是職場上優秀的人才,因產後生活與社會、產業較脫節,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對許秦蓉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機會,「透過提案、報告及活動執行,其實真的有很多實現自我的空間,同時也保持與外界接觸,維持社會性的連結及互動,這都是我們鼓勵許多媽媽一同參與類似專案的原因,畢竟人生還很長,能從被動轉為主動回饋社會,相信都能成就更健全的美好家庭生活。」
專題下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