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有事青年行動誌 #7

探索科系找方向,縮短與都會學生間的機會鴻溝

2020/09/10 ,

評論

有事青年實驗室

Photo Credit :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有事青年實驗室

有事青年實驗室

「青春的靈魂,實驗的熱忱」,人類有青春這段歲月,就是拿來搞事用。 最有Guts的嘉義市,與最有事的青年一起尬創意!勇於突破的膽量、放手去搏的青春、積極嘗試的熱忱以及幫助社會的信念,是有事青年的態度。一起當一個願意不計較的投入,試著搞些可能翻轉地方的事的「有事青年」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選擇大學科系是很多人生活中的轉捩點,而目前大學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休退學,志趣不合是原因之一。」4 個來自不同大學卻與嘉義市有關係的女孩,組隊報名嘉義市「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在探索自己的路程中,也帶領學弟妹們跳脫框架,就像是一顆小石頭可以激起漣漪般,為嘉義市塑造一波青年影響力。

四個來自不同學校卻與嘉義市有關係的女孩,組隊參加了這次的「青年實踐行動培育競賽」,靦腆而安靜的她們表示,「參加活動是希望自己關注的議題能被看到。」簡單卻有力的原因,讓人更好奇她們希望改變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選擇科系影響人生方向

原來,已經是大學生的她們,卻對高中時因為資訊不足,不知如何選擇大學科系這件事,無法釋懷。當她們高中時,很少有機會能參與校外活動,因為活動總是在六都舉辦,也因此有資訊落差的差異比較明顯,目前就讀中興大學企管系的林沛妤說出她們共同的心聲。

洪婉甄主修食品科學,她說若知道有其他科系的話,應該會有其他選擇,但現在是走一步算一步的那種感覺,所以才會想幫助學弟妹們。陳柔瑄則覺得自己稍微幸運,因為她曾在高中時參加過一場關於模擬聯合國會議的活動,因此才決定要讀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能透過參與課外活動,找到自己的興趣,是一件滿開心的事情。」她說。

於是在林怡均看見這次比賽的消息時,邀約了其他 3 位一起報名,她們想把所有的想法化為行動,同時喚起更多人的關注,進一步縮小嘉義市與六都學生間的機會鴻溝。

科系探索大作戰2
Photo Credit : 探索實驗室

兩場工作坊與擴大影響力的挑戰

「其實我們沒有想到會入選。」帶頭的林怡均說,進入決賽的訝異與驚喜讓她們感受到「真的要開始了!」兩場工作坊從籌備到舉辦,要在不到 50 天內完成,並不是簡單的事情。所幸,主辦單位邀請了業師指導,她們的導師是長期關心教育體制的Skills for U 執行長黃偉翔。

將協助落實這次提案的黃偉翔說:「科系的這個題目是很多人生活的出發,而且目前大學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休退學,志趣不合是原因之一。雖然看過很多團隊做類似的題目,但大家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次站在主辦單位導師的角色,我要做的是幫忙她們將這個計畫想清楚。」將腦中想的企劃寫下來,並經釐清拆解後,才能進一步有效率的執行。

此番「科技探索大作戰」的提案中,規劃以兩場工作坊的方式來進行,「主要是透過各科系的學長姊,分享科系現況,再透過一個跟科系相關的遊戲,讓她們有實際參與的感覺。以公共政策管理學習而言,會先讓大家審議某個與自身相關的議題,然後從中引導思辨這件事情,理解這個科系的學習流程。」陳柔瑄說明她們的做法,預計先以社會組科系為主,一天兩個科系,希望活動能深入且具有互動性,讓大家更了解這個科系。若這個模組成功,未來可以複製延伸更多的領域。

但現實面是殘酷的,她們原本以為只要花完預算,辦活動就大功告成,但萬事起頭難,讓她們一直打轉著,無法順利邁出步伐。直到在導師帶領下一起討論後才突破盲點,例如原本規劃好的流程看似完美,但其實隱藏著很多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和做不好的細節。在指導下她們重新審視目標客群、成本預算、活動流程、行銷等,為了考慮永續與附加價值,黃偉翔要求她們考慮收益,以及如何以不同通路去擴散一場工作坊的效應。

「她們現階段在這個活動中,被要求去學習與練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若以後想創業,就是燒自己的錢了;即使沒有創業,但若進到一家公司,也有可能會要運用一小筆的預算,都有很多學問在裡面。」黃偉翔說。他認為工作坊是否成功是一回事,但過程中透過做中學,回來調整使原本的規劃變得更好,然後能在決賽分享,這才是重點。

DSC_0486_(3)
Photo Credit :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從活動中成長,探索與發現自己的潛力

「導師把我們腦中的想法帶到更現實的層面。」她們說,原本是想讓學弟妹有所收穫的一場活動,沒想到收穫最多的卻是自己。事實上,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科系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要認識自己,一個是要認識科系,但她們「因為還在探索自己的路程中,現在做得到的是帶著學弟妹認識科系」。或許經歷過這次的活動,也幫助她們探索了自己的潛能。

黃偉翔在參與這次的活動後表示,「一個人知道自己在地的文化元素很重要。所以站在這個視角,嘉義市政府撥出資源與能量,讓在地青年對在地產生認同,更重要的是付出行動。這樣的活動長遠看來非常有意義。」

四個大學生只是很單純的想要讓學弟妹們能跳脫框架,不要像自己到了大學才興嘆,藉由本次競賽成就了一個提案,並可能塑造一波影響力,就像是一顆小石頭可以激起漣漪般,這個社會期待更多有事青年勇敢挺身而出,改變周遭,改變世界。

專題下則文章:

落實長照兼顧振興觀光 嘉義市的無障礙小旅行


有事青年實驗室:

嘉義市去年辦理有事青年節、勇契學等青年計畫,鼓勵越來越多的在地青年勇於付出行動,透過創新的思維和熱情的投入,讓每一件青春小事,成為翻轉社會的「大事」!

看完整特別報導